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

灿若星辰的中国古诗,有田园山水、边塞风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为主的田园山水诗,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是中国古诗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如果说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人,那么山水诗的开山鼻祖,就是与陶渊明同一时代的谢灵运,它的发源地,就在浙江永嘉的楠溪江。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

因寄情山水而成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名将谢玄的孙子,他的母亲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外孙女,生长在世族豪门,18岁就承袭了祖父“康乐公”的爵位,但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谢灵运的仕途并不顺畅,永初三年(422年),他被其他大臣排挤外放任永嘉太守。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4)

官场失意的谢灵运,却在永嘉这片山水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慰藉,永嘉郡有很多名山秀水,一贯喜欢游山玩水的谢灵运,于是便任情地遨游,每次出游,经常十数天不归,郡守的主要职责他一概不闻不问。灵山秀水给了谢灵运创作的灵感,无论走到哪里,谢灵运都会有感而发,吟诗作赋表达他的感受和心意,于是在永嘉便诞生了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这些生动描写大自然的诗句,都是谢灵运的杰作。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5)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6)

山水诗的发源地浙江永嘉楠溪江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永嘉,是一个千年古县,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建永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称永嘉县至今。有山皆绿,无水不清的永嘉,自然风光秀美,尤其是境内的楠溪江,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闻名,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7)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8)

古名瓯水的楠溪江,发源于永嘉县,是浙江流入瓯江的第二大支流。以火山岩地貌、楠溪江水系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楠溪江景区,总面积671平方公里,沿江分布有大楠溪 、石桅岩、大若岩、太平岩、岩坦溪、四海山、源头七大景区,共有800多个景点。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9)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0)

楠溪江及各支流上游,两岸山体多为凝灰岩和流纹岩构成,位于鹤盛乡下岙村北约500米处的峡谷中的石桅岩景区,三面环溪成峡。主要景点有石桅岩、小三峡、水仙洞、麒麟峰、水响岩、菠萝岩等其景观,具有雄、奇、险、秀、幽、特点。最令人瞩目的是一块高306米的火山岩山体巨石,峰顶如并蒂莲花蕾拔地而起,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岩,有“浙南天柱”之誉,游人在此可乘船观景,也可岸边漫游融入青山碧水之间。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1)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2)

长约8公里的小三峡,山清水秀,峡谷内奇峰险峡潭深水急,景色清幽迷人。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3)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4)

楠溪江源头及中上游两岸,有多姿多彩的瀑布50多处,两岸有3万亩滩林,滩岸有芦苇荡,芦苇深处是白鹭的家园。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5)

春季是楠溪江最美丽的时候,青山如黛,田畴新绿,油菜花一片金黄,丛丛粉红的桃花含笑绽放,在农田耕作的农人与老牛,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春耕图。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6)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7)

山水清丽的楠溪江文化底蕴十分厚重

楠溪江不但山奇水秀,而且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至今还遗存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古塔、古桥、牌坊、路亭和古战场遗址等。楠溪江的古村落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之,共有大大小小200余座古村落,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化的史书库。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岩头、苍坡、芙蓉、蓬溪四个宋村。以阴阳风水构思建筑的古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许多传统文化遗迹。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8)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19)

楠溪村落的发展,主要来自两次较大规模移民的影响。一是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北方战乱,大批中原士族南迁到永嘉落户,史称“永嘉南渡”,当时的永嘉郡(包括温州和丽水部分地区),郡守设在永嘉,而王羲之、裴松之、孙绰、颜延之、谢灵运、丘迟等一批代表当时中国文化的精英人物,先后出任永嘉郡守,对永嘉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宋朝末年王室南渡,大批皇族南迁,大多散居在永嘉,南宋时期楠溪江畔的村落,迎来了灿烂的文化高光时刻,永嘉从唐到清,共出过700多名进士,宋代最为鼎盛,期间多达500多名。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0)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1)

耕可致富,读可荣身,以耕读为业,这是楠溪村落的传统家规和族训。荣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地处芙蓉三岩之首的岩头村,是金姓族人的聚居地,该村始建于五代末年,村落规划严谨和谐,建筑布局整齐,是楠溪江唯一一座以综合水利设施布局的古村,村内的水利设施融饮用、灌溉、消防、洗涤、养殖和造景多种功能与一体。该村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由48根条石构成的丽水桥,虽经4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坚固如初,依然是村民每日必经的通道。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2)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3)

村内民居朴素自然,小青瓦、原木、卵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而房前屋后栽种一株梅花,亦有诗意。村内有一条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蓄水堤,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也是楠溪江闻名遐迩的一景。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4)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5)

而距离岩头村一里路的芙蓉村,则更多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陈氏族人在此落户迄今已有一千余年按照“七星八斗”规划建设的芙蓉村,已被录入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6)

芙蓉村村内有芙蓉书院,著名的明伦堂就在书院里面,明伦堂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里面供有孔子的神龛,学堂两侧挂有孔子的简介和语录。村子里竟然还有博物馆,令人刮目相看。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7)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8)

传承宗族文化的陈氏大宗祠,则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宗祠前院南北各有一门,南为“光宗”,北为“耀祖”,宗祠正厅宽敞高大,正对正厅的是精妙的大戏台,演绎无数故事的古老戏台,就像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无言注视着古村的变化,而那些快乐不知愁滋味的孩童,喜欢在台上唱歌嬉戏。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29)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0)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1)

村子中央有一汪芙蓉池,芙蓉池中有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芙蓉亭,亭内设有美人靠,闲暇时村民喜欢聚集在这里谈天说地,游客在亭内休息闲坐,在徐徐清风中观赏周边白墙青瓦的建筑艺术。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2)

在楠溪江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不但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演变情况,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艺术的深厚魅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3)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4)

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著名文学家、药物学家、道教茅山第七代祖师,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就曾在楠溪江隐居,对楠溪江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之佳句赞誉,一千多年来,自然生态良好的楠溪江,依旧保持了自然清新的亮丽容颜和文化底蕴,近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预备名单”,古老的楠溪江,魅力依旧,未来可期。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5)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6)

楠溪江最美的古村(浙江永嘉楠溪江)(3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