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教人布施(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

文章作者:琢磨君

布施是一种佛家用语,即: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正如明代善书《了凡四训》中说:“舍财作福”。什么叫舍财作福呢?佛门里的万种善行,以布施为最重要。讲到布施,就只有一个舍字,什么都舍得,就合乎佛的意思。

有些人不肯布施,主要是“贪吝”心理在作怪: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这是贪;吝是我的别人碰都不能碰。

##南怀瑾#大师说:“不知布施及施果报,这个世界众生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布施,也不晓得布施的果报是什么,以为出了钱就有功德,以为帮助了人就应得回报,说什么有舍才有得,这种心态不是布施,这是作生意嘛!”

南怀瑾先生教人布施(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1)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布施呢?其实,南怀瑾大师认为: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而是多做以下2件“小事”。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01、多微笑;

小孩子很容易欢笑,而且笑容很单纯,因为他们的心灵没有被束缚,毫无顾忌,想笑就笑。但是成年人背负着沉着的生活压力,从冷静到冷漠,时常绷着个脸,装作成熟严肃的样子。一般人都很紧张,那是一副讨债的面孔,其实一笑就放松了,就好了,对自己对他人都好。

板着个脸的人,不能友善地对待周围,最没有布施之心,也会因为外表的尖酸刻薄而导致内心的酸苦。正如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所说:“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当今社会,很多人一脸苦相或怨相,感觉别人欠他钱一样,一天到晚心里在烦恼,脸上每一个细胞都绷紧了。一个人连布施微笑这么小的事情都做不到,还怎么苛求他有仁爱之心呢?

南怀瑾先生教人布施(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2)

​《菜根谭》中说:“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遇到表情阴沉、沉默寡言的人,千万不要对他推心置腹表露内心;遇到满脸怒气自以为是的人,在他面前就要小心提防不多说话。

这就是古人通过一个人的表情是否友好和善,大概判断此人内心是善是恶,继而决定交往与否。

反观,那些百岁的文学大家,哪个不是一脸慈祥、微笑、博爱,年龄越大越温醇。比如说,冰心、杨绛、巴金、启功、季羡林、周有光、南怀瑾等等。

笑一笑十年少,一笑解千愁,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笑容的成本最低,还可以微暖身边的人,聪明人都知道用微笑待人。正如南怀瑾大师:“修道先学笑,神仙别无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修道想成神仙,没有另外一个法子,只要一切烦恼痛苦都丢掉放开,永远高兴,这样才会修成神仙。

你看那个大肚子的弥勒佛,总是哈哈地笑,一脸春光,弥勒佛前面还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因此,南怀瑾大师建议大家,学佛先学弥勒佛,学佛先学笑,常微笑的人,心魔自退。

布施的关键是舍得,而对他人施以微笑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舍得,因为笑容可以温暖人心,冰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正如南怀瑾大师所说:“记住,微笑是大舍!今后为了自己的幸福,可千万不要愁眉苦脸。”

南怀瑾先生教人布施(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3)

​02、多尽举手之劳;

佛教中还有一种布施叫无畏布施,即:运用自己的内外财、知识智慧和言语等,在他人有急难、困苦的时候,抚慰人心,使人身心安稳,脱离恐惧。

其实,这种布施也不是舍财作福,而是救助世人,尽一点自己的举手之劳,就帮到了别人,温暖人心。比如说,你帮同事捎带一个快递,你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甚至可以是你在朋友圈帮朋友点个赞等等。

南怀瑾大师举例说:一个办事员,多花一分钟,多说两句好话,将来就可以子孙公侯万代。因为他做举手之劳的布施,便是积阴德,也会造福子孙后代。

南怀瑾先生教人布施(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4)

​人家来你办公室,求你帮忙办事,你多花点时间告诉他带身份证、带图章、带什么,免得人家三番两次跑,这就是布施!反之,你告诉别人承办人今天请假,明天不上班,害得人家徒劳往返,这就不是布施,而是造业!

南怀瑾大师说:“什么是布施?就是处处给人家方便,嘴巴上、手边上顺便帮人家一点忙,就是布施,也是供养啊!”

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同理心,能帮人就帮一把,多尽点举手之劳,既是助人,也是给自己积德,正可谓是“助人为乐”啊!

南怀瑾先生教人布施(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5)

​结语:

有的人认为捐款是真正的布施,其实不然,因为舍财捐款是被人知道的阳善。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他既然享受了美名,也就是代表他得到了福报,若是再过多奢求,就会为天地所忌。

因此首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说:“做了好事,其实是给自己积累的福报,应该感谢人家给你找个机会,同时要去尊重接受者的心情。”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报酬他,而且福报更大。所以说,我们要多积累阴德,努力去多做真正的布施!

什么是真正的布施呢?谨记南怀瑾的教诲,多做以上2件事就可以了——多微笑、多尽举手之劳,好福气也会不请自来!

说白了,这2种布施便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我有三宝之一的慈爱”,对待万事万物都仁慈博爱!朋友们,您愿意布施他人吗?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