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特别的味道(消逝在洗涤剂里的)

桂林市特别的味道(消逝在洗涤剂里的)(1)

图①:桂林合成洗涤剂厂产品“全家福”。 (记者翻拍)

桂林市特别的味道(消逝在洗涤剂里的)(2)

图②:桂林合成洗涤剂厂铁路专用线直通厂区。

桂林市特别的味道(消逝在洗涤剂里的)(3)

图③:过去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全貌。(记者翻拍)

洗衣粉,这个今天在超市里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品,放在上世纪70年代的广西还是个稀罕物。在洗衣粉被批量生产以前,国民大多用肥皂洗衣服。1971年,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开始生产“桂林牌”洗衣粉投放市场,广西人民开始逐渐放下手中的肥皂,改用洗衣粉洗衣服。

最后一批农村学徒工

1976年,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到全州招收一批学徒工,在王焕明记忆里,这是这个厂最后一次去农村招学徒工,次年全国恢复高考后,知青大批返乡,厂里便很少去农村招工了。

那年,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到全州招46个人,王焕明所在的乡有10个名额指标,当时他家属于贫下中农,算是“出身好”的人,大队便把1个名额给了他。体检以后,他跳上了大卡车,与父母匆匆告别。20岁左右的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被这样的工厂选中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只是觉得有事做就不错了。”

上世纪70年代前,广西市场供应的洗衣粉全部依赖外省调入,主要依靠上海等地。而桂林合成洗涤剂厂的成立结束了广西洗衣粉依赖外省的历史。

其实,当时不只是广西,于全国而言,洗衣粉都是稀缺的,除了上海,全国能生产洗衣粉的地方屈指可数,有些地方生产的“洗衣粉”都还只是膏状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洗衣粉。

1968年,国家在桂林市南郊的羊角山下,投资1165万元新建的这座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可年产万吨洗衣粉。

“年产万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资料显示,1968年全国所有合洗产品产量只有4.22万吨,而桂林计划新建的这一个厂就可以年产万吨。1969年-1978年,差不多10年的时间里,全国共建了58个洗涤剂厂,但规模万吨以上的仅8个,桂林占有一席。

此前的老厂故事里写过,桂林“老厂圈”里最早拥有铁路专用线的是电厂,接着是橡机厂,再就是这一座新建的合成洗涤剂厂。一条铁路直接通到厂区里,每天大量的原料通过这条铁路专用线运进厂区,变成产品后再从厂区运至火车站发往各地。

在这样的工厂上班自然有种不言而喻的荣耀感。王焕明记得,刚进厂时,厂里就给他配了一架单车,是上海凤凰牌,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王焕明一开始被安排在办公室工作。每周,无论刮风下雨,他要从厂里往返市中心两次,负责向市政府交换站递交文件,那架凤凰牌单车是配给他工作所用。

“吃喝住行,厂里面都管,来的时候只需要带几件衣服和被子就行了。”王焕明记得,进厂第一年的工资是19元一个月,第二年29元一个月,满三年是36元工资。跟他同一批从全州来的同志,每逢过年,厂里还会安排车辆送回全州过年,过完年再接回来。“刚进厂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同志都包送回家,到第3年,工资有36元了,就可以自己承担车票了,厂里不再照顾。”

那架凤凰牌单车王焕明骑了一年,后因岗位调换不再使用。他来到采购部门,有了新的任务,要负责原材料采购。这门差事需要全国范围去出差。

单车变成了火车,一年中有300天在全国各个城市跑,像这样出去见世面的机会对于当时许多渴望“外面世界”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难得。

王焕明成了厂里的“代购”,“去上海就帮别人买大白兔奶糖、唱片,到广州就帮别人买手表,衣服。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带回来。”

“出差前亲友们求你带东西,出差时卖家求你买东西,回家时大家都围着你。”贫下中农出身的王焕明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来到这里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从亏损大户到利税大户

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刚投产那会儿,洗衣粉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马上被大众所接受,而生产的桂林牌洗衣粉在质量上不稳定,价格偏高,销售并不好。

同时,化工生产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附近农民每年都要到厂里索要赔偿数万元。1980年以前,桂林合成洗涤剂厂表面风光,其实一直是亏损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级有意将该厂进行转产或搬迁。当时有人甚至建议,把该厂转办成养兔场或者生产蘑菇的单位。

广大职工并不想养兔子或者种蘑菇。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厂里决定走技术改造道路,将生产设备、工序进行多项改造。

经过一番努力,改造后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价格降低,品种增加,污染基本杜绝,洗衣粉适应性广、去污力强、洗涤过程快的优点开始受到人们喜欢,销路逐渐扩大。随着80年代洗衣机进入家庭后,洗衣粉与洗衣机成了“黄金搭档”,销售大幅度增长。

从那以后,桂林合成洗涤剂厂把技术投资放在了发展的核心地位。毕业于无锡轻工学院的建厂“元老”杨荣明对1980年厂子差点变成养兔场的尴尬局面心有余悸,1984年,杨荣明上任厂长,此后的时光里,厂里在技术设备这一块的投资更是不遗余力。

1987年,桂林合成洗涤剂厂通过运用贷款273万元,采用国内新技术,改造了喷粉塔等关键设备,使洗衣粉年产能力由1万吨增到3万吨。同时厂里还建成了一座年产千吨的液体洗涤剂车间。

