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

在读者朋友们阅读文章之前,小编在此申明:印度政府对外公布的阿鲁那恰尔邦不在本文叙述范畴内,因为该邦是“伪邦”,是印度非法占领的我国领土,故下文中将不会提及此伪邦!由于印度的民族多样性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因而印度也是世界上地方分离主义比较大的国家,根据印度各邦的实际情况,现将印度各邦归类为核心邦、经济邦、旧马德拉斯邦、冲突邦、复杂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印度的核心邦,也就是印度的主体邦

红色线内的邦基本是印度的主体邦,当地居民以印度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为主,其主流语言为印地语。这些邦包括: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首都新德里以及首都周边的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印度的邦级行政区划类似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

北方邦不言而喻,自然是位于印度北方的邦,该邦内人口特别多,是印度人口最多的一个邦,当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北方邦的邦域面积在印度排名第四,面积相当于三个葡萄牙的面积。北方邦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因为邦内人口多的缘故,邦内人均收入不高,邦内居民并不富裕,再加上印度国内贫富差距严重,甚至可以说邦内穷人很多。 北方邦是印度圣河恒河的流经地区,在印度宗教文化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印度教的圣地遍布整个北方邦。该邦居民主要以印度斯坦族为主,邦内多数人信仰印度教,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综合来说:北方邦在印度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属于印度的核心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

中央邦不言而喻,自然是位于印度中心地带的邦,该邦的邦域面积为30.81万平方公里,与北方邦相邻,在印度排名第一,是印度最大的一个邦,邦内拥有丰富的印度教历史文化遗产。该邦绝大多数人口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再加上印度国内贫富差距严重,甚至可以说邦内穷人很多,居民穷富情况跟北方邦大体相同。该邦居民主要以印度斯坦族为主,邦内多数人信仰印度教,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中央邦的情况跟北方邦类似属于印度的主体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4)

比哈尔邦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西边与北方邦和中央邦相邻,是印度圣河恒河的流经地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菩提伽耶就坐落在该邦,是传说中佛教的起源地,并且印度教早期的很多神话传说也与比哈尔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邦跟北方邦和中央邦一样,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邦内贫富差距严重。该邦居民也是主要以印度斯坦族为主,属于印度的主体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5)

哈里亚纳邦是印度一个面积较小的邦,位于印度印度西北部,靠近印度首都新德里,该邦自古以来就很富庶,是印度商品粮基地之一。该邦居民主要以印度斯坦族为主,邦内多数人信仰印度教,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属于印度的主体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6)

贾坎德邦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该邦居民主要讲印地语。贾坎德邦以前是比哈尔邦的一部分,2000年从比哈尔邦分离出来建立新邦,是位于印度中心地带的邦,邦内多数人信仰印度教。贾坎德邦虽然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却并不富裕,跟比哈尔邦类似,是印度发展较慢的邦之一。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7)

拉贾斯坦邦是印度西部的一个邦,西边与巴基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央邦相邻,邦域面积为34万多平方公里,是印度邦域面积最大的一个邦,该邦居民主要以印度斯坦族为主,当地居民多数人信仰印度教,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主要讲印地语和拉贾斯坦语。该邦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好,是印度发展较慢的邦之一,属于印度的主体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8)

经济邦自然就是经济好的邦

黑色线内的邦基本是印度的经济邦,当地居民以大部分非印度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当地主流语言也不是印地语,但这些地方经济发达,都靠近海边,并且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远高于印度的平均水平。这些邦包括: 马哈拉施特拉邦、喀拉拉邦、古吉拉特邦、果阿邦、卡纳塔克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9)

马哈拉施特拉邦位于印度西部,西临阿拉伯海,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印度比较大的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内有孟买、浦那等大型城市,是全印度最能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的邦,其出口总额达到印度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印度经济最好的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主要居民是马哈拉施特拉人,主要讲马拉地语,文化方面也与北方的恒河流域文化存在差异。虽然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民族、语言、文化和上文提到的印度核心邦存在较大差异,但因为马哈拉施特拉邦是印度的“长三角”地区,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远远优于印度的平均水平。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0)

喀拉拉邦是印度相对较小的一个邦,邦域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但却是印度人口最稠密的一个邦,该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东边跟泰米尔纳德邦相邻,西边靠近阿拉伯海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该邦四季如春,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邦,并且渔业发达,捕鱼量居印度首位,并且该邦的农产品加工业、造船业、石油加工业等也较发达,是印度经济比较好的一个邦。喀拉拉邦居民主要是马拉雅里人,地方语言是马拉雅拉姆语(从泰米尔语分化出来的一种语言)。该邦大部分人是印度教徒,大约21%的是穆斯林,大约21%的是基督教徒。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1)

