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1)

本文约3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2)

故事会

编者按:

教育从来不缺故事。这里是《中国教师》杂志的教师故事会,邀请您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关于教育,关于生活,关于家庭,关于成长。您是来,还是来,还是来呢?故事会投稿邮箱:heartedu_sx@163.com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3)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4)

向其坤,从事乡村教育工作28年,曾任乡镇初级中学校长,云南省首批中小学骨干教师,现供职于云南省云县第一完全中学。在工作中倡导并践行“教育场”,对乡村教育之学生培养——“优秀乡村少年”的评选作出过实践探索。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5)

一、在对特级教师的膜拜中挣扎

初为人师的模仿是非常给力的,特别是基本教育教学技术的习得,模仿的原型是我初中时候的班主任徐老师。徐老师治学很严,从纪律的管理到语文教学细节都一丝不苟。从第一节初中语文课开始,他就从汉语拼音方案入手,用了两周多的时间让我们系统规范地重学汉语拼音知识,对语法和修辞的严谨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很普通的用“美丽”一词造句,他升级成了:分别用“美丽”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各造一个句子,这下造句就不再那么简单了,因为没有抓耳挠腮的思考,句子是出不来的,出来了又要通过正确划分句子成分来检验是否相符。徐老师语文教育的主导形式是抓背诵: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一律督查背诵,名家名篇的现代文一律背诵,他觉得很有借鉴意义的现代文也添加为背诵……他认为经典背诵的积累能促使语文素养得以潜移默化地形成。确实,那时我们的语文底子比其他班级同学垫厚、垫实了不少,徐老师“纪律为首,严谨治教”的威严形象也逐渐在我们心中塑成。那一届(1986年)的毕业生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远高于其他班,也就在这一年,我考上了师范学校,无疑,除了我的勤奋外,这是徐老师的育人成功所致。

三年后,我捧着“像徐老师一样严谨治学”的理想走上讲台,从班级管理开始,一切都以“严”为首展开工作:卫生不干净重来,纪律要求达不到规范则施以小惩戒,作业不认真通过反复练习矫正…..对徐老师的模仿在工作中尝到了很大的甜头——成绩总是领先,以至于年轻气盛的我形成了“原来教育教学如此简单”的错误判断。

1997年,基层教育工作一直非常出色的徐老师调到了县一中。凭着对语文教学的精深思考和实践研究,他的近百篇语文教育文章陆续登上省级以上报刊杂志。2006年,徐老师被光荣地评上了特级教师。而我在那段时间里,却深陷困惑:机械重复让我开始厌倦狭隘的“成功”意义,再好的“分数”也无法吊起我的兴奋和激情,我品尝不到深入教育脊髓的那种快感、成就感,我觉得在真教育面前,自己一直是个门外汉!毫无自主创新的模仿,除了在技术层面显示略微功用外,我触摸到的是模仿本身的冰冷和麻木,难道教育教学只是技术的娴熟么?我模仿的东西的“所有权”永远归属于徐老师,只有徐老师才能体会得到那里的玄妙之音,我的原声在哪里呢?没有!我所做的都只是鹦鹉学舌!

必须终止模仿!一场伤筋动骨的“归零”,对我来说是生命内在的一场革命。

我开始了新的尝试:融入到学生里面去,与他们一同打篮球、打羽毛球;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也讲述自己淘气的少年故事;周末长途跋涉和他们一起走入家中,与家长谈天说地;在工作中利用“师生之桥”信件建立师生的诚信与互助,针对每个同学在信件中提出的迷惑进行 “秘密谈话”,确保学生隐私,谈话内容不向任何人公开;发现家庭较困难的向当地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帮助…..我发现学生和我之间发生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学生对我的信任程度远高于对班主任的信任,于是我站在讲台上举手投足的方式变了,我们的课堂也有了开怀的笑声。

开怀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6)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7)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8)

