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1)

鲁迅

•作品原文

七绝二首

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一九六一年九月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

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

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2)

鲁迅,许广平,周海婴

•作品赏析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

刀光剑影任翔旋。

起句赞扬鲁迅襟怀博大,有胆有识,志坚如磐。

次句紧承。赞扬鲁迅在“刀光剑影”的白色恐怖之下“任翔旋”,自如地飞翔和盘旋,得心应手,敢于战斗,善于战斗,在反文化“围剿”的对决中立于不败之地。

龙华喋血不眠夜,

犹制小诗赋管弦。

第三句转为具体事件的描述。“龙华喋血”,指国民党政府于1931年2月7日秘密杀害二十余位革命志士(其中包括左联五烈士)的骇人听闻的暴行。深夜里,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写道:“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与黑暗斗争,已成先生的“积习”。

第四句统领全诗,用“犹制小诗”来表明鲁迅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而是怒向刀丛,亮出了匕首和投枪,写下了下面这首著名诗篇:

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

“鉴湖”“越台”是鲁迅故乡浙江绍兴的代表性景物,象征着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首句说这里是“名士乡”。这里的名士皆爱国之士,他们忧国忧民,甚至为国危民困而“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剑南歌”指爱国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秋风吟”指秋瑾的《秋风曲》。“一例”是一样、一律之意,“氤氲”是香雾弥漫不绝之意。“诗囊”是装诗词的袋子。

这两句是说,鲁迅的诗也秉承前贤的诗风,忧国忧民的精神永载史册。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3)

毛泽东

•相关人物简介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4)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曾说: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5)

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福建省云霄县。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自称“鉴湖女侠”。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6)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存世《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7)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8)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9)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10)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11)

乌篷船

毛泽东七绝二首(毛泽东七绝二首)(12)

乌篷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