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贵原创学雷锋趣事(李宗贵原创学雷锋趣事)

李宗贵原创学雷锋趣事(李宗贵原创学雷锋趣事)(1)

学雷锋趣事

文/李宗贵(涛声)

春雷响,惊蛰至。今天是3月5号,又到了学雷锋的纪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雷锋”也成了一个对中国、对人类有特殊意义的名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每年3月5日前后,学校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雷锋戴着棉帽子胸挎冲锋枪的彩色照片就挂在了教室的左前方,照片下边就是毛主席的题词,七个大字龙飞凤舞、刚劲有力,平时写字横平竖直,见到毛主席的题词,才知道汉字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感到非常深奥。那时我们都是些不到十岁贪玩的小屁孩儿,对政治方面的事情都是似懂非懂的,但是我们知道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既然是毛主席号召的事情,就一定要坚决贯彻,坚决执行。

怎么学呢?首先要讲雷锋的故事,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的事迹,用当时的话讲,就是让雷锋精神在心中扎根、开花、结果。雷锋的事迹非常丰富,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一是雷锋周末休息时无偿地在建筑工地帮忙干活,而且做好事不留名;二是出差时间在火车上做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第三是冒着瓢泼大雨,抱着孩子送农村大妈回家。雷锋的故事非常感人,我们这些小毛孩儿往往听得热泪盈眶,心潮澎湃,都恨不得用一天的工夫把天下所有的好事全部做完,让毛主席放心。

学雷锋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背诵雷锋日记。在学雷锋日的前一天,老师就在课堂上布置了作业,谁背诵得多,谁就能登上小黑板,谁就是毛主席的好孩子。同学们谁不想当毛主席的好孩子呀?于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管走着坐着,甚至吃饭,嘴里都在嘟嘟囔囔的,很是搞笑。为了在数量上压倒别人,就专门找雷锋日记中比较简短的词句来背诵,现在还记忆犹新,就像“雷锋同志,愿你做暴风雨中的青松,不要做温室中的弱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些经典语言永远镌刻在了记忆深处,一旦翻起,总会在心中激起层层的涟漪。

在学雷锋纪念日这天,学校还经常举办联欢会,也是大家非常高兴的日子,那天红旗招展,歌声嘹亮,锣鼓喧天,在舞台上小伙伴们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才艺,表演都是与雷锋叔叔有关的节目,“三句半”“独唱”“小合唱”“大合唱”“打花棍”等,印象最深刻的节目是“四个老汉学雷锋”,四个男同学头上裹着白毛巾,鼻子下贴着山羊胡,手里拿着长长的旱烟袋,弓着腰,学着老人的样子,在台上表现得惟妙惟肖,那诙谐的语言和夸张逗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前仰后合,都笑得直不起腰来。当然,联欢会上学习雷锋的歌曲也是必须要唱的,最经典的歌曲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接过雷锋的枪》,至今还能准确完整地唱下来。去年我们初中同学在六一儿童节聚会,年过花甲的我们统一戴着红领巾,一起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伴随着那激越高亢的歌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50年前学雷锋的日子,每个人都面露甜蜜,眼含热泪,可见这首歌影响之大。

学雷锋,见行动,雷锋精神必须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的。记得小学班主任李老师要求我们,在学雷锋纪念日这天要做几件好事情,否则就对不起雷锋叔叔。于是在纪念日那天,同学们都格外积极,挖空心思地去做好事,比如早一点到学校,把全班的桌子全部打扫得一尘不染,窗子玻璃也擦得干干净净,下课后帮助老师擦黑板,有的同学表现得太积极了,竟然把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作业题也擦掉了,还有几个同学拿起大扫帚在学校院子里呼呼啦啦扫地,那时候校园地面没有硬化,于是乎,院子里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惹得校长哭笑不得,跑出办公室大声制止,到目前想起几个同学傻傻站着,那懵懂无辜的样子还忍不住想笑。

当然,也有的同学跑到校外学雷锋做好事,最常见的就是扶老人过马路。205国道从我们村子中间穿过,当时经济落后,道路比较狭窄,车辆也很少,就是自行车也没有普及,所以过马路应该是比较安全的。班里两个同学见一个比较瘦弱的小脚老太太站在马路边,也不打招呼,就一边一个架着老太太过了马路,把老太太整得莫名其妙,过了马路才知道人家老太太根本就不想过马路,只是站在路边等人呢。事情有点荒唐,但动机是好的,老太太知道缘由后,连声夸他们是毛主席的好孩子,把那两个同学高兴得一蹦老高,美滋滋地跑到学校找老师报喜去了。还有同学回家向妈妈要一毛钱,然后交给老师,说是在大街上捡的,于是就获得了“拾金不昧”的表扬,以至于以后许多同学都纷纷效仿,但老师收到钱的数额几乎没有超过一毛钱的,其实老师也知道其中的猫腻,只是不想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而已。

我们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就在一起商量,咱们做点什么好事情呢?擦桌子、扫地、捡钱和过马路,这些事情都被别的同学抢着干了,我们应该干点新鲜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突然想起邻居邱老太是烈属,其丈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自己一个人独立生活不容易,还是去她家帮助做点好事吧。大家一拍即合,立即行动起来,直奔邱老太家。一进家门,大家就按照预先的方案行动起来了,有的拿铁锨,有的拿苕帚,有的拿簸箕,还有两个同学拿起扁担和水桶去河里抬水。老太太正坐在屋里小桌前悠闲地喝着大叶茶,见到一群小朋友一进门二话不说,就拿起家什干活,吓了一跳,扭着小脚奔出来:“谁家的皮孩子,不要拿我们家的东西。”我们也不说话,只管干活,等一会老太太看明白了,马上笑逐颜开,直夸:“真是好孩子,你们爹妈教育得真好”,我们骄傲地回答:“我们是毛主席的好孩子,是毛主席教育得好”,老太太更高兴了,连声称赞:“毛主席好,毛主席好。”扫完院子,抬完水,我们又帮着推磨,还记得邱老太家的磨就安放在正房的窗子前,磨盘好大好重,当时我们同学才十岁左右,一条磨棍上两个孩子,四个孩子艰难地围着磨道转圈,累得小脸儿通红,满头大汗。老太太心疼得不得了,连呼:“够了,够了,孩子们,谢谢你们,你们确实是毛主席的好孩子”,听到邱老太的夸奖,我们干得更起劲了。第二天邱老太的儿子拿着感谢信专门跑到学校,要求学校领导表扬我们,在学校学雷锋总结大会上,班主任李老师当众宣读了感谢信,全体同学热烈鼓掌,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幸福得无法形容,现在想一想,心里还甜滋滋的,像喝了蜜一样。

转眼几十年过去,小时候学雷锋的点点滴滴犹在眼前,我们这一代人是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长大的,从初中一直到大学,我也一直在学雷锋小组里,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多做好事,成了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今,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60年了,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世和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依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一代代人的精神家园。“薪火相传守初心,雷锋精神永传承”,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有些信仰,永不过时,有些精神,永不褪色。雷锋这个英雄的名字,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骨血之中,雷锋精神也成为了一面旗帜,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写于2022年3月5日学雷锋日)

李宗贵原创学雷锋趣事(李宗贵原创学雷锋趣事)(2)

【作者简介】李宗贵(男),笔名涛声,山东蒙阴人,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现供职于文化旅游部门。工作和谋生之余,性嗜读书,尤喜文史典籍,平时笔耕不辍,至今在诸多知名媒体网站客户端或报刊上发表100余篇散文,还有三部诗集《岁月是一首美丽的诗行》《来自秋天的回眸》《流动的岁月,迸发的诗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