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位(忻州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



TOP.1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位(忻州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1)

上榜理由:五台山,是一座享誉海内外的名山。1992年被林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1994年确立为全国二十处示范森林公园之一。园内既有锦绣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有蜚声中外的佛教文化,更有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TOP.2忻州雁门关

忻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位(忻州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2)

上榜理由: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此外还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十大旅游品牌”等称号。

TOP.3芦芽山

忻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位(忻州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3)

上榜理由: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吕梁山北端、晋西北腹地,是汾河、桑干河、阳武河、岚漪河、朱家川五条河流的源头区;景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2009年,芦芽山旅游风景区被列入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10年9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约有82万亩原始次森林、66万亩草原、500多种动植物资源、100多个景点,是一处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十大景观于一体的“北方原始高原型山水形态旅游景区”。现已开发并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包括:万年冰洞、芦芽山、悬崖栈道、石门悬棺、马仑草原、情人谷、天池湖泊群、汾河源头、九重瀑布等9个著名景点。

TOP.4偏关老牛湾景区

忻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位(忻州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4)

上榜理由: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她往南是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同时也有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整个老牛湾旅游区由三湾一谷组成,分别是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

TOP.5禹王洞

忻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位(忻州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5)

上榜理由:禹王洞位于忻州市城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相传禹王治水时在此居住故名,旧志称仙人洞。洞外山势雄伟,林茂气爽,风景秀丽;洞内九曲回环,奇笋怪石,景象万千。洞内宽处可容六七百人,窄处仅一人能够通过,到处可见石花、石瀑、石笋、石佛、石塔、石柱、石钟乳等,是一处天然旅游胜地。据明万历《忻州志》 载,洞可通往河北平山县,但目前只探明2000多米。1992年,忻州市政府和当地驻军联合开发这一旅游资源,修筑盘山公路、索道,整修山洞700余米,设禹王宫及3厅10洞50多个景点,其中“群狮迎宾”、“金龟出洞”、“二仙对弈”、“瑶池仙境”、“蓬莱仙岛”、“镇海宝塔”、“禹王观瀑” 等造形奇特,形象逼真。

TOP.6忻州菩萨顶

上榜理由: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TOP.7显通寺

上榜理由:显通寺,又称大显通寺、大孚灵鹫寺、花园寺、大华严寺、大吉祥显通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永明寺,位于山西五台山中心区的台怀镇北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为大显通寺,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显通寺现存建筑为清代规模,寺宇占地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中轴线上排列着水陆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等7座殿宇。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1982年,国务院将显通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P.8塔院寺

上榜理由:塔院寺,寺庙名称,比较著名的有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和甘肃金塔县塔院寺。

TOP.9忻州南山寺

上榜理由: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很大,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住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如今的规模。

TOP.10石门悬棺

上榜理由:石门悬棺位于宁武城西70公里处小石门村西极为幽僻的山谷内。峡谷深处有一个幽僻的巷弯,入口石壁如门,巷内林木葱翠。石门悬棺是长江以北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处崖葬群,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环顾石门内的石壁,并非危岩高耸,而仅有10至20多米之高,皆上下陡直光滑,壁顶复盖着绿树灌丛,石壁上悬挂的木棺,有嵌在岩洞里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桩支撑,也有用铁链吊捆的,既有一棺独悬,也有双棺并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数数竟有11具之多。此外,在石门周围一带的山壁上,还有零星的悬棺分布。悬棺多在石崖石洞等避水阴凉干燥处,距地面高度高低不一,有近百米,数十米,十数米高的不等。石门悬棺的悬葬方式大致可分为洞穴式、悬吊式、悬桩式、栈道式。

TOP.11五台山佛光寺

上榜理由: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为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TOP.12马仑草原

上榜理由:宁武马仑草原坐落于高山之颠,草原不同于内蒙古大草原,这里的牧草比内蒙古大草原的要高三五倍。与芦芽山遥遥相对,相距2公里。海拔2712米,顶部广阔平坦,分前梁和后梁,为亚高山草甸。

TOP.13悬空村

上榜理由:管涔山深处有两个悬空村,一处是王化沟,一处为五花山。两个村子相距约2.5公里,都建在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之上。这些房屋多以石头和木材建成,一条木架的栈道是村里的大街,人走在栈道上如同置身半空。从崖底抬头仰望,极似空中楼阁。而这些山中人家大都建有小阁楼,站在阁楼上凭窗览遍万顷苍翠,依门望尽百里云海。村子背后是高耸入云的大山,前面是一条深沟,原本只能沿着陡峭的山路进村,近几年因旅游开发而修建了水泥路,汽车可以开到村下的停车场。