除此之外,我从海量的教育阅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视频讲座和课堂实录中找到了精神和智力的支持。从卢梭的《爱弥儿》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老子的《道德经》等等,我觉得它们为我展示的除了教育教学的艺术技巧外,是真为人师的必备视野,既是知识贮备也是学识担当。当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家”言说者,顾明远、朱永新、于漪、李希贵、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名家名师,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的大脑头皮:没有自主思想的教育难以通向远方。

在教学“磁场”时,受“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的启发与联想,我悟出教育者周围的“场”——教育场,即教育者周围存在的体现教育者个性、气质、品格修养、知识涵养的、能积极向上、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甚至是心灵呼唤的宽松而和谐的氛围。教育者提升自己的教育场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增加知识结构的广博程度,二是个人品格的积极修炼与提升,三是艺术的教育手段使用。我将这一构思写成文章《教育场,教育者不懈追求的境界》,将其投向《中国教师》杂志,并在2008年第15期得以刊发。此后,我在阅读、思考、实践之后的数篇探索性文章分别在《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教师月刊》《教师博览》《春城晚报》《临沧日报》等陆续刊发,从教育生活的热忱开始,我渐渐向外界发出信息:我能尝试着说自己的话了。

在偏远乡村学校工作28年之后,我与徐老师相遇在云县一中,成为同事,“没有学识的提升,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这是学校展示的徐老师的一句座右铭。每当与徐老师相遇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初中毕业时他在笔记本上给我留写的那句话:“只有不停地追求和奋斗,生命才有意义!”

二、教育事业,是永远的天涯路

真正走上教育这条路,懂得真教育的审视视觉和维度,既需要在轰轰烈烈的分数、名校的狂热中保持警醒,又需要喂养好对真教育的那份痴迷与“贪婪”,不寄希望于金钱、名利、地位!担任中学校长的时候,我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看得尤为重要,曾不止一次地在教师会发话:“如果多年之后,仍然没有把你们青年教师带上合格的专业路,那是我身为校长的最大耻辱!”

我越来越清晰心中的一件人生大事是,渴望那么一个时刻,我的学生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有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这并不是说我推崇精英主义,而是希望在普遍提高大众基本素质的底座上,看到一个旗帜性的塔尖招牌,一句话以言之:不枉为一生教育!这可以说是我长久以来的工作动力。据此我就不会老是盯着学生的分数不放,我有自己的评价取舍。我把这种想法告诉给学生:“或许有你们的学姐学哥已经从我面前走过,或许就是正在走过的你们,或许这样的潜质学生还未出现,我都愿意穷尽生命以守望,哪怕我已经很老很老,甚至早已化为一丛草一棵树,这种渴望不会改变!”学生们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灵光。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9)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10)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11)

在继“师生之桥”“优秀乡村少年评选”等活动的实践探索之后,我接着开展了“东岳秘话”(东岳是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教育探究活动,暑假前把撰写的前四期“秘话”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阅读共讨论。“东岳秘话”是由我撰写的以少年成长、学业水平、教育教学等为话题的系列文本阅读,从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视角认识、交流当下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旨在让家长明白、让学生明白健康的教育和成长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业不是教育和成长的全部,更不能把学业窄化为重点学校、名牌大学的入场券,生命及其觉醒才是教育和成长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东岳秘话”之“秘”在于在审慎的前提下,在人文教育中,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基于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扩大取材的面,注入儒道释等健康教育因素。

每期谈论的话题重点不同,例如,上一期主要是围绕乡村及乡村生活的八月魅力、乡村少年的暑假生活对成长的作用撰写的,希望少年把成长与乡土、乡村联系起来,因为中国人是讲“根”和“脉”的民族。每期“秘话”的撰写力求能吊起学生的胃口,这里暗含一个“小阴谋”,通过“秘话”向学生打开阅读的魅力,以此引导学生迷上阅读这种通灵自得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一个精卫填海式的目标就是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树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

不论与怎样的浑水“同流共舞”,贴身的囊中一定得藏有一杯清泉让学生喝到,这才是教育的美好。

故事会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会向其坤贴身囊中一杯泉)(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