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擅自进入景区失联如何处罚(罚两驴友)

随着户外探险热的兴起

“驴友”非法穿越失联的报道屡见不鲜

近日,在四川峨眉山

又有一起“驴友”不听劝阻,擅闯未开发区域失联的事情发生了……

8月14日下午6时许,四川峨眉山后山,河南男子孙某鹏、浙江男子孙某涛终于被救援人员发现。

此时距他们迷路失联已5天4夜,50多名救援人员已搜救了他们整整46小时——8月10日,两人不顾当地群众劝阻,擅自进入峨眉后山探险,后因迷路而失联。

被救出后,根据《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二人依法承担了2万余元搜救及罚款。

驴友擅自进入景区失联如何处罚(罚两驴友)(1)

不顾劝阻无视警示牌 两男子峨眉后山探险失联

8月10日,河南男子孙某鹏和浙江男子孙某涛结伴自驾游,来到了四川峨眉山。与传统游览方式不同,他们决定“不走寻常路”,选择去神秘的峨眉后山徒步探险。

随后,二人来到峨眉山市高桥镇,从此处开始徒步上山。有村民见到他们,反复劝说不要这么做,太危险。但二人不听,继续前行。在见到路边安防的几处“安全警示”牌时,二人也完全没当回事。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峨眉后山的原始森林中。

8月12日晚,峨眉山市警方接到一通来自外省的报警电话,称河南男子孙某鹏和浙江男子孙某涛结伴到峨眉后山徒步,进山不久就音讯全无,很可能是迷路了,担心他们有生命危险。

50多人搜寻46小时 终于找到虚弱的失联者

接警后,峨眉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同乐山山岳救援队以及当地熟悉路况的村民共计50余人,于12日20点进山展开持续不断的搜救工作。

驴友擅自进入景区失联如何处罚(罚两驴友)(2)

据了解,峨眉山后山属于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区域,环境特别复杂、野生动物物种丰富、毒蛇较多、手机全程无信号、悬崖峭壁林立高差几百至数千米。不仅如此,近期此处还经常降雨和起雾。

救援组分析,两人的食物、体力都有可能已经耗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搜救组根据收集到的各方信息,运用轨迹追踪、野外导航、疑似物品搜索对比分析等方式沿途搜救,最终成功追踪到两人探险轨迹。

8月14日下午12点36分,成功确定两人被困的大致方向。

由于下雨和大雾天气,无公网和卫星信号、踪迹不明显,搜救行动也是异常艰难。从听到两人的求救呼喊声到突击组最终抵达他们的位置,花了4个多小时,跨越3段纵深百米的悬崖峭壁。

最终在14日18点,搜救组成功找到两人。此时,搜救已进行了整整46个小,距两人失联已有5天4夜。

两人随即被紧急送医治疗。经检查,两人身体十分虚弱,其中一人手臂脱臼,但身体并无大碍,生命体征也很平稳。

违反保护条例 承担2万余元搜救费用及罚款

与此同时,专程从河南和浙江赶到峨眉的两人家属也已等候多时,闻知获救的喜讯感激万分。

8月15日,他们向乐山山岳救援队和峨眉警方所送来“救命大恩终身不忘” 锦旗,向救援人员表达感谢之情。

驴友擅自进入景区失联如何处罚(罚两驴友)(3)

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孙某鹏和孙某涛不停劝阻、擅自闯入峨眉后山徒步探险,已违反了《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中擅自进入峨眉山景区未开放区域行为,故在二人获救后,景区管委会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并作出了处理。

目前,孙某鹏和孙某涛已依照该《条例》,承担了2万余元搜救费用及罚款。

面对镜头,二人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和占用搜救资源表示了歉意,并呼吁广大“驴友”不可贸然进行危险的探险活动。(视频图片素材由警方、消防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