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汕尾快速路线(新进展广州出发)

广汕高铁、深江铁路、广湛高铁又有新进展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州到汕尾快速路线?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到汕尾快速路线(新进展广州出发)

广州到汕尾快速路线

广汕高铁、深江铁路、广湛高铁

又有新进展啦!

未来,从广州出发

40分钟到汕尾

30分钟到深圳前海自贸区

90分钟到湛江

广汕高铁

全线隧道贯通

5月28日,在经历1100余天紧张施工后,随着最后一阵爆破声响起,由广铁集团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管理、中铁十一局担任施工的广汕高铁迎牌山隧道顺利贯通。

至此,广汕高铁全线50座隧道全部贯通,标志着隧道施工建设如期竣工,下一步将全面转入铺轨施工阶段,为全线按期建成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汕高铁迎牌山隧道地处惠州市,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7.23公里,最大深埋约630米,是广汕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隧道洞身6次穿越断层破碎带,裂隙水发育,施工交通条件差,围岩情况复杂,掌子面洞内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

是一条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环保要求严的铁路隧道。

途经广州、惠州和深汕合作区

广州到汕尾最快约40分钟

广汕高铁联通京广、京港高铁和沿海铁路,是我国 “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也是广东省“五纵二横”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整体呈东西走向,向东途经广州市、惠州市和深汕合作区,沿线共有8个车站,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

广汕高铁建成通车后,广州到汕尾的旅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小时压缩到最快约40分钟。

沿线旅客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从容舒适,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织密“轨道上的大湾区”高铁网络,打造广州“一小时生活圈”,助推粤东地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江铁路

珠江口隧道即将开启“穿海”之旅

近日,中铁十四局“深江1号”盾构机掘进至第200环,累计掘进400米。

标志着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简称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第一标段由盾构试掘进正式转入全速掘进模式,即将开启“穿海”之旅。

据介绍,项目部连续攻克了盾构机始发、试验段上软下硬地层两个较大风险源,距离盾构掘进入海还有200米,即将面临海域段地质和水腐蚀性环境的变化,对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和技术要求更高。

目前国内最大埋深的水下隧道

珠江口隧道全长13.69公里,是深江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设计行车时速200公里每小时。

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极其复杂,下穿多条主航道,周边环境水腐蚀性较为严重,隧道最大埋深106米,海水水压10.6巴(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承受10.6公斤的压力),高水压施工区域约110米,为目前中国最大埋深、最大水压的水下隧道,盾构段最大水压力为世界之最。

通车后广州南沙港自贸区

至深圳前海自贸区

实现30分钟互达

深江铁路正线全长116.1公里

途经深圳、广州

东莞、中山、江门5个地市

建成通车后

广州的南沙港自贸区

与深圳的前海自贸区

将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

广湛高铁

湛江湾海底隧道开启

进攻

坚阶段

5月24日上午11时许,位于湛江市坡头区的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传来喜讯。

穿海利器“永兴号”盾构机掘进至1000环,至此盾构机掘进入海超600米,累计进尺2000米,取得重要节点突破,正式开启海底隧道掘进攻坚阶段。

广湛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

重要组成部分

正线全长约401千米

设计行车时速350千米

既穿海又越城,施工难度大

“永兴号”盾构机于2021年6月28日由隧道广州端向湛江北站方向掘进,需穿越长度约2.5公里的湛江湾海域段。

穿海过程中,隧道与湛江湾跨海大桥并行,盾构掘进过程中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粉质黏土地层,该隧道具有建设标准高、关键技术多等特点,国内外可供参考经验少。

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国内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项目的施工进度广受关注。该隧道全长9640米,既穿海又越城,施工难度大。

通车后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

90分钟互达

广湛高铁通车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提升粤西地区区域经济地位,促进湛江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加强广东对外合作“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对提升粤西地区区域经济地位,湛江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升级优化交通布局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综合:广东发布、中国广州发布、广州日报、广州铁路

来源: 南方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