TOP.14天涯山

上榜理由:天涯山由天涯峰和莲花峰组成,峰峦陡壁间,有巨岩突出,形似石鼓,所以当地通称其为石鼓山。位于天涯山风景区。坐落于石鼓山之北、与之遥相对称的有五峰山。可能因为五峰山与石鼓山险峻难登的缘故,故人称五峰山为地角,石鼓山为天涯。唐朝时,就曾有人来到过这里,写过“十年马足知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的诗句,说明这“天涯”、“地角”的名称由来已久了。

TOP.15黛螺顶

上榜理由: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TOP.16万年冰洞

上榜理由:万年冰洞在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村境内,处旅游专线旁,海拔2300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TOP.17汾河源头

上榜理由: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据《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源头处是一个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个大字“汾源灵沼”,石壁中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源头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雷鸣寺,始建于明朝,后被毁。

TOP.18镇海寺

上榜理由:镇海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南清水河西侧,距台怀镇5公里。镇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紧贴大院的前沿,树有幡杆,蹲有石狮,筑有山门、天王殿和钟鼓二楼。镇海寺始建于明代,因寺旁海底泉上建有镇海塔而得名,清代至民国时期是章嘉活佛的住地,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TOP.19忻州普化寺

上榜理由:普化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中心寺庙集群区南1公里处。坐落在清水河东侧山脚下。该寺地势平坦,布局整严对称。殿建坐东向西,以中院为主,南北各有两层院落护持,形成五院并排,占地面积为一万五千八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一百余间。

TOP.20罗睺寺

上榜理由: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P.21忻州宝华寺

上榜理由:五台山宝华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三.五公里的塔儿沟,背依北台,东西临山,面南开阔,瑞草奇葩,风景极佳。宝华寺,原名杂华庵,为明代僧人正参法师所建,是一座华严道场,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札萨克大喇嘛老藏丹贝重建寺宇,成为黄教道场。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寺僧又予重修。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挂匾改名[宝华寺]。一九九年住持演林法师又新建天王殿、文殊殿、东西寮房和塔。一九九八年,他又建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

TOP.22貂蝉故里

上榜理由:貂蝉故里,甘肃临洮。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村。貂蝉故里在甘肃省,临洮县。

TOP.23石鼓山

上榜理由:石鼓山位于临渭区阳郭镇石鼓山村,距渭南城区约32公里,1981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周围各500米

TOP.24东台顶

上榜理由: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2796米。位于山西省台怀镇以东10公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开放时间为[夏季]8:00-6:30 [春秋]8:00-6:00 [冬季]8:00-5:00。《清凉山志》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这就是东台望海峰之名的由来。望海寺,是东台顶上的寺庙。《山西通志》记载:“隋开皇元年诏五顶胥建寺,塑文殊像,岁度僧3人。”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间又由秋月禅师予以重修。望海寺

TOP.25古城楼

上榜理由:忻州城原有四门,城门上均有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于历史的原因,仅有北城门楼幸存于今。城楼总高28米,宽七间,深四间,四周围廊重檐三滴水(明三层,暗三层),歇山式屋顶,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城楼阳面三层高悬一巨大匾额,上书“晋北锁钥”四个雄伟浑厚的大字。整个城楼,红柱蓝瓦,画栋雕梁,富丽堂皇,甚为壮观,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街心公园,园内花草林木,郁郁葱葱;西侧凉亭,玲珑古朴,供游人息憩;东侧鱼池中矗立一汉白玉雕刻——牧童骑坐于卧牛背上,横吹小笛,以其优美的乐曲,表示忻州这座卧牛城的人民正以满腔热情,迎接四方游人。公园东南侧与西南侧的两座凉亭,与街心公园相互衬映,使得这座城楼更加的妩媚多姿,雄伟壮丽。

TOP.26忻州旧广武古城

上榜理由:新广武古城,在山阴县城南40公里的广武汉墓群南侧,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内长城,西靠旧广武城,北邻汉阴绾故城,西接辽代雁门关关城遗址,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对峙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等,构成一条坚固完整的战事防卫体系,至今仍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战斗气势。

TOP.27忻州古城

上榜理由: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将近1800多年的历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历代多为郡、州治所,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忻州文化积淀深厚,传统艺术源远流长,有“摔跤之乡”、“民歌海洋”之誉。地灵人杰,也养育了不少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如班婕妤、杨家将、元好问、白朴、萨都剌、徐继畲等就出自忻州。

TOP.28叶斗峰

上榜理由:叶斗峰为五台山北台名,以惊险取胜,位于台怀镇以北5公里,海拔高度为3061.1米,。

TOP.29忻州悬崖栈道

上榜理由:悬崖栈道顾名思义就是在悬崖上的栈道,悬崖栈道位于宁武县城西35公里处清真山的九峰一山间,学术上称作额状丹霞岩地貌。

TOP.30宁武天池

上榜理由:宁武天池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地,是一处高山群湖,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鸭子海、小海子、干海、岭干海、双海、老师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个,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处于海拔1771——1849米之间。蓄水量800万立方米,水深20余米。池里生存着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水生动物。又名“汾源天池”。

来源:热点榜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