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玩法(日期猫腻你别玩)

□胡立彪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一家月饼企业被发现出售“早产”(即产品包装上注明的生产日期晚于上市日期)月饼,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对该企业进行调查,证实日期“早产”情况属实,按照国家法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猫腻玩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猫腻玩法(日期猫腻你别玩)

猫腻玩法

□胡立彪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一家月饼企业被发现出售“早产”(即产品包装上注明的生产日期晚于上市日期)月饼,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对该企业进行调查,证实日期“早产”情况属实,按照国家法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从媒体报道这家企业对“早产”月饼作出的解释看,出现这一问题似为无意之失:由于员工不熟悉业务,在操作新购进的包装机时,将本应标为“2020年9月1日”的日期,错误地输入成“2020年9月10日”。但有网友对这种“无意”失误的解释并不认同:我国法律法规对产品日期标注有严格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对此应该非常清楚,在员工培训和管理过程中都会重点强调,员工处理日期标注时会极为小心,一般不可能出现类似错误;即使某位员工出现操作失误,按照企业管理流程,在产品出厂销售前还应有其他环节把关,日期错标问题也会被发现。几个流程下来都没能阻止“早产”月饼进入市场,要么说明该企业管理混乱,要么其就有故意“早产”之嫌。

说到故意“早产”,这并非只是一种猜测,因为现实中干这事的有很多。知名快餐品牌汉堡王就因门店经理吩咐员工更换面包生产日期遭曝光而上了今年央视3·15晚会的黑名单。据业内人士透露,更换产品日期标签这种行为并非个别现象,在商超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潜规则。无论是华润万家、大润发、永辉这些国内品牌,还是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国际品牌,都有过因换标签被处罚的糗事。

既然有商家在这方面栽跟头,提供前车之鉴,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后继者不长记性(或故意或无意)一错再错呢?答案很简单:犯错虽有代价,但值得冒险。按国家法规要求,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及可使用期限,即我们通常所谓的保质期。过了这个期限,商品就不能再销售,商家必须下架回收,或销毁或改作他用,不算是废品也没什么价值了。所以,商家都非常在意日期问题,从其自身利润考虑,当然是越长久越好。有了利益的出发点,一些商家就开始在这方面动小心眼了。比如,有些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等标注,要么是“见盒内说明”“见封口处”,要么是字体很小、很模糊,让人看着相当费劲。而修改标签日期,则更是有巨大收益的操作。据了解内情者揭秘,商家这样做好处有四:一是食品被人为延长了保质期,可以多卖些日子,运输的时间成本就可以转嫁出去了;二是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一天的产品标注多天的生产日期,省工省力;三是对于大企业来说,标注有多天生产日期的产品一批运到外埠市场,可以节省运费,使市场天天有新货;四是即使部分产品被查出问题,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明白了其中的利益原因,失误之类解释就显得苍白了。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3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另外,《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也有关于日期标签方面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罚则。显然,玩日期猫腻是有一定代价的。而且,一旦被曝光,消费者对企业信任度会降低,企业形象和市场发展前景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不过,在这事上一再有商家以身试法,说明违法成本还是太低。所以,要治理这一现象,除了加强监管,建立追责机制,还要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加大惩处、执行力度。只有让商家感到疼了,不敢再越雷池,才能真正收到以儆效尤之效。

作者:胡立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