古吉拉特邦位于印度最西部的一个邦,西边靠着阿拉伯海,南边与马哈拉施特拉邦相邻,拥有长达约1600公里的海岸线,是圣雄甘地的故乡。古吉拉特邦人口由很多个不同的种族群体和部落组成,当地居民多数人信仰印度教,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该邦经济实力在印度各邦里算较强的,排名在第四位左右。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2)

果阿邦西临阿拉伯海,是印度邦域面积最小的一个邦,邦域面积只有3702平方公里,并且人口也是印度排名倒数第三的邦,但该邦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以海滩而闻名,旅游业是其主要产业,是印度最富庶的邦。该邦65%的人信仰印度教,30%的人信仰天主教,少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该邦居民主要讲孔卡尼语和马拉地语。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3)

卡纳塔克邦西临阿拉伯海,是印度邦域面积相对较大的一个邦,邦域面积19.2万平方公里,也是印度人口比较多的邦之一。该邦地理条件优越,并且是印度的资讯工业重地和信息科技的中心,被称为“印度硅谷”,经济条件自然很好。该邦居民主要讲埃纳德语,信仰印度教的人最多。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4)

奥里萨邦东临孟加拉湾,是位于印度东部的一个邦,邦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经济相对较好。奥里萨邦居民主要讲奥里雅语和英语,该邦被誉为纯粹的印度教之乡,邦94.35%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5)

西孟加拉邦原来属于英属印度,在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根据宗教信仰将西孟加拉地区划归印度,即今天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东孟加拉地区划归巴基斯坦,即后来的东巴基斯坦,之后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改名为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东边和孟加拉国相邻,南边是孟加拉湾,邦域面积8.87万平方公里,西孟加拉邦主要是孟加拉人,主要语言是孟加拉语,信仰印度教。西孟加拉邦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和黄麻,西孟加拉邦还是印度工业最发达的邦之一,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其首府加尔各答为印度第三大城市。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6)

旧马德拉斯邦是印度以前一个邦的名称,现在指一个地区

白色线内的邦基本是旧马德拉斯邦,这些邦的邦域以前都属于马德拉斯邦,后来因为强悍的泰卢固人,使得马德拉斯邦分成若干帮,这些邦的居民主要以泰卢固人和泰米尔人为主,主要讲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并且该类邦地方主要政治势力非常强势,经济也不错,主要集中在印度的东南部。这些邦包括: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特伦甘纳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7)

安得拉邦位于孟加拉湾西岸,邦域面积为为27.5万平方公里,是印度国内较大的一个邦,也是印度海岸线最长的一个邦,该邦是印度第一个按语言划分出来的邦。安得拉邦人口相对较少,但邦内农业发达,盛产水稻,畜牧业和捕鱼业也相对较发达,并且该邦内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是印度经济条件相对好的邦。安得拉邦居民主要是泰卢固族,使用泰卢固语,泰卢固族对本民族的认知度非常高。1953年10月,在泰卢固族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印度政府将原来马德拉斯邦北部的泰卢固族聚居区(也就是讲泰卢固语的地区)分出并设立为一个新的邦,取名为安得拉邦(“安得拉”是 “泰卢固”的同义语)。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8)

1982年,安得拉邦地方性政党“泰卢固之乡”成立,并于次年成为安得拉邦的执政党,1982年在安得拉邦议会选举中被印度国民大会党击败,1994年在安得拉邦议会选举中重新获胜上台执政,在1999年大选成为印度最大的地方政党,是目前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泰卢固之乡于2018年带头对莫迪(印度人民党)及其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发起不信任动议,这是自莫迪上台后迎来的首个不信任动议,再加上泰卢固之乡将安得拉邦治理的越来越好,在安得拉邦声望非常之高,因此泰卢固之乡被新德里执政党视为敢于挑战中央政府的竞争对手,遭到印度中央政府的时刻警惕。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19)

泰米尔纳德邦以前是马德拉斯邦的一部分,1953年10月印度政府在在泰卢固族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按照语言不同将马德拉斯邦北部的泰卢固族聚居区划分出去建立安得拉邦,马德拉斯省改名为泰米尔纳德邦。泰米尔纳德邦南接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隔保克海峡和马纳尔湾与斯里兰卡相望,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位置非常优越,经济条件自然也很不错,农业和制造业都很发达,是印度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邦。泰米尔纳德邦居民主要是泰米尔族,地方语言是泰米尔语。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0)

1935年英国议会制定《印度政府法案》,该法案的突出特点是实行各省自治,此时印度还未独立。1937年印度国民大会党、全印穆斯林联盟在完全反对《印度政府法案》的前提下,参加了选举。根据选举结果,印度国大党在孟买省、马德拉斯省、联合省、比哈尔省、中央省、奥里萨省、西北边省七个省单独组成政府实行省自治,这些省为英属印度划立的省级行政单位,跟如今的印度省(邦)级行政单位区域有所不同。1938年,印度国大党在马德拉斯省强制推行印地语,结果引发泰米尔人的不满,促使泰米尔人有了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来保护泰米尔文化及语言的想法,打算效仿印度穆斯林建国运动也建立一个“德拉维达斯坦”国,但最终未成功。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1)

