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

这两天大概是饭圈和追星女孩们被非饭圈吃瓜群众们讨论的两天~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

先是17号的一条热帖引发了热议,一位来自豆瓣“自由吃瓜基地”的小朋友问“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

不少吃瓜群众看到这帖子都惊呆了。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3)

原以为这位小朋友是在开玩笑,结果人家是一本正经求问。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4)

在她看来品牌请代言人看重的就是数据,小朋友真情实感认为对明星来说数据就是最重要的…..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5)

一个帖子激起了千层浪,80后和90后的“老龄粉”虽然连超话在哪里都不知道…..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6)

但是为了周.奶茶仙子.小公举.杰伦,活到老学到老,为了哥哥的明天,冲了!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7)

下面请观赏周杰伦粉丝们在学习之后搞起来的彩虹屁,一眼扫过去,完全是那种会让领导喜欢的五彩斑斓的视觉冲击力↓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8)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9)

千言万语一句话,老夫聊发少年狂,左打榜,右控评,为了哥哥的明天,打开了饭圈新世界的大门……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0)

然后今天上热搜的汪涵老师,因为录制《天天向上》,有王一博的粉丝喊“妈妈爱你”被汪涵训斥,这位网友说被汪涵批“不知廉耻”…..↓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1)

随后现场录音曝光,汪涵的原话是“大庭广众你们就不害臊吗?怎么了你们就妈妈就爱了,你们知道妈妈是什么意思吗?”,并没有爆料之中所提的“不知廉耻”,但是这场关于粉丝该不该自称是艺人的“妈妈”的争议,再次引发了吃瓜路人对饭圈文化的讨论↓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2)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3)

数据至上,饭圈亚文化价值观对主流文化一次次的冲击,饭圈层出不穷的迷惑语录一次次让人打出问号,如果汪涵老师连粉丝自称是艺人的妈妈都觉得匪夷所思,那看到粉丝自称“原地排卵”,会作何感受?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4)

再比如,饭圈追星女孩认为“张学友被捧的太高了,明明唱功一般”…..我只能缓缓打出一个“?”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5)

张学友:……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6)

就连奥黛丽赫本在饭圈女孩眼里也是“营销出来的中国特供美人”…..我再次黑人问号脸。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7)

还有去年《我不是药神》大火的时候,兔区有追星女孩认为徐峥的粉丝超话只有22个人签到,无人接机,微博转赞评都不行,可见是“糊穿地心”,凭啥票房号召力这么强大?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8)

于是,一场网络狂欢开始了…..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19)

带着点行为艺术的逆袭饭圈,“叔圈101”在吃瓜群众的嬉皮笑脸玩笑间诞生了↓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0)

无论是去年为山争哥哥打榜,还是昨天为杰伦小公举学做数据,在粉圈亚文化对主流文化一次没有硝烟的宣战之后,每一次吃瓜群众们带着点儿嬉皮笑脸的逆袭粉圈行为艺术,其实就是对饭圈价值观的厌恶、对粉丝经济的抗拒。

但其实,饭圈和粉丝经济从来就不是新鲜玩意儿。

早在公元1666年,当年的金陵城著名KOL,网红作家李渔在获得了乔姬和王姬之后,就开始进入当时的“娱乐圈”。

在金陵城秦淮河畔娱乐产业如此发达的当年,李渔让这两个“艺人”脱颖而出的方式就是先广邀好友,利用自己当年的朋友圈关系,大搞粉丝经济,再结合他自己改编的剧本,譬如《怜香伴》啊,《风筝误》啊,大搞IP投资,成功将乔、王二姬培育成了当年的一代“天后”。

在他又签约了大约40余人之后,他又开始搞巡演。巡演也很讲“粉丝经济”,李老板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哪个粉丝给的钱多,“艺人”在唱的时候就露的越多,唱的更卖力,粉丝给的钱少,那就只随便唱唱…..这还有一个学名叫“吃大户”,意思就是粉丝“打投”的越多,李渔就带着艺人在粉丝家里巡演的时间越长,越卖力。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1)

到了民国,对梨园的名角儿热捧开始了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

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她的《梨园琐忆》中写过当年戏迷们成立的粉丝组织名称:梅兰芳的粉丝结为“梅社”, 尚小云的叫“尚党”、“醉云社”,热爱荀慧生的票友们,取的则是荀老板早年的成名戏《白牡丹》中一个字,叫“白社”。

这些粉丝协会定章程,有规则,并且都还有“产粮太太”——每个协会里都有能写剧评,为自己偶像吹彩虹屁的剧评家。

粉丝“控评”起来也很厉害,比如谭富英在天津演《四郎探母》时,有一句调门儿死活上不去。谭老板的粉丝就现场“控评”,锣一响,等谭老板要吊那一门儿时,粉丝就高喊叫彩,直接把现场其他观众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2)

