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

珠海,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社在今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设香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年,斗门县划入珠海市。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2014年,珠海市1711.24平方公里,设有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3个行政区,下辖15个镇、9个街道,并设立珠海市横琴新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5个经济功能区。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

横琴

横琴岛毗邻港澳,这里原本是两个岛:大横琴岛与小横琴岛。因其地形与山势,大小二岛像横在南海碧波上的两具古琴,千万年来,日日夜夜和着山风与海涛弹奏着山之歌,风之歌,海之歌……故称横琴岛。

吉大

吉大在香洲西南部,1540年,有李姓一家建村,名叫吉岭村。1680年有一姓叶名思城从惠阳迁入该村,因打渔晚归,便用写有“大吉”字样的灯笼照路,附近官吏常向他索取鱼物,称他为“吉大人”。从此,吉岭村渐改为吉大村,沿用至今。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2)

拱北

位于珠海市东南部,毗邻澳门,陆路与澳门相连,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也是珠海市最繁华的城区。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于炮台山设海关总管。当时该地区有一标志性建筑拱桥(今海湾路一带)和著名地点北岭,便从中各取一字定名为拱北关。时人崇尚儒学,《论语·为政篇》有云:“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古人以“众星拱绕北辰”之天象诠释德治之要,而“拱北”一词与此颇具契合,遂将海关所在区域统称为拱北,并一直沿用至今。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3)

湾仔

湾仔在香洲区西南部,与澳门只有一河之隔。明代嘉靖14年有斗门人到此建村,那时这里有一块,人们大沙滩连着数个小沙湾因此称为“湾仔沙”,后简称为湾仔。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4)

野狸岛

相传很久以前,山场村村民有坟在风波山,狮子野狸抢吃坟前的祭肉争斗,两只野兽厮打得难解难分,浑身上下鲜血淋漓。直至四更鸡啼,方才离去。狮子同野狸争吃祭肉的事很快传遍了山场村,村里一些老人认为是不祥之兆,经过商议决定在坟前安放两条石柱,以镇住野兽的厮斗。这两条石柱凿有符咒,坚在坟墓两侧,一条朝东,一条向西。从此,两只野兽再不到墓前来争吃了。又过了很多年,狮子和野狸都死了。狮子化作一座小山伏在风波山麓,叫狮山。野狸化作另一座山横卧在海面,与狮于隔岸对峙,叫野狸山,此岛被人们称为野狸岛,野狸岛因此得名。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5)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6)

斗门

斗门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海市西部沿海,夹在磨刀门与虎跳门之间。因黄杨山下有一条三面环山似戽斗,面向虎跳门的村庄,故名斗门村。以村名命镇及县名。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7)

白蕉镇

始祖抱山蕉树漂流到白石公山定居,曰:白蕉白蕉镇在磨刀门出海口西侧,黄杨河下游东侧。相传林大村在清康熙年间建村。二百多年前,此地茫茫一片水,无舟渡海,始祖林氏抱山蕉树漂流到白石公山定居,林大村又叫白蕉村,故名。1959年,成立白蕉公社,1984年称白郊区,1986年称白蕉镇。位于斗门区东部,西与井岸镇隔黄杨河相连,东与中山市神湾镇隔磨刀门水道相望,南邻珠海大道,北与莲洲镇为邻。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8)

大镜山

大镜山在香洲区北面。清代建村,据传村的西北面岭头上有一块形似镜子的石头对照着村庄,故以此得名。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9)

契爷岭

契爷岭位于香洲区北面。契爷在粤港澳地区是干爹的意思。清代建村,原称涌口板,因地处涌口板山脚而得名,后以契爷山岭定名。聚落在涌口板山脚下,呈三角形状分布。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0)

水拥坑

水拥坑在香洲区东面约2公里。地处香洲湾中部沿岸。清代建村,原称军冲,后因村前的山坑水沟边长有茂密的水雍树,故名,现为水拥坑。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1)

华子石

华子石在香洲区北面。明末建村,原名耙齿石,因北面村头一块石头形状似耙齿而得名,到清末改为现名。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2)

鸡山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南侧,东临大海。元代建村,在清朝时称鸡柏村,建国后改为鸡山村,因村后山形似鸡而得名。鸡山村背山面海,聚落在鸡山向东南方向呈块状分布。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是革命根据地之一。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3)

夏美

当年夏美村村民以打渔为业,他们认为夏季捕捞前景是最为美好的,因而就把村子叫为“夏美村”。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4)

关闸

关闸在香洲区西南部。1849年葡萄牙人在马场至高沙之间,建筑了城墙闸门,是当地居民分成了两部分,闸门之南为下关闸,闸门之北围上关闸,下关闸属澳门菜农社,上关闸为现在的关闸,由此得名,沿用至今。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5)

菱角咀

菱角咀为一岬角,在香洲东部,该岬角向海伸出两角尖,一个向东较长,另一个向东北较短,形似菱角,故名。角长500米,最宽200米,最窄150米,高30米。

在《珠海风物》中,何志毅写道:“沿海滩石堤向前走去,有一山伸出海中,把香炉湾截断,分成了一个优美的小湾环,像一只水中菱角,故名‘菱角咀’。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6)

里神前

里神前在香洲区东北面。明代建村,原称猪笼村,以村的形状取名,后因改名不雅,村名则以村前的神像更名,因村庄在神像之内,故有里神前之称。有意思的是在神像之外的有一村庄名叫外神前。明末建村,原称古屋村,与里神前毗邻。

珠海历史介绍(你不知道的珠海15个老地名的前世今生)(17)

随着城市的进化,让珠海的许多老地名都成为了“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