各种产品也加快了更新换代。桂林合成洗涤剂厂的拳头产品“桂花牌”“桂林牌”洗衣粉快速走进八桂大地的千家万户。同时,其他合成洗涤剂产品也在全面开花,发展到十几个品种,其中有8个品种获得轻工业部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授予的优质名牌等称号。

技术的投入换来了明显的效益提升,从1980年至1989年,产值平均每年以32%的速度递增。此时桂林洗衣粉已经占领了广西大部分市场,销售甚至辐射到邻近省份,但全国洗涤剂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来自天津的“加酶”,上海的“白猫”气势逼人,邻近的湖南、广东产品也在不断向桂林洗衣粉市场渗透。

杨荣明明白,不管五花八门的广告战还是迂回曲折的销售战,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还是得产品质量过硬。一个萦绕他心头已久的设想逐渐成熟。

厂三楼会议室,灯火通明,全厂中层以上干部悉数到场,“……按照目前的发展水平,这几年日子还是可以过得去,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不能只考虑眼前。”顿了顿,杨荣明抛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方案:投资1500万,引进一套在国际洗涤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装置。

1500万?!杨荣明话音刚落,原本鸦雀无声的会议室热闹了起来。大伙窃窃私语起来,“1500万元的设备,那可比全厂固定资产总和还多啊”“哪能贷款到那么多钱,稳妥一点好吧。”“这个风险太大,吃不了要兜着走”……

等场面渐渐安静,杨荣明向大家慢慢解析了引进这套设备的有利条件:引进这套设备得到国家轻工部、区轻厅和市里的支持;厂里凭借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能力逐步还清这些贷款;这套设备定会给桂林合成洗涤剂厂产品质量锦上添花……一席话罢,大伙的疑虑消解了大半。

桂林——南宁——北京,厂班子来回穿梭奔走,终于落实了项目和资金,1989年6月,整整11个车皮,重达150吨的洋设备开进了厂铁路专用线。

历时半年,这套从意大利购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置才完成安装,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市场竞争力大增。

1990年,桂林合成洗涤剂厂已建设成为具备年产5万吨洗衣粉、5000吨液体洗涤剂生产规模的广西轻工重点骨干企业。1990年这一年利税突破了千万元,从曾经的亏损大户摇身变成利税大户,1991年-1993年,更是连续利税破千万。同时期放眼桂林能与之比肩的企业大概一个手掌就数得出来。

奥森——汉高——立白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特色之一,这一时期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此前老厂故事里写过的客车厂携手了韩国大宇制造豪华大巴,漓江厂携手了日本nec公司生产微波通信设备,电表厂携手日本理光搞复印机,无线电二厂与港商合作出口收录机,芳香厂也一度差点与法国香奈儿达成合作……

1993年,桂林合成洗涤剂厂跟随时代潮流成立公司,给自己取了“洋气”的名字叫桂林奥森实业公司,次年,他们也迎来了自己的外资合作对象。与德国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桂林汉高洗涤剂有限公司。

说起德国汉高,一些人可能不太熟悉。世界上第一袋洗衣粉就是德国汉高在1907年用硼酸盐和硅酸作为原料造出来的,至今这个洗衣粉品牌已有100多年历史。

合资在当时是一个潮流,有的合资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可以再上一个台阶,而如果合作不顺,则各种矛盾频发。1994年,合资第一年,桂林合成洗涤剂厂的成绩单便出现了“下滑”,这是他们进入90年代后首次利税降到千万元以下。

合资以前,文志强一直是厂办公室主任,合资以后,他身边多了一个翻译。他记得自己第一次通过翻译与德方领导争论是在一个午休以后。

“那天我们一个职工中午趴在桌子上午休,到两点半上班,刚想抬起头还没抬起头,正好被路过的德方领导看见了。一张纸条传过来,大概意思是要把这个职工开除。”文志强觉得这样不妥,他通过翻译向德方领导表达了异议,认为应该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这名员工的情况不至于被直接开除。

此后的几年里,这样的异议在中德管理层之间时有发生,从职工的管理到工资的调整,从产品销售到生产工艺,从用人机制到战略布局……他们努力地在两种文化和发展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

如今从结果来看,他们之间始终没有找到那个平衡点,合资以后的桂林洗涤剂产业和产品并没有碰撞出新的火花。1998年,合资的第4年,记不得在第几次争论后,未满50岁的文志强选择了内退;2001年,最后一批“农村学徒工”王焕明刚满45岁下了岗;厂长杨荣明在合资改制后是唯一一名保留行政级别的中方领导,干到了退休。

那些年,不仅德国汉高与桂林没有找到平衡点,德国汉高与整个中国市场也没有找到平衡点。

资料显示,1993年,汉高来到中国组建天津汉高洗涤剂有限公司,收购或合作了天津加酶、海鸥、天天等地区性品牌,之后累计在中国各地区建立了13个分厂。但到2007年,汉高洗涤产品在全球逐年增长的大背景下,其中国市场却连年亏损。

2009年,汉高正式宣布停止在中国的织物洗涤业务。这个国际品牌始终没有走进中国家庭。

而在2004年,德国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桂林公司股权转让给了创建于1994年的洗涤剂行业后起之秀——广州立白。几经易名后,这座成立于1968年的桂林合成洗涤剂厂更名为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同时也完成了从国有到合资,再到私企的转变。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桂林立白也为桂林工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为今天许多人所熟知。但在2019年,立白总部根据综合布局需要关闭了桂林立白,那一代代、一袋袋洗衣粉里属于桂林的味道也渐渐消逝。

来源丨记者苏展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