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了手脱皮的烦恼(夏季手脱皮的烦恼)

中国山东网青岛6月28日讯(记者 姜婷) 立夏以来,天气越发炎热,有不少人群会遭遇手脱皮的问题,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出门在外一伸手,手掌上都是斑驳的皮屑,非常尴尬,不撕看着难受,撕了感觉更难受严重一些的手指不仅脱皮,更是出现了疼痛、瘙痒等症状不少患者疑惑,手指脱皮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摆脱了手脱皮的烦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摆脱了手脱皮的烦恼(夏季手脱皮的烦恼)

摆脱了手脱皮的烦恼

中国山东网青岛6月28日讯(记者 姜婷) 立夏以来,天气越发炎热,有不少人群会遭遇手脱皮的问题,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出门在外一伸手,手掌上都是斑驳的皮屑,非常尴尬,不撕看着难受,撕了感觉更难受。严重一些的手指不仅脱皮,更是出现了疼痛、瘙痒等症状。不少患者疑惑,手指脱皮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夏天手脱皮的现象很常见,引起手脱皮的原因也很多。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真菌感染。手癣的病人,特别是鳞屑角化型手癣容易出现脱皮。二、汗疱疹,是由于环境闷热、出汗不良引起。当水疱吸收后,手部就会出现脱皮。三、角质剥脱松解症,一般发生于夏季,具体发病原因不清,可能与手部多汗有关系。四、药物过敏引起,比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五、其他因素,比如摩擦,经常接触沙土、碱性水等。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临床上常见引起手脱皮的三种皮肤病及其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

1.手癣

病例1,退休李先生,双手掌水疱、脱屑、皲裂、指间糜烂伴痒半月,左重右轻,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癣是浅部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最常见的部位是脚(足癣)。约20%的足癣患者同时患有手癣,这可能是因为经常用手搔抓,脚上的真菌传染到手上引起。临床表现为红痒、脱皮,常呈环状,以单手发病常见。一般通过真菌镜检可以确诊。

大多数患者用抗真菌药,如吗啉类(盐酸阿莫罗芬)、丙烯胺类(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唑类(联苯苄唑、咪康唑)等即可治愈。个别外用药效果不好的患者要口服药物,但相对少见。癣有传染性,所以防护是十分重要的。别人的鞋子一定不能穿,在家时也不要随意穿他人鞋袜,不要与他人共用洗脚盆、擦脚毛巾等,衣物、鞋袜等都要分开清洗。另外,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及生长,所以要注意保持鞋袜的干燥。

2.汗疱疹

病例2,家庭主妇王女士,双手掌、手指侧面水疱、脱皮5天来诊,奇痒无比。

汗疱疹是又称排汗不良性湿疹,好发于手掌、手指侧面及脚掌,会出现透明像珍珠样的小水疱,水疱大小约1~5毫米,偶尔可出现大水疱,通常伴随着中度至重度的搔痒。通常在水疱刚发时搔痒最厉害。水疱通常在2~3周消退,之后痒感下降,逐渐形成环形的脱屑或脱皮。有时病灶会变成红斑、脱屑、苔癣化(变厚、表面粗糙)等慢性湿疹的变化。汗疱疹发生的原因不明,目前已知和压力有关,许多的患者会因为情绪的压力而导致恶化或发作。另外,闷热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汗疱疹好发于春末及夏天。有研究显示,患者的局部排汗量是正常人的2.5倍。

治疗方面,使用局部止汗剂来减少排汗,每天湿敷患部两次,之后涂抹类固醇药膏,及配合口服抗组织胺来止痒。临床上,最令患者困扰的是,汗疱疹的反复发作。适当的压力调适可以减少发作。另外有一些患者,会在吃了特定的食物后发作汗疱疹,笔者就碰过在喝啤酒、吃鱼或吃花生后发作的病例。据国外的报告,降低食物中镍、钴、铬等金属过敏物质,64%的患者有所改善,当持续服用低过敏性食物时,78%的患者不再发作。对于遭受反复发作困扰的患者,宜避免含有镍、钴、铬等金属较高的食物,是值得尝试的治疗选择。中医认为汗疱疹之病因病机为湿滞内蕴,风热外阻于皮肤内所致。治疗上宜热清利湿,常用药材包括薏仁、陈皮、泽泻、茯苓、甘草、白朮、苍朮、半夏、党参。若合并有消化不良症状,表示脾气虚弱致水湿不运,此时要再加健脾胃的药。

3.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病例3,白领小周,双手掌、指腹脱皮半月,每年春夏交替季节出现。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好发于春夏和秋冬之交,病情大多在几周内可以自行痊愈。本病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指腹部大片脱皮,甚至指纹机都无法识别;另外,这种脱皮很容易撕,越撕越多,越撕面积越大。

本病治疗方法简单,轻者可外用保湿霜、尿素乳膏等温和润滑剂缓解症状;严重的大面积脱皮者,可外用维A酸乳膏、2%水杨酸软膏等。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的原因不清楚,洗衣粉、肥皂、洗洁精常常是诱发病情加重的因素,需要注意避免。平时患者应注意多喝水、注意手部保湿和防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