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河流(宁晋地处禹贡九河之上而非九河下梢)

宁晋河流(宁晋地处禹贡九河之上而非九河下梢)(1)

现在有很多文章说,宁晋地处九河下梢,甚至说九河下梢宁晋泊。最近又人曝出“九河下梢古任县”之说,岩溪先生《九河下梢古任县》,《邢周报》2019年 5 月 12 日第15版:“因任县位于九河下梢,西来诸河汇集境内,形成大陆泽,为多水之地。” “ 任县地处黄河故道的九河下梢、黑龙港流域、大陆泽腹地的多水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水浅易涝。滏阳河、澧河穿流境内。并有溜垒河、牛尾河、顺水河、沙洺河、马河等季节河分布全县。大陆泽又名广阿泽、大陆坡、小东湖。”

那么,宁晋、任县这两县是否属于《尚书·禹贡》记载的“九河”下梢呢?

宁晋河流(宁晋地处禹贡九河之上而非九河下梢)(2)

关于“九河”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绛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意思是说黄河水到达大陆泽后,又向北,分成九条支流,流进大海。

这里的“大陆”即古代大陆泽,在今河北省平乡、任县、隆尧、宁晋、巨鹿以及辛集、深州等地,今天的任县大陆泽和宁晋泊就是由古大陆泽蜕化而来。由此可见,任县和宁晋并不属于九河下梢,而属于大禹治水时大陆泽的九河之上。

任县、宁晋同属古大陆泽

任县属于古大陆泽区,明代万历本《顺德府志》有载:

大陆澄波 大陆既作,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夏禹疏九河,分九州旧迹也。今旧迹虽迁移,泽尚在任县。近而漳水、滏水、洺水、湡水、氵虒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九水汇于此。一名小东湖,一名张家泊。八月,水平万顷,茫然涵虚混太清矣。

宁晋属于古大陆泽区,明隆庆《赵州志》有载:

大陆泽在宁晋县东南,即《禹贡》大陆泽之地。大河之所经也。受滏、洨、沙、冶、槐、泲诸水,其漳水有时南注入,滹沱有时北注之,东西径三十里。南接隆平、任县百余里,漳滹二大水远徙,亦可耕种”。

《山西通志》 卷二百二十七:

钜鹿之大陆泽,则宁晋境也。是古之黄河过洛汭即东北流。

张大可注《史记新注》第一册•,华文出版社,2000年1月:

“大陆”,古湖泽名,又称巨鹿泽,亦有广阿、大麓、沃川等名,以其地古代有巨大森林区得名。据近年地下水探测,今巨鹿、南宫、冀县、束鹿、宁晋、隆尧、任县间有一古大湖泽遗迹,即其址。秦以后渐缩为二泊:北为宁晋泊,受洨河、泜河诸水;南泊仍名大陆,受洺河、沙河、滏阳河诸水。今皆淤,诸水大抵汇成滏阳河,东北合滹沱河为子牙河以入海。

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宫、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

“北播为九河”:九河源于大陆泽

九河,大禹治水时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九河,是有特指的历史地理名词。大禹治水“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再往下游就分流入海,说明大陆泽是九河的分洪源头。《水经注》卷五《河水》五:

《尚书·禹贡》曰:北过降水。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溃。堰,障水也。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风俗通》曰:河,播也。播为九河,自此始也。

《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这条黄河河道在河南省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宁晋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人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仍按禹导河故道过大陆泽,然后向北入海。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东徒,去而不返。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有《容成氏》篇,其中记载“禹疏决九河”,其文说:“禹亲执枌(畚)耜,以波(陂)明者(都)之泽,决九河之阻,于是乎夹州、涂州始可处。”孟子曾高度评价“禹疏九河”的历史功绩,认为因“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关于九河,《史记》也有记载,《史记·李斯列传》中说:“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汉书·地理志》指出“九河”之源“大陆泽”。刘起釪曾著《九河考》,综合谭其骧、史念海等人的意见,古之九河,应该不出今河北巨鹿、束鹿以东,衡水、静海以南,山东陵县、庆云以北的平原地带。

宁晋、任县“九河下梢”之谬说,是如何出笼的?

明代中期,大陆泽内中段脱水,分成“南泊”和“北泊”。“南泊”仍叫大陆泽,“北泊”仍叫“宁晋泊”,两泊中间有新澧河相通。两泊分隔后,“南泊”有李阳河、马河、牛尾河、沙河、七里河、北洛河等注入;“北泊”先后有滹沱河、冶河、洨河、沙河、槐河、汦河、泺河、澧河、滏阳河、清河等归汇,《畿辅通志》卷九十四:-

诸水入任县泊者十八,宁晋泊者十二,则此二泊固二十馀河之委汇也。查任县泊,土人谓之南泊;宁晋泊,土人谓之北泊,皆禹贡大陆泽故地也。

但是,《明史》《志》二十九《地理》一却写道:

滏阳河自平乡入。有大陆泽,纳九河八水,东溢为鸡爪河来会。泽旧亘钜鹿、隆平、宁晋境,滹、漳、滏凑焉。今滹北,漳南,滏亦东徙。大陆在任者南泊,即张家泊,在宁晋者北泊,即宁晋泊。县驿一。

陆陇其《畿辅地图志》: 

大陆泽,广袤数十里,九河之水皆汇焉。九河为洺、沙、蔡、马、沣、达活、百泉、圣水、滏阳,而沣河、滏阳为之长,九河之外尚有汦泲等八河,皆自任之西南西北而归于大陆。

王原祁撰《大陆泽图说》(钦定四库全书,《畿辅通志》卷一百九,《志铭》):“任邑之大陆泽,广袤数十里,九河之水皆汇焉。”

因为明清以来任县、宁晋地处“九河下梢”之说泛滥,因此与《尚书•禹贡》记载之“九河”本末倒置,谬种流传,混淆视听,大行其道。比如《宁晋酒文化史小考》(《宁晋县志》,方志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337页):

文中大陆即宁晋县古之大陆泽,九河即今宁晋县域豊河、槐河、午河、汦河、漳河、小漳河、七里河、北沙河、滏阳河;道(导)河即其中之滏阳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