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

文无他奇 文无他奇 今天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1)

如何评价“百家争鸣”?

先看外国专家如何评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罗德.约瑟.汤恩比博士的《展望二十一世纪》中曾经提出过相关的观点:中国历史不断地周而复始的改朝换代。然而,中国比西方更成功的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数百年来,中国国内在和平而有规律,相对较安定的环境中,成功地维系了数百万人的团结一致;再者,中国成功的融合了一个外来的思想文化—佛教,佛教丰富了中国本土文明。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2)

在历史上。中国曾有超过五百年的分裂时期(春秋战国的五百年中,中国分裂成许多小诸侯国),但是在公元前221年,整个国家在政治上大一统了。之后,中国的政治始终是统一的局面,再没有长期分裂过,且在文化上,从未丧失她的整体性。早在公元前两个世纪,汉武帝已经了解,要保持中国政治的一统,必须培训一批专业优秀的政府官员来维系,官员的合格标准,他则选择对儒家哲学精通的深入程度来作为考核的指标。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3)

二十世纪的人类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代)的中国人,在心态上非常相同。我们已经成为政治分裂以及由于政治分裂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竞逐与战争这种古老习惯的囚奴。这种习气已经根深蒂固的深植于我们心中,使我们不愿意从这习气牢笼中解放。然而,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如果不能实行全球性的政治统一,这种毁灭性的疏离将导致所有生命的毁灭。自从罗马帝国解体以来,西方的政治并没有致力于重建统一,而是破坏性的企图阻止统一。西方已有意使自已不具有政治上统一世界的资格。中国过去的成就和历史经验,却已使其具备统一世界的资格,这正是西方所显著缺乏的。在这种成就的力量上,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希望带领人类政治进入大一统的世界,因为其历史渊源十分深厚。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4)

从丰富的史料与典籍中我的理解是,中国先秦时代这种思想文化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我们自己也早有认识和评价。先秦时的庄子就在其《天下篇》中有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这些议论是这种“百家争鸣”的形象描绘。近人吕思勉在其《先秦学术概论》中说“先秦诸子之学,非至晚周之世,乃突焉兴起者也。其在前此,旁薄郁积,蓄之者既已久矣。至此又遭遇时势,乃如水焉,众派争流;如卉焉,奇花怒放耳。积之久,泄之烈者,其力必伟,而影响于人必深。”根据吕氏的总结,先秦百家的兴起有二个原因:一谓出于王官之一守,官、师分离,故“诸子皆出于王官”。二曰出自救时之弊。实际上,诸子百家的兴起是经济、社会、政治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对政治社会进行变革的内在要求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是应付挑战的结果。如《汉书·艺文志》所谓“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衰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5)

战国时期正处于所谓的“轴心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后世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佛教之外)皆发轫或充分发展于此时,时至今日,战国“百家争鸣”都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倾慕神往,皆感叹先哲的伟大创造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我们要科学辨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总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我们对于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应当加以深入研究,我们需要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需要以客观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它在推动传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要明晰它所蕴含的糟粕,更要承认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经过创新转化在当今时代仍具重大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此激发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助推社会建设。为今日民族是伟大复兴做出有益的贡献。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6)

“百家争鸣”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在规范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维系家庭的孝亲观念和培育个体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它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历史效应,也应正视其裹挟的诸如个人崇拜、等级观念、任人唯亲、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缺乏创新等消极要素,更要在甄别、筛选、继承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创新,以其中蕴含的大思想大智慧用以慰藉心灵、涵养德性、纯洁情感,为解决当代人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困惑提供智慧,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重要意义

1956年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这是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形成的,它既是我们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一种新的探索,也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为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途径,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生动写照。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8)

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积极性,为发展科学技术、繁荣文化艺术创造必要的民主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它不仅为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途径,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绝不是人们主观愿望任意决定的,而是正确地反映了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就科学与学术研究而言,它实际上是探索真理的一个过程,而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毛泽东在“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中,曾多次提到“这是两千年以前的事实”,来说明这条客观规律早在人们认识它以前就已经存在并起作用。当然,能够自觉运用这条规律来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并把它规定为党的一项重要方针,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个重要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到,“双百”方针反对了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和文化专制主义,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和方法。他主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10)

毫无疑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我国发展科学和文化的基本方针,既认真总结汲取了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 内科学和文化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又是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首先,它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了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领域不恰当的干预。这是发展学术和文化艺术常常遇到的问题。“双百”方针的提出,正是对中外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深刻总结,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其次,它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同志从发展科学文化这一特殊矛盾出发,自觉地运用它的客观规律来为我国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服务,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正因为“双百”方针反映了我国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所以是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科学方法。再次,它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双百”方针是以尊重知识、尊重学术文化活动、尊重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对于学术和艺术性质的问题,实行学术自由、创作自由、批评与反批评自由,反对以势压人,粗暴干涉,提倡平等的、说理的、民主的方法,并且通过科学和艺术的实践去证明去解决。这种民主风气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渊源发展的一种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精髓的绝好一笔。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11)

所以,“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完善和贯彻,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艺术、发展科学的一个基本的和长期的方针,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科学文化领域的一项基本方针长期坚持下去。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12)

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同时他还拓展了“双百”方针的适用范围,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这就在实际上把它作为“民主治国”的一项基本方针提了出来。毛泽东同志认为,领导我们的国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方针,这就是放和收。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收,就是不许人家说不同的意见,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意见了就“一棍子打死”。这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而是扩大矛盾的办法。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我们采取放的方针,因为这是有利于我们国家巩固和文化发展的方针。毛泽东同志不仅把“双百”方针作为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而且看作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针、人民民主的方针、统一战线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毛泽东同志坚信,“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1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并付诸实施后,立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学术界和文艺界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惜的是,这个方针贯彻一年来就发生显著变化的良好开端没有能够延续下去。由于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致使此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曲折,受到了“左”的干扰和损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盛行,形而上学猖獗,“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其间,毛泽东同志曾要求调整文艺政策,邓小平同志在全面整顿中也试图力挽狂澜,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这个历史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我们必需认真从中汲取教训。

历史知识点七年级百家争鸣(历史百题46)(14)

由此可见,“双百”方针反对了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和文化专制主义,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政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和方法,是党在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实行民主的正确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是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为出发点的,它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充分重视并注意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双百”方针也是“民主治国”的一项基本方针,这就是要放手让大家讲意见的“放”的方针。把“双百”方针作为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是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的一个举措,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创造,也是我们对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弘扬与提升。它对我们国家当时及尔后的文化、政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