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涟水 淮安涟水9人被调整出

淮安 涟水 淮安涟水9人被调整出(1)

苏北农房改善项目――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一瞥

最近,涟水县2021年度“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对象的22名村(居)党组织书记中,有9人被调整出2022年度培育名单,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反响。

9名村书记被调整出培育名单

今年9月,在涟水县委组织部一份新出炉的2022年度“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对象名单中,有人发现,2021年入选的首批22名“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对象中有9个名字不见了,却另外增加了7个名字,总数减至20人。

为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加快富民强村,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涟水县2021年推出了“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计划。首批22名“领跑者”是从全县56个先进村党组织书记中遴选出来的。每个培育对象均由县委常委挂钩联系,县委组织部直接指导,通过推行日记录、周总结、月对标、季点评、年述职“五诺履职”系统化管理方式进行重点培养。一方面是为了激活农村发展带头人创新创造因子,发挥其聪明才智,推进强村富民;另一方面影响和带动一批人奋发有为、增强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形成“头雁”领阵、“群雁”奋飞的良好局面。

淮安 涟水 淮安涟水9人被调整出(2)

成集镇条河村食用菌生产基地

涟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以东说,今年对“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计划作了一些调整,全县16个镇(街)实现了“乡村振兴领跑者”全覆盖,其中的4个镇各有2名。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比如将上年度“双带”(带头富、带领富)能力不强的,调整出“领跑者”培育名单,并新补进后起之秀。被刷下来的9人中,除1人考取事业编发生工作变动自动退出外,其余8人均在原村书记岗位上,有的是因发展经济不力、“领跑”作用不明显而被淘汰。

淮安 涟水 淮安涟水9人被调整出(3)

红窑镇万亩芦笋成为强村富民产业

激励创新创造推进强村富民

在涟水县委书记洪然看来,“领跑者”应该是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不畏困难、敢打敢拼、有智慧有担当、能够带领群众共同奔富的创新创造者。

在此次被调整的名单中,有一位记者去年6月面对面采访过的80后——大东镇施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术斌。“被刷下来,肯定是有短板不如人,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苏术斌说,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曾就“领跑者”调整一事专门找他谈心,勉励其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努力争上游。

其实,施洼村总体工作在全镇综合考评中一直处于前三名,在今年前8个月考核中,获得3次第一名、1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2次第四名。在大东镇党委书记邱加文眼里,苏术斌为人实在、工作干得不错,被淮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该市“乡村振兴先进个人”,是全县唯一受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并被涟水县委表彰为2021年度全县优秀村(居)干部,“现在各镇基本上只选1名‘领跑者’,最后只能好中选优、优中选优。”

成集镇法华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施显雷也在此次“出局”之列。“尽管施显雷工作干得不错,但如果放到整个发展大盘中考量,其‘领跑’作用相对还是弱了点。”成集镇镇长徐建军说。

村党组织书记们也深切感受到动态调整机制带来的压力。“现在有一连串目标考核,干多干少、能干不能干,凭数据说话。”南集镇冯陈村党总支书记周留军坦言。

淮安 涟水 淮安涟水9人被调整出(4)

涟水县每年都要举办村书记论坛,谈思路、谋发展、话未来

让“领跑者”有甜头更有奔头

洪然认为,涟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径不优、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谋发展思路不宽、作用发挥不足。

去年,涟水县委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将一批懂农业、有文化、有头脑、敢拼敢闯的年轻人推至干事创业舞台中央。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整体降下来了,平均年龄40岁上下;他们文化程度较高,大专起步,也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干事创业热情高,少数当过村干部,绝大多数是村里能人、乡贤或退役军人,既有梦想更有行动力。涟水县去年还在淮安市先行建立并落实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考核报酬、岗位定级与村集体经济增收、集体资产增值相挂钩的“双挂双增”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村干部带头入股村集体投资性项目,同等参与管理劳作领取劳务报酬。今年该县举行表彰大会,向12个村发放集体经济增收奖。

淮安 涟水 淮安涟水9人被调整出(5)

记者了解到,在涟水县“领跑者”考核细则中,有“集体经济、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基层组织”四大项17个指标,其中“集体经济”一项占百分制考核的33分。各镇(街道)也出台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比如南集镇规定,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扣5分;大东镇规定,村集体经济未达30万元以上、居民人均收入未达上级标准的,扣5分……涟水县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一次综合分析,对推进乡村振兴不力者,坚决予以调整。对发展好、推动有力的,优先推荐为“绿色村”“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对象,所在村(居)党组织书记在干部选拔任用、定向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及表彰推荐等工作中予以优先。去年以来,全县有5名村书记因成绩突出被提拔进入镇班子或担任镇人大副主席,还有2人考上公务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博士生导师洪向华教授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必须以真抓实干、履职创绩为根本导向,注重用人体制机制的动态实时更新,打好选人、育人、用人的人才工作“组合拳”,同时要在正确政绩观指导下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涟水县“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对象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打破了农村基层干部用人的固有体制机制约束,树立了“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对构建农村基层良好政治生态,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来源:新华传媒智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