故宫里的太和殿历史背景(故宫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至尊金殿、金銮宝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 是紫禁城(故宫)中最大的殿宇、 东方三大殿之一 。京城的中轴子午线沿着龙纹石雕御路升上三台,从天子宝座下穿过,是中国现存规制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条金龙纹,屋脊角安设十个脊兽,在现存古建筑中仅此一例。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 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现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来的。

太和殿是中国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影响历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见证了中国的兴衰与新生。不仅是一幢较为出名的木构建筑,还是一个见证者。太和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除了奇异、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众多的珍宝外,它的坚固程度也较为出名。太和殿建成以后,遭遇过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

故宫里的太和殿历史背景(故宫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1)

太和殿

大典仪式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故宫里的太和殿历史背景(故宫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2)

登基大典

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墀内陈设"品极山”的御道两旁。皇帝出宫御太和殿,午门钟鼓齐鸣,殿廷乐队相继演奏,殿内外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以显示封建帝王的专贵和威严。

进士殿试

清初,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故宫里的太和殿历史背景(故宫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3)

殿试

太和殿筵宴

每年元旦、冬至、万寿节三大节午正时刻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宴席,招待各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宴桌分设在数个地方,皇帝御宴桌设在太和殿正中地平上,台下设内外王公、额驸、蒙古台吉及各族的伯克等人宴桌;理藩院尚书、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设于太和殿前廊下,二品以上世爵、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宴桌,设于在太和殿月台前临时支搭的黄幕内;三品以下文武官员宴桌,设在太和殿院内临时支搭的八个蓝布幕棚内。太和殿大宴共设210席,皇帝御宴桌由内务府恭备,其他宴桌由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恭进。

故宫里的太和殿历史背景(故宫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4)

太和殿筵席

奇闻异事

1908年冬,年仅两岁的溥仪从京城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被抱入宫。溥仪入宫第二天,光绪帝于晚6点33分暴毙于瀛台涵元殿。光绪死后不到20小时,慈禧也去世了。1908年12月2日,溥仪登基仪式在太和殿举行。清末进士金梁所写的《光宣小纪》记载,坐在太和殿宝座上的溥仪当时吓得哇哇大哭。旁边是他的父亲载沣,慈禧封的摄政王,着急得满头大汗。载沣拿出了一个小玩具——布老虎,哄着溥仪说,“别哭啦,很快完了”。很多在场的大臣听到了载沣的这番话,认为不吉利,这是暗喻大清快完了。

故宫里的太和殿历史背景(故宫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5)

溥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