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2)

杨洲周延《Ladies in the Edo Palace enjoying Cherry Blossoms》(局部),1894年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3)

日前,东京山种美术馆(Yamatane Museum of Art)推出“樱花SAKURA 2020——在美术馆赏花”特展,展出该馆约50幅日本近现代以“樱花”为题材的画作。时值四月赏花季,时尚芭莎艺术带你来捕捉画里的樱花之美。

每年三四月份,盛放的樱花总能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观赏,素以樱花闻名的日本也不例外。在花期,人们相聚于各大赏樱胜地,感受盎然春意。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4)

小林古径《樱花》,绢本设色,1933年

除了游人,钟情于春日樱花的还有不同时代的日本画家们。他们笔下有描绘人们赏樱的风俗画、有表现樱花花海和赏樱胜地的风景画,也有以花卉为主体的花鸟画等。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5)

菊池芳文《花鸟十二月之三月》,绢本设色,19世纪

赏樱风俗画

赏樱花,日语写作“花见”(Hanami)。这一日本独特的赏花方式可追溯到奈良时代(710年-794年),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当时,日本在多方面深受中国唐朝影响,该习俗就是在这期间传入。到了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赏樱活动变得更为普遍。人们认为樱花十分圣洁,赏花时会在树下摆放清酒等贡品以祈念年景丰饶。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6)

松冈映丘《春光春衣》(局部),绢本设色,1917年

作品《春光春衣》描绘的就是平安王朝贵族女子闲居赏花的模样。画家松冈映丘(Matsuoka Eikyū)一反常规,采用纵向构图方式表现出如梦似幻的樱落美景。他还运用传统日本画的手法,用金银箔粉末装饰画面,极其华丽。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7)

狩野长信《花下游乐图》,纸本设色,355.8×148.6cm,17世纪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8)

狩野长信《花下游乐图》(局部),纸本设色,355.8×148.6cm,17世纪

最初,赏花是专属于日本皇室和宫廷贵族的消遣活动。到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武士和其他贵族也纷纷开始效仿。许多屏风绘中表现了当时人们赏花的场景,譬如画家狩野长信(Kanō Naganobu)的作品《花下游乐图》。

该作品是江户时代人们赏花活动的一个缩影。在花卉盛开的季节里,人们席坐树下、品尝食物,与家人朋友饮酒谈笑。画里还有一些演员在进行当时流行的戏剧表演。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9)

菱田春草《樱下美人图》,绢本设色,1894年

除了贵族,平民中也开始流行赏花。菱田春草(Hishida Shunsō)的《樱下美人图》就描绘了妇女与孩童聚集在樱花树下嬉笑的情景。“樱花美人”的组合是日本浮世绘作品经常表现的主题,这幅画作亦受其影响。

风景画

日本境内有很多赏樱胜地,奈良县中部的吉野山是其中之一。每至花期,漫山遍野的樱花延绵不断,形成一片花海,其美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吟咏和画家描绘的对象。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0)

奥村土牛《吉野》,纸本设色,1977年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1)

奥村土牛《醍醐》,纸本设色,1972年

画家奥村土牛(Togyū Okumura)在作品《吉野》中描绘了吉野山樱花盛开的风景。山林间樱花烂漫,大片淡粉色渲染出一片温和清澄的粉色云雾。近处一株樱树斜伸入画,又使人得以看到樱花细部。

有别于吉野山樱花不同的风貌,京都醍醐寺的垂枝樱花更有一种诗意之美。粉色垂落的花枝搭配寺院白墙,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平静。作品《醍醐》的画面中央虽只有一树盛开的樱花,但这樱花开的热烈又从容,营造出春天独有的抒情气氛。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2)

东山魁夷《春静》,纸本设色,1968年

对于樱花来说,夜晚也是能充分彰显其光芒的时刻。作品《春静》是画家东山魁夷(Higashiyama Kaii)于1968年创作的组画“京洛四季”中的第一幅画作,描绘了夜色里的杉树与樱花。朦胧春夜与花影相得益彰,颇有意境。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3)

东山魁夷《花明》,纸本设色,1968年

“京洛四季”系列中还有一件作品《花明》,也是东山魁夷的代表作之一。月光洒在樱花树上,表现出花好月圆的永恒瞬间。正如画家本人所说:“盛开的樱花、出岫的圆月,在它们邂逅的瞬间,整个世界的生命多么充实。”

花鸟画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4)

桥本明治《朝阳樱》,纸本设色,1970年

画家桥本明治(Hashimoto Meiji)在作品《朝阳樱》中描绘了沐浴在朝阳中的如瀑繁花,表现出春日的蓬勃生机。此画虽未采用写实手法,但笔触细致,极具装饰性。

在日本历史与文学作品中,樱花是重要题材。小林古径(Kobayashi Kokei)《清姬》系列作品描绘了少女清姬惨烈的爱情故事(一个流传在日本纪州地区的传说)。其中第八幅《入相樱》的樱树原型来自和歌山县道成寺,而清姬的故事就与此地相关。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5)

小林古径《入相樱》,纸本设色,1930年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6)

速水御舟《夜樱》,绢本设色,1928年

一些画家也在作品中结合了中国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点,如画家速水御舟(Hayami Gyoshū)的作品《夜樱》。一枝樱花从右侧斜入画面,令人联想到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日本代表性的樱花(不能去日本赏樱)(17)

横山大观《山樱》,绢本设色,1934年

而画家横山大观(Yokoyama Taikan)的作品则构思独特、画面清新。他特别擅长在画面中融入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哲学理想,例如这幅《山樱》。樱树的姿态古朴有力,表现出一种超然出世的情怀。

虽然不同画家笔下的樱花不尽相同,但都蕴含着他们对美的理解。樱花之美不仅美在花本身,更美在花开花落带给观者的感悟与思考。细腻中有壮美、温和中带坚韧,这也许是千百年来日本艺术家对樱花情有独钟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