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及其后代的故事(谁是儒家第三人)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得捋一捋儒家发展的简史,把其中的代表人物都整理出来。

先秦:

孔子:儒家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将西周王官学的礼仪文化普及到士人阶层。本人在哲学上并无建树,但被后世各个流派的信徒捧上圣人的高位,一言一行都被注解,成为一块人人争抢的“牌位”。

孟子:孔子的继承人,儒家的斗士。儒学自孟子起才有一点点体系化、理论化的趋势(之前只是零散的道德准则),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基础,“民贵君轻”则是这套理论中最大的闪光点,被后世尊为“亚圣”。

荀子:介于儒法之间的学者,“天行有常”的唯物主义思想注定不能成为后世儒学的正统,只能算是一条支流。

孔孟及其后代的故事(谁是儒家第三人)(1)

孔孟

汉代:

董仲舒:儒家神学化第一人,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把先秦儒家和阴阳家杂糅成一个完整体系,迎合了统治者阶级需求,为中华文明第一阶段的大一统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儒学成为指定官学的同时也让儒学丧失了先秦时期的活力。

刘歆:古文经学的开创者,打破了自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的垄断地位。自他以后,儒家进入第一次“群雄争霸”阶段,表面上今文重微言大义,古文重训诂名物,实际上则是各大经学世家对朝堂地位、社会资源的争夺。

郑玄: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遍注儒家经典,兼修今文古文,儒家第一次“群雄争霸”的终结者。在其之后,经学逐渐衰落,玄学和佛学于魏晋南北朝渐次兴起,儒学进入长达数百年的低谷期。

孔孟及其后代的故事(谁是儒家第三人)(2)

汉代经学

唐代:

孔颖达:孔子第三十二代孙,上承汉魏,重注五经,统一了数百年来各家对经义的注释见解,为中华文明第二阶段的大一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可谓是经学的最后余晖。自他以后,儒家学说将逐渐发展出新的形态。

韩愈:继孟子之后儒家最有名的斗士,首创道统之说,认为孟子之后儒家道统断绝,这是对从董仲舒到孔颖达数百年经学发展的否定。他自己则以孟子继承人自居,从后来的历史看,他确实是儒家复兴的先行者。

孔孟及其后代的故事(谁是儒家第三人)(3)

韩愈

宋代:

周敦颐: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之一,将儒学与佛道融合的第一人。在其之后,儒学进入第二次“群雄争霸”阶段,和汉儒表面寻章摘句、实际争权夺利相比,宋儒有更多在哲学理论上的突破创新。

王安石:第二次“群雄争霸”中的异类,推崇孟子,实则继承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观。在实行新法时,按照自己的思想体系重新编订经义成为官方考试教材。随着新法的失败,他这一派没了传承。

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儒家第二次“群雄争霸”的终结者,对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张载)的学说进行继承总结。他的学说从元代起成为官方指定的正统。

陆九渊:宋明心学的开创者,朱熹学问上的一生之敌,理学一统天下时的漏网之鱼。与朱熹的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最著名的辩论会。

孔孟及其后代的故事(谁是儒家第三人)(4)

宋代理学

明代:

王守仁: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继荀子和王安石后传统儒家的最大异端,他的学说对明末清初时出现的启蒙思想影响极大。晚明时风行天下,激烈批判理学、以“百姓日用即是道”的泰州学派就是传自阳明心学。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启蒙家,宋明理学、心学的终结者,传统儒家的思想最高峰。自他之后,儒家再无寸进,清代两百多年的文化专制把官方思想又拉回到朱熹时代。直到戊戌变法时,才有谭嗣同等人重新认识到:“惟国初船山先生(王夫之号船山),纯是兴民权之微旨”。

孔孟及其后代的故事(谁是儒家第三人)(5)

王夫之

如梁启超言:

清初几位大师,黄梨洲、顾亭林、朱舜水、王船山……他们许多话,在过去两百多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当时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两百多年前,明清鼎革之际,中国也曾有一场夭折的思想启蒙,其发端者本是一群儒者。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清末,传统儒家早已没有了生命力,面对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根本无法负担起为中国寻找出路的责任。

当然我们今日回顾儒家的发展史,应当认识到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儒家”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内中渊源派系之极其复杂。

要说孔孟之后的儒家第三人,得看时期:在汉代,当然是董仲舒最高;魏晋至宋,并无定论;元代至清,官方以朱熹最高,但若论民间影响力,在明末清初这段时间里,王阳明犹胜过朱熹,至于学术成就,则是王夫之第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