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墓在岳王庙(无锡有座岳飞墓)

王辉原创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栖霞岭下岳飞墓的这对楹联,相信早已是家喻户晓。不过,岳坟之下,究竟有无岳飞遗骨,却众说纷纭,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未解之谜。

岳飞墓在岳王庙(无锡有座岳飞墓)(1)

清道光年间,杭州府司狱吴延康经过察访,认定岳飞遗骨就在杭州闹市的众安桥下,遂于此处募资建岳飞墓,引发一时轰动,但当时就有人以“此间繁华,不似瘗处”疑之。《三朝北盟会编》、《朝野遗纪》等则称,岳飞死后,狱卒隗顺负尸潜出临安城,葬于“九曲寺外,北山之湄”。岳飞之子岳霖在《赐谥谢表》中云:“埋葬以孤仪,起枯骨于九泉之下。”说的是孝宗年间,朝廷又从隗顺之子处购得遗骨,葬于栖霞岭下,今天的岳飞墓处。不过,此间相隔二十余年,许多人怀疑朝廷并未找到真正的遗骨,所安葬的乃是岳飞生前穿戴的衣冠。而在杭州民间,又流传着“欲觅忠臣骨,螺丝壳里寻”的传说,认为隗顺只是把岳飞遗骨藏在钱塘门外堆积成山的螺丝壳里,事后孝宗使人从中访得遗骨,又令群僧在此做水陆道场,谚语“螺丝壳里做道场”就是由此而来。各种观点,野史轶闻,不一而足,只有正史中对此只字未提。

岳飞遗骨究竟埋葬在何处,并无定论,但放眼中华大地,确凿无疑埋藏着岳飞衣冠的墓穴却是独有一处,那就是位于宜兴周铁镇唐门村(今彭干村)岳霖墓旁的唐门岳飞衣冠冢。据《宜兴县志》记载:“忠武王子缵忠侯岳霖墓,唐门显祖庵侧,按唐门村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岳飞有五子:“云、雷、霖、霆、震”,岳霖(1130-1192)便是岳飞第三子。

岳飞墓在岳王庙(无锡有座岳飞墓)(2)

图为岳飞衣冠冢

宋建炎年间,金军、朝廷溃兵、豪强土匪轮番骚扰宜兴,民众苦不堪言,岳飞应县令钱谌所求数次驻军宜兴,剿灭巨盗郭吉,收降了许多当地的绿林好汉和溃散江南的金国汉人签军,壮大了队伍,直至绍兴元年方北进收复失地。其间,岳家军历经大小战役十多次,袭金兵于广德,六战皆捷,在宜兴百合场,也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大捷。岳家军的抗金足迹遍及宜兴境内的太华、张渚、鲸塘、新街、周铁、万石等地,留下了岳飞行馆、金沙寺题壁、百合坊、升溪桥、岳亭、岳堤等近百处遗迹。岳霖就是这期间,岳飞与其第二任妻子,宜兴人李娃在周铁唐门所生。

岳飞遇害后,岳霖年仅十二岁,为秣陵关总镇贡文宪收养,后于绍兴三十一年,由江州回到唐门老家定居,邑人感岳飞之德,争相为其买田置地,岳飞后裔始在宜兴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三十余代。

隆兴元年,岳飞冤平,岳氏子孙为纪念先祖,在唐门觅得一块有一长、一圆两个水塘的“金钩钓月”地,建起了岳飞衣冠冢。淳佑年间,岳飞四世孙岳益,又在墓东建显祖庵、岳霖祠,以奉王侯之祀。直到民国时期,抗日名将李汉魂到此祭拜时,显祖庵和岳霖祠仍存于世,如今却已无迹可寻。岳霖一生为官清廉,政绩突出,官至朝散大夫、兵部侍郎、广东经略安抚使等职,于绍熙三年在广州任上去世,追封缵忠侯,子岳珂将其葬于岳飞冢旁,千百年来,一直相互守护,留存至今。宜兴的岳飞后人们,也常常来此祭奠,传承岳氏家风,歌颂岳王事迹。

岳飞墓在岳王庙(无锡有座岳飞墓)(3)

图为岳飞衣冠冢及旁边的岳霖墓

文效诸葛,武法岳飞,这一直是中国士大夫自我定位的最高标准,时至今日,岳武穆之于中国人,其文化影响力不仅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淡化,反而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不过近二十年来,对于岳飞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爱国英雄之争,可谓一直是喧嚣尘上。有人指出,当是时,大宋不过中华大地诸国之一,而今岳飞所抗之女真亦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称之为民族英雄是狭隘的封建史观,甚至提出要改动教科书上对岳飞的评价。虽然这样的观点也有些许道理,但我想,即使是在灿若星海的中华各民族英雄中,岳飞也是最光芒闪耀的一位,“保义鄂王,伟烈纯忠”,这短短八个字,就包含了宋元清三代帝王对岳飞的褒谥。既然女真人也喟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既然元顺帝、清高宗也要为岳飞赐谥赠匾,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岳武穆在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有着英雄般的地位,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