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武器发展史(古老武器为何难于淘汰)

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规律,这一规律也适用于人类发明制造的一切,新武器替代旧武器是常态,这就是常见的武器升级换代,凡事总有例外,某些时候,老旧武器被淘汰武器也会死灰复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深水炸弹,这也成为全世界武器发展史上少有的一幕:古老武器送走了,最后又重新回来。

大家都知道,深水炸弹是人类发明潜水艇并用于军事之后,受害一方第一件想到的反潜武器,原理也很简单,将一个炸弹装上水压引信和碰炸引信,从水面舰艇或者飞机投入水中,在水中爆炸利用预定深度爆炸,或者接触引爆的冲击波压缩海水达到摧毁潜艇结构的目的,由于海水密度比空气大几十倍,所以重量不大的深水炸弹也能对上千吨的潜艇构成严重威胁。

世界五大武器发展史(古老武器为何难于淘汰)(1)

深水炸弹攻击潜艇是一战二战最精彩的节目之一

一战中,1915年2月德国采用的潜艇战,对英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一个月内就有100万吨舰艇内击沉,所以英国快速开发成功深水炸弹,最大作用深度达到200米,炸弹爆炸后,可以对10米内潜艇造成严重毁伤,1916年7月16日,一艘英国巡逻艇使用深水炸弹击沉水中潜航的德国U型潜艇,成为第一次反潜战果,从此之后,深水炸弹在全世界普及,早期简单尾部投掷式升级火箭助推式,而且也装上飞机,成为空射反潜武器。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深水炸弹就遇到了一个不可抗拒的大敌:鱼雷,这一种无奈就像航空炸弹遇到空地导弹一般无奈,鱼雷发明比深水炸弹早得多,最早发明时间是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发明的白头鱼雷,鱼雷在当时仅仅用于反舰,主要特点类似空军火箭弹,早期鱼雷只有直射能力,无法追击,虽然存在众多缺陷,还是广泛扩散,不仅战舰使用,潜水艇也广泛装备,而且不断升级,成为一种主要的反舰手段,但是在一战和二战阶段,反潜还是主要依靠深水炸弹和飞机投射炸弹,虽然德国在二战末期发明了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鱼雷终于进入精确制导阶段。

世界五大武器发展史(古老武器为何难于淘汰)(2)

自导鱼雷的出现,迅速使得深水炸弹黯然失色

二战后不久,美国吸取了德国的技术,并加以改进开发成功双平面被动声自导鱼雷,这就成了反潜武器历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鱼雷从舰艇或者飞机上投射后,潜艇可以在三维空间自动搜索目标,而且可以快速攻击,就这2点,彻底击败了深水炸弹,深水炸弹就像空军的铁炸弹,眼巴巴看着空地导弹夺权,不得不一点点靠边站,在上世纪70年代欧美大部分国家装备最多的反潜武器就是鱼雷,深水炸弹很难发现。

谁都想不到,冷战后,超级大国之间的深海角逐不再,转而代之的由海到陆,浅海大陆架变成了潜艇的主战场,人们又再次发现深水炸弹的价值,这就成了一个深水炸弹回潮的特殊时期,多个国家反潜飞机上都有深水炸弹的使用,作为鱼雷的辅助攻击武器,远程深水用鱼雷,近距离浅水则用深水炸弹辅助鱼雷作战,在军舰上,只有中国和俄罗斯舰艇保留了火箭助推深水炸弹,最近些年中国新型战舰则全部由鱼雷反潜。

世界五大武器发展史(古老武器为何难于淘汰)(3)

中国054A反潜护卫舰装备火箭助推反潜深水炸弹

鱼雷和深水炸弹的区别,很像导弹和炸弹,导弹和炸弹技术杂交出来了精确制导炸弹,包括激光制导炸弹,红外制导炸弹,卫星制导炸弹等,最近些年某些国家也尝试使用先进技术改进深水炸弹,主要改进方式是加装小型廉价声呐,提供精确目标搜索能力,发现目标后就可以立即引爆,这种模式可以算一种超小型或者微型的无动力鱼雷,这种设计将深水炸弹命中率提高多倍。

最典型的型号是俄罗斯90R重力末制导深弹,这款武器弹径为210毫米,弹长为1832毫米,全弹重为112.5公斤。其战斗部长为930毫米,重量为65公斤,聚能定向爆破装药量为19公斤,在RBU-6000发射架上发射,有效射程为600-4300米,对潜作战深度可达1000米,炸弹入水后0.5秒打开声呐导引头,发现目标后,立即操纵舵机追击目标,导引头搜索范围56°,对敌潜艇作用距离130米,利用触发引信引爆攻击潜艇,成功概率据称达到80%。

而中国在冷战后也引进了俄罗斯航空声自导深弹,由于带自导头,攻击敌方潜艇具有更大的命中概率,这也是深水炸弹技术上的一次飞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