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记忆和学习能力(关于学习与理解记忆)

有一个人问王阳明:“读书记不住,怎么办呢?”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读书只要理解就行了,为什么要去记住呢?理解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本体 王阳明的回答,讲了我们在学习中记住的三个层次 第一就是机械地记住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死记硬背,但死记硬背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并不能完全否定,我们小学,中学的时候,背诵了很多课文,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背诵下来,慢慢地,有一天就会突然明白了就像我自己刚接触《心经》《金刚经》的时候,并不是很明白其中深奥的哲理,但觉得句子很特别,经常诵读,并把它们背了下来,慢慢地好像也就理解了所以背诵是提高记忆力的一个基础性的方法,不能完全否定 与背诵相关的能够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做笔记从前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动手抄写记录,对于记忆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个是读书时随时抄录觉得有意思的段落,或者把阅读体会随时记录下来;一个是把自己无意中看到的,或者自己无意中想到的什么想法,记录下来所以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扩充自己记忆库的一个办法 第二是理解地记住王阳明看来,背诵记笔记这些方法,非常缓慢,而且很可能一直停留在机械性的记忆上靠反复背诵记住了知识,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那么,这种背诵并不能真正地把知识转换成能量,从根本上推动自己的成长所以,王阳明认为理解比记住更重要一个人能真正理解《心经》的含义,但是背不出来,另一个人能够背出来,但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么《心经》对于那个背不出来却理解了的人,更为有效 王阳明的论点里,还包含着一个意思,就是我们想要真正记住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是先去理解它,理解之后,记住它就很容易还是举《心经》的例子,如果我们理解佛学的四谛、六度、十二因缘等理论体系,那么,它的整体逻辑线索就非常简单清晰,很容易就背下来如果不理解这些,一字一句地硬背下来,就很困难,而且,记住了也只是记住一些字句,只能起到表面的作用 第三个是为我所用地记住这是王阳明最深刻的论点他认为理解固然比机械地记住更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体”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学习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不是为了知识而求知,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学习 再举《心经》的例子第一个层次是靠死记硬背记下来了,烦躁的时候背一下,也能起到一些稳定情绪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地记住了,明白了佛学的理论脉络,以及佛学概念的含义,可以向别人讲解,也可以用来分析一些世间的现象,有时候还能用其中的说法开解一下自己第三个层次是不仅理解了它的意思,而且把它的意思为己所用,转化成自己的能量 也就是说,在第三个层次,首先是要非常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次是非常理解所学习的东西,最后是把这些东西全部转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惠能在《诗经》里教导他的弟子如何学习《法华经》,说不要跟着《法华经》转,而是要你自己去转动《法华经》王阳明的意思,和惠能说的是一样的仅仅理解,还只是在跟着《法华经》学习,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本性,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会用自己的本性去理解《法华经》,让《法华经》跟着你转动到了这个境界,那就是彻底地记住,真正地记住了所有学到的知识,也都变成了你自己生命的能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阐述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阐述记忆和学习能力(关于学习与理解记忆)

阐述记忆和学习能力

有一个人问王阳明:“读书记不住,怎么办呢?”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读书只要理解就行了,为什么要去记住呢?理解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本体。 王阳明的回答,讲了我们在学习中记住的三个层次 第一就是机械地记住。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死记硬背,但死记硬背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并不能完全否定,我们小学,中学的时候,背诵了很多课文,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背诵下来,慢慢地,有一天就会突然明白了。就像我自己刚接触《心经》《金刚经》的时候,并不是很明白其中深奥的哲理,但觉得句子很特别,经常诵读,并把它们背了下来,慢慢地好像也就理解了。所以背诵是提高记忆力的一个基础性的方法,不能完全否定。 与背诵相关的能够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做笔记。从前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动手抄写记录,对于记忆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个是读书时随时抄录觉得有意思的段落,或者把阅读体会随时记录下来;一个是把自己无意中看到的,或者自己无意中想到的什么想法,记录下来。所以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扩充自己记忆库的一个办法。 第二是理解地记住。王阳明看来,背诵记笔记这些方法,非常缓慢,而且很可能一直停留在机械性的记忆上。靠反复背诵记住了知识,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那么,这种背诵并不能真正地把知识转换成能量,从根本上推动自己的成长。所以,王阳明认为理解比记住更重要。一个人能真正理解《心经》的含义,但是背不出来,另一个人能够背出来,但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么《心经》对于那个背不出来却理解了的人,更为有效。 王阳明的论点里,还包含着一个意思,就是我们想要真正记住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是先去理解它,理解之后,记住它就很容易。还是举《心经》的例子,如果我们理解佛学的四谛、六度、十二因缘等理论体系,那么,它的整体逻辑线索就非常简单清晰,很容易就背下来。如果不理解这些,一字一句地硬背下来,就很困难,而且,记住了也只是记住一些字句,只能起到表面的作用。 第三个是为我所用地记住。这是王阳明最深刻的论点。他认为理解固然比机械地记住更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体”。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学习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不是为了知识而求知,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学习。 再举《心经》的例子。第一个层次是靠死记硬背记下来了,烦躁的时候背一下,也能起到一些稳定情绪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地记住了,明白了佛学的理论脉络,以及佛学概念的含义,可以向别人讲解,也可以用来分析一些世间的现象,有时候还能用其中的说法开解一下自己。第三个层次是不仅理解了它的意思,而且把它的意思为己所用,转化成自己的能量。 也就是说,在第三个层次,首先是要非常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次是非常理解所学习的东西,最后是把这些东西全部转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惠能在《诗经》里教导他的弟子如何学习《法华经》,说不要跟着《法华经》转,而是要你自己去转动《法华经》。王阳明的意思,和惠能说的是一样的。仅仅理解,还只是在跟着《法华经》学习,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本性,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会用自己的本性去理解《法华经》,让《法华经》跟着你转动。到了这个境界,那就是彻底地记住,真正地记住了。所有学到的知识,也都变成了你自己生命的能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