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

60%的水域面积、80%的太湖峰峦、184公里的太湖岸线,“独占”太湖最美生态的吴中可谓是苏州的“颜值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吴中区坚决扛起“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的使命担当,每年将可用财力的10%左右用于太湖保护,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位列全国市辖区GEP百强区首位。吴中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化创新第一动力,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8亿元,排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位。

日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喜迎二十大 行走太湖看吴中”主题融媒采风行动探访,感受吴中大地高质量创新发展带来的成果。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1)

坚持产业强区、创新引领 打造智造高地

走进全球线缆和线缆解决方案专家耐克森苏州生产基地,一批应用在工控领域的线缆正在通过自动化动态测试实验室进行检测。“目前我们的产品最高可承受500—1000万次扭转,强度和抗疲劳程度居于全球行业前列……”相关负责人介绍。而在不远处的追觅科技,突破了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和精密制造三大领域技术研发的高速马达可达到20万转每分钟,全球领先。

目前,吴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链配套渐趋完备,通过引进和培育,已形成以汇川技术、科沃斯机器人、绿的谐波、东山精密、赛腾精密、安洁科技等上市企业为引领、覆盖集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本体制造等关键环节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1年以来,吴中区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宁德时代、埃诺威AFC项目、科瑞集团总部、新加坡PBA集团中国区总部签约落户,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产业带动能力的高端机器人产业集群已然崛起。

目前,吴中引育集聚机器人产业领域区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超300人次,覆盖上市企业4家,苏州市独家兽培育入库企业4家,苏州市瞪羚计划入库企业2家,创新研发能力提升、高端科技人才汇聚,为吴中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了澎拜动能。

经过多年的培育壮大,吴中区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已经集聚了300多家规上企业,今年的产业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打造数字经济创新港 推动新城加速崛起

为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吴中区探索“5G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进国家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超级节点骨干节点建设。

吴中提级重塑规划,制定了《吴中太湖新城·数字经济创新港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重点建设18个弹性科创载体,打造高品质科创社区、科创街区,形成多个2.5产业园、先进智造园,做强官渡口创新引擎。目前,科沃斯机器人、汇川技术、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等行业佼佼者在这里落地生根,赛迪研究院苏州分院开园运行,辐射长三角。嘉盛、东山精密等总部项目助力城市能级提升,还有一大批高端项目纷至沓来,推动新城加速崛起。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2)

作为“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的交汇点,吴中太湖新城聚焦“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承载区、代表苏州标识的城市高端功能区”目标,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全力打造吴中太湖新城·数字经济创新港。创新港聚焦数字产业,重点发展工控系统、工业互联网、数字安全、在线新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数字孪生、空天信息、元宇审三大未来产业。

在吴中区“产业强区、创新引领”战略布局下,创新港保持产业兴城战略不动摇,目前已建成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逸林广场、苏旺商务中心、苏州湾数字街区、尚金湾总部经济园、第一工园等产业载体;中信泰富新经济科创总部湾、金融街融悦中心、天鹅港商务中心、苏州品汇左岸商务广场、苏州湾畔商务中心等也将陆续建成使用。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黄金周,吴中文旅行业“稳”字当头,据综合统计,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33.26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1087.94万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21年同期的94.63%和97.18%。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3)

横泾街道近年来通过打造林渡暖村、诗酒田园等项目,让“太湖原乡”的面貌越来越有韵味,吸引一批“新村民”入村,推出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4)

记者走进位于横泾街道东林渡的诗酒田园,这里重点挖掘“横泾糟烧”和“旧木古建”两大村庄文化元素,以诗酒田园文化馆为核心,复原米烧洒和古建保护交易产业链,融传统文化和现代乡村为一体,植入乡村瑜伽、精酿映酒、古琴制作等新式体验项目。在乡村生活场景和内容整合提炼的基础上,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和需求,打造开放式的游学生态体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游学产品,从而将传统观光提升为体验游、文化游。目前,诗酒田园文化馆已经成为上海交大、苏州大学等高校的课外教学及游学基地。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5)

沿着环太湖1号公路来到位于光福镇的“舶来”咖啡馆打卡,这个被誉为苏州“圣托里尼”的网红咖啡馆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平时每天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一座难求。“十年前这里不通车,几乎无人问津。这几年随着乡村振兴,发展得越来越好,村里人气越来越旺。”“舶来”咖啡馆创始人金瑜说道。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6)

这个土生土长的光福太湖渔港村姑娘不忘初心、坚持梦想,在太湖边创办精品民宿、网红咖啡馆,从一而终地坚守在家乡,尽光福“女儿”的本分和责任,她不仅让乡村“美丽资源”转化成“美丽经济”,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论,也带动了家乡太湖边“网红”店的“百花齐放”,成为太湖边一抹亮丽的风景线,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光福渔村孩子用实际行动为渔民“上岸再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向。“希望更多年轻人运用并保护好这得天独厚的太湖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7)

党建引领“三治融合” 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

驱车来到位于临湖镇南侧的牛桥村,这里毗邻太湖,环境优美。村口,五只可爱的卡通牛造型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有五个很萌的名字:巍巍、仁仁、明明、福福、吴吴,合在一起就是“为人民服务”。

近年来,牛桥村党委创新提出了“五牛精神”,即“实干老黄牛、奉献孺子牛、创新拓荒牛、廉洁清风牛、和谐幸福牛”,并将其融入党建文化,对应实干、奉献、创新、廉政、和谐精神,以此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8)

牛桥村从“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出发,通过网格党支部创建“老黄牛”“牛桥五匠”等乡村特色服务志愿队,立足群众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巧用“人居环境八件套”,善用“为民服务八小件”,快速解决村民微修微补问题。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9)

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牛桥村根据实际治理需求,巧用“积分制”管理模式,探索和完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因地制宜推动居住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长效工作机制,以“巧劲”破题,全力打造牛桥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苏州相城区和吴中区最近发展(苏州吴中区擘画)(10)

苏州市吴中区委书记丁立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吴中区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苏州“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在吴中交汇叠加的重大机遇,纵深推进“1 9”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产业强区 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践行“两山”理论的吴中样板,加快绘就“天堂苏州 最美吴中”现实图景,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和排头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李海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