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和川牛膝功效区别(川牛膝和牛膝有什么不同)

川牛膝《现代本草求真》节选

牛膝和川牛膝功效区别(川牛膝和牛膝有什么不同)(1)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烘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烘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溯源】

川牛膝始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其中的活血丹、大活血丹与乌龙中均有记载,如活血丹中选用酒浸川牛膝配伍川芎、麝香、荆芥等,治跌扑伤损,折骨断筋,疼痛浮肿。 可见川牛膝崭露头角时是作为一味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

宋代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对川牛膝也有提及曰:“小便淋痛 ,或尿血 ,或沙 石胀痛 ,用川牛膝 。”说明了川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在宋代已被投入临床治疗。

明清时期对于川牛膝的认识上除了上述的功效外增加了补益肝肾的作用,且经常拿来与牛膝(怀牛膝)相互比较。如《景岳全书》中的左归丸其中的佐药就为酒蒸川牛膝用来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张秉成的《本草便读》中写到:“怀产者象若枝条,下行力足;川产者形同续断,补益功多(牛膝今江淮闽粤等处皆有之.惟以怀庆及川中所产者为良.亦地土之各有异宜.故功用亦有差等耳.性善下行.制炒则补益肝肾.生用则专去恶血.二者而已.怀牛膝根细而长.川牛膝根粗而大.欲行瘀达下则怀胜.补益肝肾则川胜耳。)”对于川牛膝的补益作用古代名方多有运用,除了著名的左归丸外,天麻钩藤饮也是运用川牛膝来起到补益肝肾的作用。

川牛膝始用于唐代用于跌打损伤,发展至宋代开始运用其利尿通淋的功效,而在明清则认识到川牛膝也有补益的作用。虽然在《中国药典》2015版中川牛膝的补益功效就未被记录,更注重于治疗经闭癥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这些症状,而且临床医上也更多的运用牛膝(怀牛膝)来补益肝肾,但是川牛膝的补益作用可供同道参考。

【名称相仿药物】

目前《中国药典》2015版使用的是两种牛膝,分别为牛膝和川牛膝。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土牛膝,但三者的功效却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使用时需辨证论治后再加以给付。除此之外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使用一种麻牛膝,麻牛膝虽然也是苋科植物但是功效和川、怀牛膝有差别,不可混用。

牛膝和川牛膝功效区别(川牛膝和牛膝有什么不同)(2)

【注意点】

川牛膝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需要注意区别牛膝的产地。二者虽都是同一科属的植物,但其功效仍有差异,在功效上怀牛膝长于补肝肾,而川牛膝长于活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