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防晒食物(春末夏初防晒伤)

紫外线防晒食物(春末夏初防晒伤)(1)

近日,广州的曾小姐因为假期旅游在湖边待了一天,当晚开始感觉脸上和手臂皮肤有点发红发痒,第二天面部和上肢还出现了红疹和数个小水泡,瘙痒加重,到医院就诊后,诊断结果为日晒伤。

据了解,曾小姐郊游的时候,长时间呆在户外,当天阳光也较强烈,而且靠近湖边,当时未做任何物理防晒,也没有涂防晒霜。

什么是“日晒伤”?

“日晒伤”也就是日光性皮炎,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后皮肤发生的急性光毒性反应,发病机制与紫外线过度照射后使真皮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有关。

日晒伤的症状也分程度

紫外线防晒食物(春末夏初防晒伤)(2)

(视觉中国)

在长时间晒太阳之后,皮肤出现发红发痒,就要考虑是否为晒伤。

一般而言,晒伤根据程度与症状的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晒伤会出现红肿、红斑或者少量水泡;中度晒伤,皮肤上的水泡比较大,且有渗出物;重度晒伤就较为严重,不仅水泡和分泌物较多,且在伤愈之后很可能会留下疤痕。

为什么“日晒伤”多见于春末夏初?

1

春季气温不高,人们容易忽略比较高的紫外线强度。

2

冬季结束,皮肤黑色素减少,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相对较高。

3

春光正好,大家都想到户外活动,防晒意识不是很强。

注:日光性皮炎好发于儿童、妇女,还有到靠近赤道或者高海拔地区旅行的人群。在雪山、海边、沙滩、湖边这些地方,紫外线会因为反射而加剧。

不少人纳闷,为什么去年夏天一切都好,而今年出去一下就能被轻而易举地晒伤呢?

被晒伤,除了缺乏防护,暴晒的时间过长,还有可能与平时吃的食物密切相关。

有些物质(光敏物质)在被人体摄入后,可能会引起光敏反应,即在皮肤上发生的化学诱导变化,让人体对光变得敏感并产生皮肤异常反应。

含光敏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蔬果类:槐花、紫云英、雪菜、灰菜、莴苣、茴香、苋菜、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荞麦、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

海鲜类: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

紫外线防晒食物(春末夏初防晒伤)(3)

紫外线防晒食物(春末夏初防晒伤)(4)

(视觉中国)

不仅是食物,一些药物中也存在着光敏物质。

比如喹诺酮类抗菌药、四环素、氯霉素、维生素A、心血管类药、抗抑郁药、利尿降压药、消化系统药、磺脲类降糖药以及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等等。

另外,有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夏季喝柠檬水真的能美白吗?

紫外线防晒食物(春末夏初防晒伤)(5)

(视觉中国)

不能!!!

01

柠檬水所含维C数量有限,可能一天要吃6个柠檬才有一定效果。更不谈切片泡的柠檬水所含的维C量了,所以靠喝柠檬水来美白的说法不靠谱。

02

专家介绍,柠檬中含有光敏物质,口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人体皮肤受到阳光照射,这些光敏物质和阳光相互作用下,非但起不到美白作用,反而容易使皮肤变得更黑,甚至导致皮肤变得敏感。

03

柠檬水喝太多对牙齿有影响,柠檬中含有的酸性物质过多, 如果没有注意及时漱口和清洁口腔,酸性物质残留在牙齿上 ,会使牙齿容易受到腐蚀。摄入过多酸性物质会造成肠胃不适, 严重者可致胃溃疡。

如何进行正确的防晒工作?

紫外线防晒食物(春末夏初防晒伤)(6)

(视觉中国)

1

注意预防光敏反应,在食用含有光敏物质的食物或药物后,不要立即晒太阳,避免接触紫外线,特别是在夏季进行野外作业、外出游玩时更应警惕。

2

避免在自然和人工光源的紫外线下长时间暴露。穿着防护服,如宽沿帽、长裤、长袖衬衫等,减少皮肤暴露面积。

3

佩戴具有紫外线保护功能的太阳镜,选择标有100%防护紫外线的太阳镜,而不是根据镜片颜色的深浅来判断。

4

选择合适的防晒霜,防晒霜能提供化学保护的屏障,吸收或反射紫外线。

不慎晒伤怎么补救?

在户外长时间晒完太阳后,如果皮肤有刺激感和灼痛感,第一时间对晒伤部位进行冷敷降温,之后涂抹晒后修复产品或普通的保湿乳霜,通过保湿作用,减缓或阻止经皮失水,保护皮肤屏障维持水合功能。

晒后可适当吃一些富含天然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西红柿、坚果、绿茶等,有助提升皮肤屏障,减少晒伤晒黑。同时,晒后可以用麦冬、玉竹等清热汤材煲汤喝,补充水分的同时滋阴养肺。

若出现水疱,尽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可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小心清洗,并尽快至医院行相应治疗。

若出现广泛性水疱,疼痛剧烈、发热、头痛、呕吐及脱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戳下方视频

接好防紫外线晒伤攻略,远离紫外线恶魔

↓↓↓

紫外线恶魔

来源:据国家应急广播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国日报、扬子晚报、广州日报综合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