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继续在泰米尔人地区强制推行印地语,结果引发上世纪60年代泰米尔人的反抗,印度政府对和平抗议的泰米尔人进行暴力镇压,造成数百人死亡。此后,泰米尔人分离运动陷入低潮。尽管如此,以建立“泰米尔纳德共和国”为目标的泰米尔人组织一直存在,并且还与斯里兰卡的泰米尔分离主义存在联系。印度政府一直试图在泰米尔纳德邦强行普及印地语,然而总是遭到激烈反对,目前泰米尔语依然是本邦的绝对的强势语言。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2)

特伦甘纳邦又被称为特伦甘地邦,邦域面积11.48万平方公里,居民以泰卢固人为主,主要讲泰卢固语和印地语。特伦甘地邦原属安得拉邦,主要民族为泰卢固族,自印度独立以后,泰卢固人便不断发起运动要求分治,印度政府迫于压力于2009年12月10日将原属安得拉邦的特仑甘纳地区分离出来成立特仑甘纳邦。特仑甘纳邦的首府海得拉巴目前是印度新兴的经济中心,发展势头较好,特伦甘纳邦也是印度经济相对较好的一个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3)

冲突邦不言而喻就是冲突非常厉害的邦

线内的邦基本是印度的冲突邦,当地的宗教冲突最为严重,并且经常会爆发小规模战斗,这类帮主要包括旁遮普邦和克什米尔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4)

印度旁遮普邦是印度西北部的一个邦,邦域面积面积5.04万平方公里,西边与巴基斯坦相邻,是印度锡克教的诞生地,也是印度宗教导致暴力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为在巴基斯坦也有旁遮普省,故在印度印度旁遮普邦前加印度以示区别。印度旁遮普邦的主要人口是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该族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63%,该族在印度属于少数民族,仅占印度总人口的2.3%,旁遮普人主要讲旁遮普语。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旁遮普人多信伊斯兰教,而在印度境内的旁遮普人则主要信仰锡克教,少数信仰印度教,当然也有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但非常少。如今,人们习惯是将印度旁遮普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称为锡克人。印度旁遮普邦绝大部分地区是是平原,当地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小型工业为主,由于地理优势再加上锡克人的勤劳习惯,使得当地经济条件不算差。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5)

旁遮普语属于印欧语系当地印度语族,语言文化与印度主流印地语并无太大区别,但由于宗教冲突严重,暴力冲突不断。旁遮普本是英属印度的重要核心区域,但由于1947年的印巴分治,旁遮普被一分为二(印度旁遮普邦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前,旁遮普邦的印度教徒、穆斯林、锡克教徒等并无明显东西分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后,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宗教冲突逐渐激烈,并且开始对方进行疯狂的大屠杀,为了保命,大批印度一侧穆斯林逃至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一侧的印度教徒则逃至印度国境内。此次冲突使得旁遮普地区形成西穆斯林、东印度教徒的分布局势,而印度 “圣雄”甘地也因为在这场冲突中反对大屠杀而被印度教激进分子刺杀。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6)

尽管和泰米尔、泰卢固地区比,旁遮普的语言文化和印度主流并无太大区别,但由于宗教冲突,70-80年代旁遮普的分离主义以震撼世人的暴力方式展开,并导致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大屠杀和政治强人英迪拉•甘地的死亡。进而引发了长期大规模的骚乱和难民潮。印度独立后,印度旁遮普邦的锡克人在旁遮普邦中占据着多数席位,不断向印度中央政府诉求争取更大的自主权益。上世纪70年代末,印度锡克教组织激进派的领袖宾德兰瓦勒大量招募信仰锡克教的年轻人,以建立一个由锡克教人统治的国家(或组织)为宗旨,并不断制造与印度教徒的冲突事件。1984年,宾德兰瓦勒率领锡克教激进派武装组织。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7)

