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

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1)

你以为的沈括

从中学历史课本里,我们认识了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沈括,他写过一本书叫《梦溪笔谈》,这本书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科技等诸多方面,书中提到的事很多,比如: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石油;指南针的原理等等。总之,这本书是科技史上的里程碑,而他的作者也因此名留青史。

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2)

其实沈括是这样的

一、沈括其人

沈括出生于杭州,是个官二代,但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了,生活很艰难。父亲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当小官的机会,成年后,他成了一名沭阳县主簿,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依然坚持读书学习,很快就考上了进士,曾去编订校对朝廷的书籍,他还曾掌管朝廷的天文历算,凭借着自己渊博的学识,发明了浑仪、景表等仪器,一个政坛新星冉冉升起。

后来的沈括远非想象中善良、正直。

二、关于沈括的三件事

01

沈括很有本事,是个出色的外交家, 辽国的萧禧来争要河东黄嵬一带地方,留在宾馆不肯离去,说:“我一定要达到目的才得返回。

皇帝派沈括去谈判,他到枢密院翻看以前的档案文件,文件上指定以古代的长城为边界,而现在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差三十里远,就上表述说这件事。

皇帝听后高兴地说:“大臣们根本不去探究事情的真相,几乎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皇帝命令将所画地图拿给萧禧看。

萧禧理屈词穷,才不再争论了。

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3)

宋辽谈判

皇帝赏赐了沈括一千两白金,让他出使去辽国。他到了契丹宫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面谈。沈括找到争论土地的数十份文件,预先让办事人员背熟它。

杨益戒提出问题,沈括就让办事人员回答。又一天再次提出,还是同样回答。

最后杨益戒无话可答,傲慢地说:“你们连几里的地方也不愿意放弃,难道想轻易断绝两国的和好吗?”

沈括说:“现在你们北朝违背了你们以前皇帝的信誓,凭借暴力来役使人民,这对我们宋朝没有什么不利。”总共会晤了六次,契丹方面知道沈括的意志不会改变,就丢开了黄嵬地区不谈,沈括留了个心眼,他在路上画下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纯和复杂,人心的拥护和不满,写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02

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4)

宋代女子

沈括有个悍妇老婆,对待沈括可以用“凶残”来形容。

史料记载她“悍虐”,不仅强悍、还暴虐,很难想象宋代的女子竟有这样的脾气。

沈括身为朝廷的大员,曾担任过三司使的高官,连自己的夫人都不能和谐共处,他经常被打被骂,有一次自己的胡须也被拽掉,儿女嚎啕大哭,捡起胡须才发现上面竟然带着血肉,这个沈夫人还是不依不饶。

对待沈括的长子博毅也很不好,甚至把他赶出家门,沈括很担心这个儿子,经常给钱和物接济他,沈夫人知道后大怒,诬陷博毅私下里干了坏事,沈括没办法,只好将儿子安置到了秀州。

沈括曾经有十多年赋闲在家,绍圣年间被起用,沈夫人突然病死了,大家都向他祝贺,没想到沈括恍惚不安,在扬子江船上,他竟想投江,身边人赶快阻止,没多久就不做官了。

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5)

03

沈括在馆阁校勘文章的时候认识了大文豪苏轼,苏轼很有自己的想法,跟别人都不一样,很快两个人就分别离开了馆阁,沈括一次巡查两浙地区,向皇帝辞行前,神宗告诉他: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爱卿你要好好对待他。

即使是皇帝有言在先,沈括仍然不以为然,到了杭州,跟苏轼虚情假意一番,借机要了苏轼的亲笔诗句,回去后就开始打小报告,说了苏轼很多的坏话,苏轼很不以为然,继续寄给他诗,苏轼真是个乐天派。

沈括的告密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诬陷苏轼的乌台诗案跟此相关。

元祐年间,苏轼当了杭州知府,沈括赋闲在家,沈括见到苏轼时十分恭敬,似乎演技不错,苏轼从那时起很鄙视他。

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6)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

总结

沈括和谁的对话(那个人品很差的沈括)(7)

沈括确实博学多才,但在人品上的瑕疵还是不能否认的。王安石地位如日中天时,沈括极力支持变法,当王安石变法失败,黯然下台后,沈括又开始反对变法,向当时宰相上书,说明变法的弊端,真是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反复之人,怪不得王安石会大骂他,后来他被贬官后,政治生命完全终结,哲宗即位后,很多人都被赦免,除了沈括。

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始终是人品。人品好,不见得能成功,但这种品质能吸引很多人的靠近,从而更容易走向成功。如果人品很差,即使成功过也会很快失去,因为糟糕的人品配不上优雅的成功。

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此,人品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最近的八卦新闻很多,丈夫告新婚妻子出轨的时间引人关注,如果事情属实,那么当事人中的某高官很可能因此身败名裂,看似只是私德问题其实可以关系到公德的范畴,当一个人的人品不可靠时,我们会认为他干的事也一样糟糕。

我是马期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参考书目:脱脱著《宋史》

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

朱或著《萍州可谈》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立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