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沙漠暴晒 戈壁沙漠洗上了太阳能热水澡

野外驻训的难题成因很多,但缺乏解难的条件和办法是重要原因。本期“野外驻训进行时”中,来自陆军和空军的两支基层部队不等不靠、敢于创新,较好地解决了驻训期间常见的洗澡难、读书难,为保障官兵们正常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拓了新思路。——编 者

【难题会诊】

谈起野外驻训中的矛盾困难,洗澡难是官兵挂在嘴边最多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在西北等干旱地区驻训,每天与泥土风沙为伴,加上训练强度大、出汗多,能洗个痛快澡便成了官兵们梦寐以求的事。如何解决野外驻训洗澡难的问题,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给出了一些有益尝试。

【新闻故事】

“同志们,抓紧时间洗,晚上9点还要组织战场机动……”8月的西北戈壁,入夜后凉风习习,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正利用演训间隙组织官兵洗澡,营长李祥珍提醒官兵加快速度。

“虽然洗得有些仓促,但能在驻训期间洗个热水澡,我已经很满意啦!”刚从淋浴帐篷出来的四级军士长任家平拧了拧毛巾,“到沙漠戈壁参加驻训这么多年,洗个澡都费劲,更别说洗热水澡了。”

去年10月,该营千里机动至某戈壁地区驻训,军列一到站,演练考核随即展开。铁路卸载、摩托化机动、占领阵地、空地对抗……近一周的高强度演练,胜仗一个接一个,各级嘉奖令接踵而至,官兵们本应该士气高昂。然而,教导员张道武发现不少官兵却眉头紧锁。

不仅如此,张道武还发现:训练场上不少官兵表现异常:有的走路跑步成O型腿,有的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训练效果。

这是为何?“‘磨裆’了,难受!”“全身好几处皮肤红肿,疼!”“浑身痒得难受,晚上根本睡不着!”……官兵纷纷吐槽。追问原因——长时间没洗澡。

原来,部队驻训沙漠戈壁,白天气温高、风沙大,一天训练下来,基本是一身泥一身汗。晚上气温低,水冰冷刺骨没法洗澡,而白天训练节奏转换快,没时间洗。同时,驻训地远离水源,用水大都靠运水车到几十公里外的村镇取水,供应紧张,因此绝大部分官兵自训练展开以来,没洗过一次澡。

在今年年初的旅军事训练形势分析会上,各营就野外驻训期间洗澡问题纷纷倒起苦水。为了解决问题,旅里鼓励大家积极建言献策。

发射班班长、上士马永军提出配发传统太阳能热水袋的建议,被营长李祥珍带到会上,“太阳能热水袋既可以储水又方便携带,白天放在太阳底下就能给水加热,附带的淋浴喷头使用起来也很方便,能否为部队配发一批。”同时,也有官兵建议订做一批淋浴帐篷,配上太阳能热水袋,既能防风沙又能遮羞。

不能让洗澡成为打赢的绊脚石。该旅党委积极推广官兵“智慧”,在部队今年驻训开拔前,购买了一批太阳能热水袋和淋浴帐篷,同时为每个营额外配备了1辆运水车和3个野战水囊。

“别看这些‘黑口袋’其貌不扬,可只要有太阳,我们就能洗上热水澡,太赞了!”某营电源班中士张兆龙兴奋地说。

微议录

好点子来自官兵首创精神

■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政委 李 军

面对驻训洗澡难这一问题,官兵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探索出不少好办法;旅党委善纳良言,积极推广官兵智慧,立足自身解决了这一难题。

善集兵智、善聚兵力。基层官兵是打赢战争的主力,是推进创新的主角。当前,军队“脖子以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更要充分尊重官兵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只要能充分激发官兵的创造活力,改革就不怕找不到翻山的路,不愁搭不起过河的桥。

尊重官兵、依靠官兵,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本色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广大官兵群策群力、凝心聚力,就能涓流汇海、聚沙成塔,实现强军兴军的伟大梦想。

戈壁沙漠暴晒 戈壁沙漠洗上了太阳能热水澡(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