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专题(这位风湿免疫学专家说)

杭州日报 记者 柯静 通讯员 阮芝芳/文 张之冰/摄

风湿免疫专题(这位风湿免疫学专家说)(1)

酷暑天,很多人都是怎么凉快怎么来,冷饮冰棍不离手,空调风扇全上马……凉快是凉快了,但很多病根就此埋下。王新昌主任说:“我和别人不太一样,夏天喜欢热着过。”

入伏慢跑防疰夏

“清早慢跑,真挺舒服的。”七月头伏开始,王新昌主任就开始慢跑,他说,“一是为了度夏,减少体内湿邪;其次,为了减重减脂。”

“夏天,很多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汗都不出,看似舒适,却困住了湿气。所以,有的人吹着空调一觉睡醒后,会感觉口干口苦、唇干舌燥、身体沉重,这都是湿气困在体内的表现。暑湿之气侵体,造成脾胃失调,整个人都蔫蔫的,就会疰夏。而体内湿气过多,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伤害人体免疫力。”在风湿免疫科,王新昌碰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

“这个夏天,我也开始尝试慢跑。”王新昌说,早上五点半,太阳升起,地表温度不高,他就起床洗漱,然后开始慢跑。“不用很快,大约跑15分钟,浑身毛孔都打开,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阳气上升,更好地驱除深入五脏六腑的湿气,疏通瘀滞的筋络,气血运行畅顺。”

“当然,现在三伏天跑步不能瞎跑,必须避开炎炎烈日,在绿化较好的公园里、在水边、在树荫下,在没有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跑步会身心愉悦,跑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立刻停止。运动适度,跑完后喝杯温水,洗个温水澡。”

早晚两粥佐小菜

跑完步,王新昌才开始吃早饭。采访当天,王新昌清早喝的是大米粥,还有一个鸡蛋,一节玉米。

“稀饭在我家出现的频次挺高的,早餐和晚餐都是稀饭,早餐的稀饭稀薄一些,晚餐的稀饭浓稠一些,大米粥和小米粥吃得最多,最普通的食材,其实最养人。”王新昌说,粥,在中医中,药食同源,比较好消化,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

王新昌认为,特别是晚上喝粥,可以帮助脏器进入休息状态,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早上,我们家结合干稀搭配的原则,早上喝薄粥,就要配点干粮玉米之类的时令蔬菜,这个季节的玉米最好吃。如果是略嫩一点的玉米,就隔水蒸;如果是微老一点的玉米,则是直接放在水里煮。但不管是哪类玉米,剥掉几层皮后,留下点皮,连皮带须一起蒸,煮出来的玉米会更香一些。”

如果到了秋季,则是山药、南瓜唱主角。“山药健脾胃,这个大家都知道,脾胃康泰,身体自然就好了。而且山药或蒸、或煮、或炒、或炖汤,花样蛮多,都可以穿插在早餐和晚餐里。”

佐粥的小菜也都应季,作为风湿免疫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王新昌不赞成食用反季节的蔬菜,家里也不点外卖。

“夏天瓜果最好,比如黄瓜,有除热、利水、解毒的功效,但我家吃黄瓜不是生吃,而是切丝后,略微炒一下,加一点盐,还是脆生生的,对身体更好。”

身为淳安人,王新昌如今的口味清淡,但乡土的记忆依旧没有忘记。“我家还挺喜欢家乡那种大泡皱皮辣椒,不太辣,青青的,切丝和肉丝一起炒,开胃下饭。在《纲目拾遗》中这样记载: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夏天雨水多、湿气重。所以吃点辣椒可以除湿气,维生素含量也丰富。”

参须生姜夏日好伴

在王新昌办公室,桌上放着一套茶具,玻璃杯里泡着绿茶,王新昌笑着说:“单位喝点绿茶,回家喝点参须茶,从伏天开始喝到三伏天结束,每次3-6克,不用多,热水泡开,喝到淡而无味。参须有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作用,我这样的阳虚体质,比较适合。”

在门诊中,王新昌经常会碰到诚心求教养生的病人,特别是夏天,免疫力较差的病人会感觉人体懒洋洋,没有精神,“我不赞成病人在夏天大补,毕竟脾胃虚弱,虚不受补,而针对体质,适当清补,还是很好的。”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是阳虚内热的体质,经常会有口苦虚汗的表现,这类人群,第一需要静心,夏天不要烦躁;第二,可以用鲜铁皮石斛或者西洋参泡水喝,冬瓜苦瓜适当吃一点,清火养津。”

在王新昌家里,夏天鲜有冷饮,孩子们外出吃了冷饮或者着凉流涕,总有一碗红糖姜茶在手。“夏季有寒邪,一是来自于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二是从饮食中而来,吃冷饮、冰镇水果等。这些寒邪,都容易导致颈椎病或湿气难除等问题。所以,夏季伏阴在内,暖食尤宜。夏天吃姜,老姜或者嫩姜,都有温胃散寒、增进食欲的作用,这也是夏天热着过的精髓所在了。”王新昌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