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游记名家名篇(散文洛阳花事古韵流芳)

散文游记名家名篇(散文洛阳花事古韵流芳)(1)

作者:(四川)胡冀兰

 候一场花事,仰一座城池,来或不来,洛阳牡丹,她都在静待君往。

挽着春日的清芳,带着仰慕和崇拜,我目睹每一株牡丹的三生三世,与洛阳共舞。

散文游记名家名篇(散文洛阳花事古韵流芳)(2)

千古流芳

四月芳菲,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潮,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如滔滔黄河之水涌进洛阳城,不为别的,只为花开时节,一睹牡丹芳姿丽容。

此前,我不曾爱上牡丹,而此刻,亲临洛阳,不由心生赞叹:洛阳牡丹雍容华贵,绚丽多姿,惊世骇俗。此见,震撼于牡丹的美动容于千古流芳。

洛阳,一座花城,一座历史文化的名城,十三朝古都,多少尘事留丹青。

踏着溢彩的古都,追溯历史的云烟。情不自禁地会想到盘古开天,想到三皇五帝,想到伏羲演八卦,想到河图洛书,想到历朝历代,想到好多文人武事,感悟帝王之都的厚重和辽远…

一千多年过去了,岁月斑驳,一切浮华随时光剥落,唯有牡丹芳华依旧,也唯有洛阳,中州故地,从容悠远,才配载得起牡丹这份绝世的美丽。

牡丹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这个比唐朝还要古老的植物,在唐诗宋词之间流芳千古,惊艳百代,令世人无不动容。“闻道洛阳花正好,家家遮户春风。道人饮处百壶空。年年花下醉,看尽几番红。”、“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花和城、历史和文化的深度碰撞,使得牡丹惊艳的娇容被浓墨重彩地增添一笔不同寻常的底蕴。

繁花似锦

散文游记名家名篇(散文洛阳花事古韵流芳)(3)

洛阳牡丹盛开时,犹如解冻的江河,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恣意盎然,宏伟浩荡,她把积蓄的所有精气,都轰轰烈烈的迸发出来,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惊天动地,让人应接不暇,好似五彩缤纷的凤凰展翅。那硕大的花冠和艳而不俗的色彩,就像是丰腴的唐代美妇,一展她高贵的姿态。

搜索太多词汇:“倾国倾城,缤纷艳丽,庄重矜持,国色天香,华贵典雅,如火如荼,娉婷娇美,婀娜妩媚,俊秀婆娑,花团锦簇,盛世之花,不屈不挠,幸福美满,花中之王……”还是未穷其尽,这世上还有哪种花可以当得起这么多词的形容和赞美!

美到目不暇接!洛阳牡丹花冠群芳,百般颜色百般香。红、白、粉、黄、紫、蓝、绿、黑,简直惊爆了眼球。

瞧瞧这一片,雪映桃红惹人爱,粉中皇冠温润无瑕,红白相间二乔巧遇赵粉王;看看那一片,洁白丝绸仙气飘;再品鉴一下,娥黄魏紫深沉红,豆绿花蕊浅含羞……

傲人风骨

散文游记名家名篇(散文洛阳花事古韵流芳)(4)

牡丹被世人谓之为花中之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雍容大气,国色天香,更是由于她那美丽的传说和她不畏权贵,坚守节操的傲人风骨。

话说唐朝女皇武则天,酒醉戏言,大雪纷飞之时,降旨长安城:"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次日,百花违心地服从则天女王的命令在一夜之间开放,唯牡丹依然独守自己的那份执着,抗旨不开守住生命的季节。女王大怒,将她从高贵的皇宫里贬到洛阳凡间去。被贬凡间的牡丹没有了一层层宫墙的阻拦,更加旺盛地生长。武则天闻讯后,派人赶赴洛阳,意欲将牡丹花烧死。大火后的牡丹枝干己焦黑,但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夺目,因此,牡丹花还有一别名"焦骨牡丹"。即使被贬被伤,牡丹依然气节凛然,以独特的香魂神韵,在洛阳生根开花,繁衍色香盈袖,从此被众花拥戴为"百花之王"。

诗意升华

牡丹不娇柔不做作,使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为之倾倒,留下诸多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更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名句,文人雅士们已着实被牡丹彻底折服,以至于将她的美凌驾于自己的生命之上。“十里丹香醉消魂 ,艳冠群芳真国色。暮春迟开为群芳,京郊处处牡丹香。秀艳绝伦人无语,岁岁年年福满堂。”

洛阳的花事由牡丹唱响主旋律,徜徉在花的城市,花的海洋,感受花的香艳,感受城市的浓情,感受自己化身为香气四溢芬芳扑鼻的牡丹,成为花海的一朵浪花,欲仙的欢乐、欲仙的浪漫……

洛阳的诗意,以牡丹的花蕾伸进史册,在这里,城不是简单的城,花也不是简单的花,从盛开的花朵里你学习如何不输狂妄,不沉落寞,不含忧伤,用内心的安放去聆听和感受历史与新时代的灿烂与辉煌。

一城花香诗意浓,盛世美颜,穿越时光,岁岁年年。

趁年华尚好,莫负春晖的光焰,去赴一场惊心动魄的牡丹之约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