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市小朋友的一份抗疫倡议书(文明痰吐)

给全市小朋友的一份抗疫倡议书(文明痰吐)(1)

近期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

多点多地出现新增病例

经过流调发现

许多新增的新冠病例的得病起因

与“随地吐痰”有关

给全市小朋友的一份抗疫倡议书(文明痰吐)(2)

为切实阻断新冠肺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

倡导广大市民从我做起

养成“不随地吐痰”的文明好习惯

助力疫情防控

东莞市文明办

现就改正吐痰陋习

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给全市小朋友的一份抗疫倡议书(文明痰吐)(3)

给全市小朋友的一份抗疫倡议书(文明痰吐)(4)

小小一口痰,病毒千千万;

随地乱吐痰,陋习危害大;

病菌易传播,潜伏痰唾中;

感染非小事,污染损市容;

吐痰讲方法,纸巾来帮忙;

抗疫一条心,文明靠你我!

广大市民朋友们,为了保护你我身体健康,共同维护东莞干净、整洁、美丽的城市环境,请积极响应倡议,摒除吐痰陋习,从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

给全市小朋友的一份抗疫倡议书(文明痰吐)(5)

“不许随地吐痰”作为我们老生常谈的文明话题,其实有着上百年的训诫渊源。清代光绪年间就有学堂课本写道:“若有痰唾,勿吐于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也曾在一次讲演中劝告国民“不要在公众场所吐痰”;1925年,我国最早的“不随地吐痰”号召落地广州,越秀山上五层楼前至今仍立着一块写着“不许口水落地”的告示牌;而国外有关的训诫和法律法规则能够追溯到欧洲肺结核大行肆虐的19世纪......

为什么要禁止随地吐痰?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液中包含成千上万的病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疾病都能通过痰液传播,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吐出的痰也是不干净的。随地吐痰还会使痰液中的致病菌散发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有致病菌的空气后,染病的机率就会增大。

给全市小朋友的一份抗疫倡议书(文明痰吐)(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随地吐痰”被写入国家卫健委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从而使得这一行为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

不随地吐痰是最基本的文明素养

不随地吐痰,不仅仅是保护环境、保护他人的健康,更是一种文明、一种礼仪、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不随地吐痰,正是一种礼仪的体现,少吐一口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就多了一份尊重。

因此,“不随地吐痰”是每一个讲文明的人必须做到的。

想吐痰怎么办?

公民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遮掩口鼻,吐痰时应当用纸巾等包裹痰液并放入垃圾箱内。禁止直接将痰液吐于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花圃、垃圾箱内。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公民在公共场所应当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病毒、细菌。

您的一个小动作

关乎城市大环境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

自觉提高文明素质

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

的健康生活方式

汇聚抗击疫情的巨大力量

来源:文明东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