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和宋律有什么关系(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

前言

今天介绍的李频,也有些有趣的故事。他年轻时曾经向方干学诗,不过李频进士及第,而老师却名落孙山。

李频千里奔波,向武功体诗人姚合献诗,姚合非常赏识李频,直接把女儿嫁给了他。

李频去世以后,被祭祀为神,也是诗人中比较罕见的现象。

一、弟子不必不如师

李频(818-876),字德新,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他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堂弟,与方干亦师亦友。

韩愈《师说》中讲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李频早年曾经跟方干学诗,诗赋是唐诗科举的主要考试内容之一,作诗以五言排律为主。因此唐朝人学诗,其实有多是为了科举。

李频在唐宣宗大中八年进士及第,但是他的老师方干却科场失意。因此有人作诗开玩笑说:

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

方干(836-888),字雄飞,号玄英,曾和徐凝学诗。《唐才子传》称其“韦布之士”,应该是布衣终身。《唐摭言》则说“方干后频及第”,似乎他后来也进士及第了。

李频和方干可能是参加了同一期科举,因此在方干落第以后,诗僧贯休作诗《赠方干》云:

盛名与高隐,合近谢敷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垂纶侵海介,拾句历云根。白日升天路,如君别有门。

唐律和宋律有什么关系(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1)

二、献诗得女

古代献诗而得女的故事不少。

姜夔填词《暗香》《疏影》献给范成大,范成大一开心把歌女小红给了姜夔。宋祁填词《鹧鸪天》思念一个宫女,被宋仁宗得知后将此女赐给了他。

李白拜访给贺知章,贺知章金龟换酒,称呼其为谪仙人。这些都是诗人惺惺相惜的故事。

姚合也是爱才之人。方干当年也曾经因为诗名而受到了姚合的欣赏。因为方干的引荐,李频得以结识姚合。

《唐才子传》说:

频不惮走千里丐其品第,合见,大加奖挹,且爱其标格,即以女妻之。大中八年,颜标榜擢进士。

姚合看到李频的诗文后,认为李频前途无量,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果然,李频后来登第解褐。

姚合曾经担任武功县主簿,其诗被称为武功体。女婿李频后来也去了丈人工作过的地方,担任武功令。看来二人的确有些缘分。

唐律和宋律有什么关系(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2)

三、殁而为神

《新唐书》记载,李频死于建州任上,百姓为其建庙:

卒官下,丧归,父老相与扶柩,葬永乐州,为立庙梨山,岁祠之。

南宋时,

清朝王士禛《池北偶谈》中提到李频殁而为神的故事:

唐诗人李频,....懿宗时,为建州刺史,卒,见神梨岳,郡人祠祀之。宋绍兴中,封“灵显忠惠公”,后加“灵佑善应王”,再加“广济王”,又加“福佑威济信顺王”。明洪武初,改“建州刺史之神”,载在祀典。宋真文忠公序其诗,今所传《梨岳集》是也。诗人殁而为神,未有如频之昭昭者。

晚唐局势非常混乱,内有宦官乱权,外有动乱频发。李频在唐懿宗(859年即位,873年驾崩)末期调到今南平市建瓯担任建州刺史。

李频到任后,胡萝卜加大棒,严惩盗贼,整顿官场,重视农耕,不久稳定下局面,百姓生活安宁。但是不久李频因为劳累而病逝。

建州百姓为纪念李频,就在当地梨山上建庙祭拜李频。 到了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赵构先后封李频为灵显忠惠公、灵佑善应王、广济王、福佑威济信顺王。在明朝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又加封李频为“建州刺史之神”。

因此王士祯说,诗人死后被供奉为神,没有谁能像李频这样显赫的。

南宋末期的著名词人周密,路过梨山时,曾经作诗《梨山泽民庙》云:

甘棠遗爱在,香火俨如新。古木藏云雨,深廊隐鬼神。 建州名刺史,唐代老诗人。五百馀年后,犹能泽及民。

唐律和宋律有什么关系(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3)

四、零落梅花过残腊 与回首羡君偏有我

李频的代表是这首七言律诗《湘口送友人》,传说当年李频千里献诗姚合,这就是其中一首: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这首诗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变化比较大的是第七句,本文中的版本是:零落梅花过残腊,另有一个版本是:回首羡君偏有我。

关于这两个版本的不同,明末清初诗人黄生评价:

一本作“回首羡君偏有我,故园归醉及新年”,则诗意尽露,不见法度矣。

所谓诗人的法度,即作诗的规则习惯。诗,以委婉含蓄为上,留给读者思索联想的空间,不可一言道破。这就是两个版本的区别。

另外,这首七言律诗写景的句子非常多,前面七句都有景语。不过,诗人在写景上,每一联,每一句都是有区别和层次的。

首联,写湘口景物,为人物出场做好铺垫。这种方式是写景起兴。

其中第二联,上联写去雁,下联写离人,用雁来衬托人。去、远、离、独,用来修饰名词雁、人,动词去、上,都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一联非常的明显。

第三联也是写景,但是景物从第二联的远近景对比,完全转为远景。长路漫漫,何时到达目的地呢?

第七句,写零落的梅花,又转回诗人眼前的景物,落笔处从离人又回到了自身,梅花之凋零,故人之远离,又衬托了自己的孤独与哀伤。好友可以在新年前后回到故园,而自己却流寓他乡。

唐律和宋律有什么关系(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4)

结束语

韩愈去世以后,在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得以从祀孔庙。相比而言,李频的名声与韩愈相去甚远,但是也能得到如此美誉。

看韩愈之于潮州,李频之于建州,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自能得到百姓拥戴与怀念。如此而看,诗文真末技矣。

结束时,老街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昨日在上海,经过新天地一大会址颇有感慨。用李频湘口送友人韵,作七律《过一大会址有感》 :

大梦嗟吁忽百年,遥思故国满烽烟。虎狼环伺刀前俎,风雨催颓浪里船。

煮豆燃萁谁作主?卧薪尝胆海为田。一砖一木还如旧,人去人来车马连。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7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心事谁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