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至夏浓(大暑至夏更浓)

23日4点06分我们迎来大暑节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暑至夏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暑至夏浓(大暑至夏更浓)

暑至夏浓

23日4点06分

我们迎来大暑节气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

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

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有关大暑的农谚

你知道哪些?

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

大暑时节,温度升高,雨水增多。对于种植两季水稻的地方来说,到了7月水稻已经成熟且需要及时收割。

如果不收割,在遭受暴雨的情况下,成熟的稻谷容易掉落在稻田里,可能会导致稻谷减产。

对于晚稻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晚稻栽插的时间过晚,则会导致晚稻的成熟时间受到影响。

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

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可谓“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大暑时节,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食谱”。在广东、福建、海南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药食两用,可消暑降火;在北京、河北、山西有“二伏面”的传统,盛面时,头勺肉、二勺汤、三勺热油浇;还有不少地方,有饮伏茶、晒伏姜的风俗,伏茶,即甘草、金银花、夏枯草等混煮而成,伏姜,则是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如果大暑节气较往年凉快,属于气候反常。这种气候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如果农作物没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就会长势不好、颗粒不饱满,产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还有一句农谚是“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说的也是大暑节气的气温——如果大暑凉快,立秋以后会非常的闷热难耐,甚至要比小暑、大暑节气的时候更热。

大暑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田间管护。蒋克青摄(新华社)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大暑的时候,如果降雨的天气较多,那么各种农作物都会迎来丰收。因为像玉米、稻谷等作物成熟了以后都是金灿灿的,所以就有了“遍地出黄金”这个比喻。

周秀鱼春摄(新华社)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大暑时节要注意防暑不贪凉,祛湿不贪苦;运动不贪多,静心不动怒。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让我们趁着这股热劲儿

跟禾苗一起向上生长吧

(文案整理/田杨)

来源: 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