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歌曲里有你就是答案(一首我的答案引发共鸣共情)

哪首歌曲里有你就是答案(一首我的答案引发共鸣共情)(1)

音乐是特殊的语言

哪首歌曲里有你就是答案(一首我的答案引发共鸣共情)(2)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

有很多歌曲,一听到它就会让人想到某个职业群体,比如《当兵的人》是唱给军人的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讲述的是民警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我们想到老师……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这些职业充满敬意和向往。《我的答案》这首以人民检察官为题材的歌曲,悠扬处深情婉转,激昂时热血澎湃,唱出了检察战线广大干警的无悔信仰与忘我情怀,展现了人民检察官群体的赤胆忠心与一身正气。

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讲述检察官群体履职故事的影视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像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和北京卫视推出的《我是演说家》检察官专场等节目,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了解检察工作的重要窗口。《我的答案》这首歌曲同样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歌曲以作为检察官的“我”为第一视角,通过与“你”的对话,道出了检察官对这份崇高职业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例如那句“或许我燃这一生追光逐焰,日复一日只为延星火点点,法者治之端我守最后一线,你寻的答案如今可有看见”,歌词凝练,充满诗意,力透纸背,用情至深。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用音乐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宣传的有效途径。希望这首歌曲能够成为法治中国的经典旋律,成为人民群众提到人民检察官就会想起的永恒记忆。更希望这首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检察队伍,在检察战线的大好河山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让“我的答案”成为更多人的“答案”。

用一首歌的时间

带你认识检察官

哪首歌曲里有你就是答案(一首我的答案引发共鸣共情)(3)

全国人大代表

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宗胜

提到检察官,在多数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很可能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检察官侯亮平,或者是《巡回检察组》中的巡回检察组组长冯森和驻监检察室主任罗欣然等,然而,影视剧中的这些人物形象,只反映了检察职能的某个方面,这也是影视作品的局限所在。由于职业特点所限,在现实生活中,普通群众极少接触到检察官,所以真正了解检察职能的人并不多。

相比之下,歌曲的传播力、影响力更具优势。《我的答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用一首歌的时间带你认识检察官,了解检察职能。

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并没有在意词曲作者及演唱者是谁,吸引我的是歌词的排列形式,歌词中特别注明了“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检察”,巧妙地将这些检察工作介绍给听众。有了这样的提示,在演唱者动听的歌声中,更有利于听众了解检察官在依法治国中承担的职责与使命,他们的工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护你劳有所得”“为国为民”“公平正义”,这些词汇勾勒出检察官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守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法律职责,较好地塑造了人民检察官形象,满满的正能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首歌的成功之处在于,尽管它是反映检察队伍形象的,但是并没有为了表达正能量而落入创作俗套,相反,词和曲都不失美感,而且融入的流行元素让人入耳入心,代入感极强。它是一件让人能听得进去的、极具正能量的音乐作品。

把胸前这枚神圣的检徽

擦得更亮

“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检察官” 张飚

一首《我的答案》,让公众了解了检察工作,拉近了人民群众与人民检察官的心理距离。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就是人民检察官的答案!我从检32年,在刑事执行检察岗位上工作了10年。回忆32年检察生涯,办理的林林总总的案件犹在眼前,每当看到当事人充满期待的眼神,我都暗下决心要把每一起案件办好,给他们一个交代。

检察工作,时常需要“消耗”个人情感,但我相信,一名优秀的检察官,既要让公众感受到司法的力量,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检察的温度,努力让更多人懂法用法、形成人人尊法崇法的氛围。我个人的力量很小,但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新时代检察工作者,更应具备新思维、新理念,努力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在具体工作中。32年检察生涯让我深深体会到,检察官办案就是在办当事人的人生。作为人民检察官,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案子作为“天大的案子”来办,无论再苦再难、付出再多,公平正义这最后一道防线绝不能失守!神圣的检徽绝不能蒙尘!

人民检察事业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已经走过90多年光辉历程,一代代检察人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坚定信仰融入血脉,赓续传承。进入新时代,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们要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把胸前这枚神圣的检徽擦得更亮,把强化法律监督落得更实,让公平看得见、让正义摸得着,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每一起民事案件背后都是民心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 丁先桂

《我的答案》是检察官自己的歌,歌词优美、荡气回肠,把检察官的豪迈与温柔融为一体,每次聆听总能让我对“检察蓝”的挚爱再次升华。那些无怨无悔的付出,那些当事人欣慰的笑容,激励着我克服一个个困难奋勇前行。尤其是那句“瑰丽世间好颜色何止万千,红色大船载着我取一瓢蓝,阅尽诗篇读不完九州浩瀚,总有人持灯一盏守这河山”,让我浮想联翩,阅卷审查、调查走访、检察听证的办案场景屡屡浮现眼前,汗水、泪水、自豪、委屈和喜悦交织的工作画面也在脑海中不停闪现。

