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

前两天,冯小刚导演、范冰冰领衔主演,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一天之内上了两次头条。先是在11届亚洲电影大奖上范冰冰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最佳女演员,该片也同时获得了本届电影大奖的最佳电影;后脚,《我不是潘金莲》就被告上了法院。原告不是别人,就是潘金莲。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

范冰冰、冯小刚

据报道,这部电影引发了全国潘氏宗亲会的不满,认为该片有损潘氏名誉。来自广东增城市的癌症患者潘金莲,将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等9人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权,恢复名誉。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2)

原告潘金莲和老伴及委托律师(来源:红星新闻)

怎么回事呢?

潘金莲,因著名小说《水浒传》、《金瓶梅》被人们所熟知,在人们眼里逐渐成为了“坏女人”的代名词。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3)

演员王思懿饰演的潘金莲剧照

而本案中的原告潘金莲在起诉书中写道:“据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清河县志》记载:潘金莲乃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大家闺秀、贤妻良母。而刘震云却歪曲历史事实,将潘金莲丑化成不正经女人的代名词……”

所以,这个案件有这样两个问题:

1

“潘金莲”原型

《清河县志》中,不仅潘金莲是贤良温淑的大家闺秀,就连武大郎也是清廉、相貌不俗的形象。但被告律师在书中却找到了5个字“在清河传说”表示该材料作为史实来看,理由并不充分。

那么学术界如何认为呢?

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苗怀明教授表示,虽然常有人跳出来说她有原型,但其实证据没有,论证也不充分,学术界是不认可这个观点的。

湖南科技大学人类学教授潘年英认为,“潘金莲”的历史形象问题,应当通过历史研究、学术争鸣来解决。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4)

2

律师: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

北京市君本律师事务所王飞律师表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提到的潘金莲显然是小说中的潘金莲,而不是现实中的原告潘金莲,所以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其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

此外,虽然原告可能有名誉受损害的事实,但原告名誉受损结果是由小说本身的人物形象决定的,与该影视剧的播出缺乏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被告也并未恶意歪曲小说人物形象,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故原告主张的名誉侵权并不成立。

事件被报道后,网友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有网友认为此举不妥,更有网友脑洞大开:难道不应该告施耐庵、兰陵笑笑生、西门庆吗?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5)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6)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7)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8)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9)

但也有网友认为,是该为潘金莲正名了。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0)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1)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2)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摊上事了

您还别说,因文学作品与历史人物原型不同,或者本无其人,而影响后代的事还真的存在。

历史本无陈世美

除了潘金莲,陈世美也因在小说、戏曲中抛弃妻子,成为“负心汉”的代名词。尤其是地方戏《铡美案》最为出名。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3)

《铡美案》剧照资料图片

然而,据说陈世美的原型陈熟美却是为官清廉,且声望还相当不错。多位关注“陈世美案”的学者,查阅史料并未发现有关陈世美的记载,也没有秦香莲其人。

丹江口市的老人童德伦,曾花费十多年时间考证后得出结论,戏曲中的陈世美,原型是陈熟美。且陈熟美还与妻子秦馨莲恩爱有加,而《铡美案》是因陈熟美的清廉而被人恶意诽谤。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4)

电视剧《秦香莲》剧照

当地人介绍,丹江口市人一直都认为《铡美案》是对陈熟美的冤枉,所以在当地从来不演《铡美案》。据丹江口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陈世美其人其事》中提到的陈熟美第10世孙陈吉棋回忆,其祖父年轻时候,有剧团到均县演《铡美案》,当时陈家四兄弟,还邀约了亲朋好友,把剧团撵出均县。

谈到为陈世美翻案,童德伦曾说,“历史上本无陈世美和秦香莲这两个人物,既然没有真人真事,何谈翻案?

潘仁美没有陷害过杨业

同样是“潘”姓,无论是小说、电视剧、电影还是评书《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是个谋害杨家将的“大奸臣”,元、明时期,还导致潘姓族人遭人追杀,还被杨家列为“永远仇人”,世代不通婚。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5)

《杨门虎将》剧照

而“潘仁美”的原型却是北宋的开国大臣潘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康保成说:“《潘杨讼》中的‘奸贼’潘仁美,原型就是潘美。其实,他既没有陷害过杨业,也没有射死杨七郎,更没有投降辽国。恰恰相反,潘美是一位应当受到尊敬的历史人物。”

潘姓后人希望为潘美“平反”,恢复名誉。

为曹操“恶行”正名

2014年,40余位曹氏后人成立曹操宗亲文化研究协会,为曹操“正名”。参会代表曹觉民说:“三国演义把曹操丑化了,但这毕竟也只是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应该以三国志上记载的为准,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曹操在军事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政治和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6)

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

李连杰因《霍元甲》遭起诉

当然,也有因后代认为真实的历史人物被影视剧改编后与历史不符,而告上法庭的事情。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票房大卖之际,当时81岁高龄自称是霍元甲的孙子的霍寿金,认为该片将其祖父霍元甲描写成生性好斗,滥杀无辜等情节与事实不符。2006年12月,霍寿金将主演李连杰等10名电影制片方告上法庭。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7)

霍元甲(左)李连杰所饰演的电影《霍元甲》(右)

由此来看,《我不是潘金莲》被告后,网友们的不同观点也不无道理。

从小说、影视剧等文学作品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些文艺作品曾经刻画出的有着鲜明特点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广泛流传,甚至以此作为某一类人的代名词。但其中除了专门纪实的作品,多少都存在些虚构的内容。对于那些并非真实存在的文学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也不能说在创作之前进行调查是否存在同名同姓和一样性格特点的人物,只能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而对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来说,小编认为还是应更多地以尊重历史为主。

施耐庵为什么丑化潘金莲(我不是潘金莲被潘金莲告了)(18)

但从历史人物的后代的角度来说,过度的扭曲历史也确实会影响其后代及整个族人。像上文潘年英教授所说,可以通过历史研究来为祖先正名。

而若是因与文学作品中的“坏人”同名同姓或名字相似的人,还是希望身边的人不要太多的将不好的代名词套入别人的名字中开玩笑,这也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

难道真的要像清朝秦大士所说:“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吗?

对此,您怎么看?

编辑:郭玮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