以印度锡克教的神庙——阿姆利则金庙为总指挥部开始武装对抗中央政府。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国大党)为了在印度大选前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于当年6月3日下令印度军队武力进攻阿姆利则金庙,在对抗中宾德兰瓦勒被印军打死。这起武装冲突事件造成646人死亡,4712人被拘捕,并且绝大多数人均以锡克人为主。这起武装冲突事件被锡克教人认为是印度中央政府对锡克教圣地的亵渎以及对锡克人的报复性屠杀,4个多月后,即10月31日,英迪拉被她的两个锡克教警卫开枪刺杀身亡,随后印度全国掀起了反锡克教徒的暴动,随后发展为屠杀,据统计仅在印度首都至少有3000名锡克人被杀害。作为对印度政府的报复,锡克教激进派开始对印度进行恐怖袭击,最著名的便是1985年6月23日的印航182航班炸弹袭击,锡克教暴乱的不良后果直到今日依然存在,但现在时刻被印度教势力及中央政府警惕着。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8)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东面靠近中国的新疆和西藏,如今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争议区,克什米尔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核心,因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区域,所以经济也好不到哪里去。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分治的历史遗留问题,根据英属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印巴分治的出的“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由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王公自己决定。而当时,克什米尔地区穆斯林人口占77%,他们要求加入巴基斯坦,查谟-克什米尔土邦是印度教徒,倾向于加入印度。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在克什米尔地区一共发生三次大规模武装冲突,至今小规模的冲突仍未停止。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29)

如今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几乎都是穆斯林,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占当地总人口的70%。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分裂势力主要是有着分离倾向的穆斯林势力,并且他们背后往往有巴基斯坦的支持。 总的来说,尽管印控克什米尔的分裂势力有当地群众基础,有邻国巴基斯坦的支持,但时刻处于印度中央政府的高度警惕下。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0)

复杂帮就是非常穷、非常乱的邦

红线内的邦基本是复杂邦,也就是所谓的印度东北六省,这些邦最显著的特点是:山地雨林、民族多关系杂、资源富地方穷、国家概念弱并且分离运动持续不断,东北六邦包括:阿萨姆邦、那加兰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1)

阿萨姆邦是印度东北部的一个山区邦,跟中国西藏、缅甸和孟加拉国相邻,该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其漫山遍野的茶树更是闻名于全世界,尤其是阿萨姆红茶。阿萨姆是傣族的别称,这里曾是傣族建立的阿豪姆王国管辖地,后来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中被英国占领并入英属印度,印度独立后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在巴基斯坦分裂(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前,印度政府一直向阿萨姆邦移民孟加拉人(穆斯林),数量多达数百万人,移民问题造成了激烈的种族冲突和宗教冲突,当地土著居民与穆斯林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经常性的暴力冲突也成为该邦经济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该邦是印度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2)

梅加拉亚邦是印度邦域面积比较小的一个山区邦,邦域面积 2.2 万多平方公里,以前是阿萨姆邦的一部分,上世纪70年代初被从阿萨姆邦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邦。梅加拉亚邦主要民族为讲噶罗语(汉藏语系下藏缅语族)的噶罗族和讲卡西语(属南亚语系)的卡西族,这里依然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传统,该地区不是印度主体民族历史上长期控制的核心领土,而且经济状况相对比较非常差。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3)

那加兰邦是比梅加拉亚邦更小的一个山区邦,邦域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以前也是阿萨姆邦的一部分,上世纪60年代被从阿萨姆邦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邦。那加兰邦一共有16个主要民族及其它一些小民族居住在此,他们拥有各自的语言、习俗和传统,不少地方至今仍保存着原始部落时代的生活方式。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4)

米佐拉姆邦是跟梅加拉亚邦差不多大的一个邦,邦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以前也是阿萨姆邦的一部分,上世纪70年代被从阿萨姆邦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邦。这里的主流民族是米佐族,讲米佐语,这里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基督徒占全邦人口总数的85%),是整个印度唯一一个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邦。这里也是地方少数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最活跃的地区,动乱频频。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5)

特里普拉邦是比那加兰邦更小的一个山区邦,邦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该邦东面跟米佐拉姆邦相邻,北面、西面、南面被孟加拉国所环绕。该邦的主要人口是迁移而来的孟加拉人,使用孟加拉语,占该邦人口的绝大多数。特里普拉邦自并入印度以来局势长期动荡,移民问题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该邦是印度建国后唯一一个移民数量超过当地土著居民的邦,跨国界涌入的孟加拉移民与当地原住部落民在自然资源、公共权力等领域存在激烈的竞争和冲突。为了维护切身利益,原住部落民成立了多支地下武装,这里也是地方少数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最活跃的地区,动乱频频。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6)

曼尼普尔邦是跟梅加拉亚邦差不多大的一个邦,邦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以前也是阿萨姆邦的一部分,上世纪70年代被从阿萨姆邦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邦。曼尼普尔邦主体民族为梅泰人,主要居住在因帕尔平原,梅泰人根据宗教信仰不同,可划分为非穆斯林梅泰人(梅泰人)和穆斯林梅泰人(潘高人)两大部分,其中非穆斯林梅泰人相对较多。曼尼普尔邦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区,由该邦少数民族居住。该邦自印度独立以来,民族分离运动、反政府武装活动持续不断,至今未绝,是印度最动荡不安、各种暴力活动和恐怖活动最多的地区之一,时至今日,印度政府仍然对曼尼普尔邦保持着军事高压态势。

印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一文读懂印度的核心邦)(3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