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海萍说的话(第3节蜗居海萍突然决定不再等待)

蜗居海萍说的话(第3节蜗居海萍突然决定不再等待)(1)

孩子生下来三个月后,海萍就宣布:“我要回去上班了。我得挣钱。房子太小,开销太大。妈妈,你替我把欢欢带回老家养吧!”海萍这话的时候,是带着解脱神清气爽的。

  可没曾想儿子走了。海萍的魂也走了。

  一周只许打一次长途。一年只许回家两趟。

  省钱,省钱,省钱。

  这就是海萍生活的目标。

  但思念像潮水一样涌来,让海萍备受煎熬。

这就是她的命。她要与十月怀胎的儿子分隔近千公里。她要在这个看起来无比繁荣,对自己而言却是华美衣裳,镜中花水中月的大城市里奋斗好几十年,却没有一片瓦属于自己。“无立锥之地”,她感觉自己就像古人说的那样,站在锥尖上努力平衡。

  每月3500块。

  对于一个学化工又转行当普通文员的女人来说,无论她怎么跳槽,这就是她当年夜夜两点入睡,考上重点大学的价值。而这价值还有贬值的趋势。对于一个年过三十,没有硕士文凭,已经生过孩子的女人来说,对于那么多外地小年轻虎视耽耽盯着的大都市的所谓白领阶层来说,她都快摇摇欲坠了。就这3500块,还得努力拼搏。加班加点是常事。

  苏淳好点儿。苏淳学的是船舶专业,现在在船厂工作,搞技术。一年拿到手,总有七万出头。虽然在这个满眼都是世界500强进驻,南京路都不允许民族品牌露脸嫌丢份的地方,这个收入不高,但看在稳定的份儿上,海萍并不能说什么。

  于是,他们俩,两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了七、八年后,每个月如果不吃不喝不消费,省下所有的钱,可以在这座大都会的郊区,买一平米的房子。

  但因为人得活着,孩子得养着,你得和周围的人交际着,物价还天天涨着,所以,两个人即使再省,也大约只能省出1/3个平米的房子。

照此推算,如果海萍不被裁员,一直这么平稳,苏淳没有变故,每年涨一点工资。双方父母托老天的福,没病没灾,孩子受上帝保佑,平平安安的话,那么,海萍和苏淳,在未来的300个月里,可以买得起一套100平米建筑面积,80平米使用面积的房屋。

  300个月,一年12个月,也就是说,未来的25年,直到海萍退休,他们终于可以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海萍悲观地想,要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究竟在奋斗什么?

  海萍突然决定不再等待,是因为儿子的一句话。

  海萍回家了。回家看儿子去。这是海萍每年心情最愉悦的时候。临行前的几晚,海萍跟打足了气的皮球一样,顶着一天上班的疲劳依旧亢奋地逛各个小店铺,把吃的、玩的、穿的、用的,一样一样肩挑手拎地往小屋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