两户牧民因一道围墙发生纠纷,7年来矛盾不断,我们通过听证、调查取证解开双方心结,实地走访、释法说理解开其法结……最终,当事人让出3米出行通道,推倒“积怨墙”,建起了“友好墙”。为了优先受偿权,郑某与22人串通伪造证据,捏造虚假劳务事实打假官司,我们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监督法院撤销了原判……小民事,大格局,每一起民事案件的背后都是民心,作为人民检察官,更不能止步。

从检13年来,夜晚办公楼亮着的那盏灯,让我一次次感受着信仰的力量和执着的追求。一名合格检察官必须有法律信仰和目标,这是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动力源泉;必须以一颗公正、善良之心对待当事人,以诚感人、以理服人,彰显诉讼文明;必须勇于担当、善用智慧,敢于为查明案件真相顶住重重压力;必须善于学习、思考、总结,在办案实践中服务人民群众,用心用情办实事解民忧。

找寻为民解忧纾困最佳路径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 胡宇翔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做实行政检察?如何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依法行政之路?自2019年从事行政检察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有的行政检察案件,法律程序已结束,但实体权利未得到保障。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来回奔波,极易对公权力有怨气,对公平正义有质疑。化解行政争议比较难,但又非常重要,因为行政检察的首要任务是为民解忧纾困。

一纸息诉罢访承诺书只有短短几行,背后却凝聚着各方努力。办案中,我和同事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为身份证被冒用的当事人去掉“被法人”“被股东”身份;找准矛盾焦点,运用公开听证促成多家行政机关当场承诺为当事人办好批地建房手续。当得知恢复身份的当事人经营的企业能正常生产经营时,当听到宅基地上打桩机隆隆作响时,我明白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就是解决人民群众“天大的事”。

2021年,我和刑事检察部门的同事组建了办案团队,运用大数据梳理监督要素,从刑事案件中发现行政检察类案监督线索,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吊销大量虚假登记公司的营业执照。之后,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兄弟检察机关的支持下,我们联合多个行政机关共建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以行政检察类案监督推动解决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行政检察人交出了一份崭新答卷。

唱出了公益诉讼检察人心声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杨忱博

歌曲《我的答案》将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刻画得别致有趣、清晰分明,有深度、有情怀,唱出了公益诉讼检察人的心声。公益诉讼检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目前已涵盖诸多领域,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检察智慧。

黄河、长江、澜沧江从这里奔流而出,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在这里自由奔跑,湿地、草甸、沼泽等各类生态系统和谐共生,这就是我生活工作的地方——青海省。

三江之源,是千山竞秀、万水奔腾、景色各异的生态画卷。这片苍茫净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的资源库。然而,让净土始终纯净、安宁并非易事,非法采矿、非法捕捞、非法猎捕、污染环境等问题直接威胁着高原的生态环境。因此,作为公益诉讼检察人,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重大而艰巨。我参与办理的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系青海首例,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固我山河依旧,新时代、新担当,青海检察人一腔热血、誓言铮铮,勇做负重前行的持灯者。只有保护好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以法治手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才能真正当好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守护人”。

用法律之光为孩子照亮前行路

江苏省连云港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 王帆

今年3月,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的一首歌,成为我加班时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听后让人顿感满血复活,它就是人民检察概念曲《我的答案》。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检察人的家国情怀,更道出未检检察官的心声。

通过这首歌曲,我也对公平正义有了更深理解,就像歌词中唱的,追寻正义的道路上有很多艰难险阻,这些都需要检察人依法能动履职加以解决。

2020年,我指导办理了一起3岁女童被无资质教培机构保安猥亵的案件,法院审理后虽对该保安判处刑罚,但公平正义的实现远不止于此。小女孩被猥亵后出现的心理障碍和社交障碍更值得关注。在办案中,连云港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先民事后刑事”办案模式,案件诉至法院后,检察机关依法支持女童家属向法院起诉教培机构,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样一来,女童就可以先行治疗,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检察机关还推动相关部门排查出37个“黑托管”机构,并建议监管部门分类处理,协调教育部门将部分儿童分流到公办幼儿园,协助部分符合正规办园条件的“黑托管”机构办证转正。该案例入选江苏省检察院公告案例。

从事未检工作12年,我自豪地成为“国家监护人”,用法律之光照亮孩子们前行之路,这盏灯也照亮着我,让我更有力量去冲破黑暗。

(检察日报 谢文英 王玮 沈静芳 范跃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