粉圈开撕也不是新鲜事情。

TVB之前播过一部剧叫《女人俱乐部》,非常真实反应了当年“谭张之争”的时候,谭咏麟的粉丝和张国荣的粉丝为了偶像,能撕到什么地步:剧里情节是在这个学校里大多数女孩都喜欢谭咏麟,甚至一个女生后来生孩子,还用谭咏麟的歌曲名给孩子取名。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3)

剧里“谭张”的粉丝撕着,剧外,在这个电视剧播出后,还有张国荣的歌迷觉得剧中铺天盖地使用谭咏麟的歌曲,是在“抹黑”张国荣,简直从剧中撕到了现实,当时香港网络上一片争论……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4)

就连今天上了热搜的汪涵老师,自己在节目里就毫不讳言说过,当年自己是“绝对的张派”↓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5)

“谭张”粉丝对撕,如果放到今天,绝对天天能上热搜榜。这场持续多年的对撕,以戏剧性的一幕划下句号。在1988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周润发作为颁奖嘉宾当着上万观众的面开玩笑说谭咏麟的奖项是不是作假了。而因为这番话,谭咏麟直接宣布退出了当晚的颁奖礼,并表示以后不会领取任何奖项,当时的舆论一度炒得沸沸扬扬。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6)

所以,既然饭圈和粉丝经济从来不是新鲜事情,为什么到了如今,会出现越来越大的流行文化断层现象?

引人深思的或许是这一代坚信“流量即是一切”,“数据就是世界”的逻辑。

文化圈层之间的悬殊,以代际冲突的形式出现。要知道代际冲突从来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代沟差异不是今天才有的情况,但当大众舆情(非粉丝内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作品为王,商业的事要归商业来看,当路人嘲笑粉圈只看重数据流量的时候,现在各家影视公司,各个品牌公司的投影幕上的PPT用以选择的标准,依旧是这些数据。

所以,现在的流量明星比谁都在意粉丝做数据、打榜。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些流量亲自下场要求粉丝做数据的原因。

那些数据对于大众路人们来说毫无意义,它是做给业内人士和投资商看的,它从侧面证明了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虽然它不一定是真的。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7)

以前明星的商业价值,来自于他们的作品,有实力自然有商业价值,所以以前明星的“数据”是实打实能看到的↓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8)

那么现在呢?资金和资源搭建了流量明星的快捷上位通道。市场在拱他们出位,消费主义成了景观社会的最佳杰作。

何为“景观”?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理论。

所谓“景观”意在“奇观”,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本质与表现的分离。通俗点来说,景观就是一种脱离本质的虚假,一种被资本构筑的表象。

在谭咏麟和张国荣的时代,明星的个人魅力是基本,作品是上位的阶梯,而粉丝对明星的个人魅力和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影响力,所以,他们不会被局限在圈层中。

而现在呢?明星们“卖人设”,刷流量换资源,本质就在于景观的塑造。以前的偶像明星,为了讨好作为衣食父母的粉丝群体,还要勤练技艺,现在的“玩法”则是让他们维系好同粉丝之间的“供需关系”,讨好资本大佬们即可。

本质是什么,已经并不重要。

资本深谙这种需求,对流量追求到极致,“哥哥只有我们了”,“不刷数据哥哥要糊到地心了”,“不打榜,不刷超话排名,哥哥怎么能接到代言呢?”

——这条无比顺畅、无比高效的流量向资源转化,这条成熟的流量稳固机制和上位路径,就是市场逻辑和资本逻辑。

塑造好了景观、捧红了意象,就不缺那些追随于景观,沉迷于景观的粉丝们心甘情愿沦为“抡博女工”,沦为“打榜机器”,让他们心甘情愿说出“我追星又不花你的钱”。

相声大师侯宝林临终前说:“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

今时不同往日。

资本才是明星的衣食父母。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29)

当“资源”,“刷流量”,“蹭热度”,“做数据”这些原本属于饭圈亚文化的一切规则准则超出的追星的圈子,渗入到生活中,甚至变成很多人对生活中一切的解释模板,成了思考模式和行为准则。

就好像那个问出“周杰伦不需要做数据”的年轻一代小朋友,在她的生活中,这一切景观现象已经无所不包,它排挤掉了其他阐释的可能性,原本的生活中应该有的非二元思维,被粉圈文化侵入,它磨平和摧毁一切。

我想起《乐队的夏天》里张亚东的一段话,曾经多少人期待过2000,马上明年就是2020年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不过是因为我们老了。

张学友 周杰伦 对比(周杰伦数据差张学友没唱功)(30)

撰文:悠悠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