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

作者 | 柳成枝 编辑 | 范志辉

如果说2018年是偶像选秀元年,那么2019年则是选秀偶像走向市场接受检验的一年。在这一两年中,有几百个男孩女孩在超级网综的助力下,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眼光,但其中的大多数,也在短短数月间褪去荣耀,归于沉寂。在艺人迭代加速的时代,如果没有作品的支撑,再大的流量也只是流星,闪耀过,却也只能快速坠落。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1)

在这些出道的男孩女孩中,马伯骞以一张颇有想法的EP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继先行曲《Fashion God》9月6日上线后,。9月16日零点,马伯骞的最新EP《Untitled》也正式上架,这位创作能力不俗、舞台表现力燃炸的潮流ICON,带着他的新作品等着大众的检阅。

无法命名的明日之子

2017年,马伯骞以《明日之子》全国总决赛亚军的身份正式出道。1300万人气,15首作品,在那个夏天,当时只有21岁的少年留下了多个真诚炙热的舞台。

声乐指导老师Uku曾这样评价他:“马伯骞的嗓音具有天然的优势,厚重而低沉,不仅歌词具有自己的想法与强烈的个人态度,而且台风稳健,舞台感染力强,吐字清楚,这对于一个Rap选手来说尤为珍贵。”

作为一个Rapper,无论是《I'm Not The Coming One》公开Diss节目组和虚拟选手荷兹,还是《从心》中“退一步海阔天空,我退了你咋还没动”霸气回应各方质疑,马伯骞一直恪守“Keep Real”的信条,做最Real的自己。

而在全新EP《Untitled》里,收录了《Fashion God》《小丑的眼泪》《马说》3首歌,既体现流量马伯骞的对于音乐和艺术的鲜明态度,也向世界展现了最真实的马伯骞。EP名为“Untitled”(未命名),看似随意,实则以旁观者的视角勾勒出时下年轻人生活中的时尚、言谈、情绪以及点点滴滴,蕴含了对人生的细腻观察和先锋态度。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2)

先行曲《Fashion God》的歌词直接而不做作,“懒得炫耀/选择低调/保持环保”三句表明了马伯骞乃至于时下年轻人对待时尚的前卫想法,比起各式名牌的穿搭,穿出个性、穿出自我更符合现今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编曲来说,《Fashion God》结合了时尚和Hip Hop元素,并请来了Drake的御用写手Quentin Miller编曲兼制作,歌中反复出现的Hook“想怎样”显得非常抓耳。

而主打曲《小丑的眼泪》,则是整张EP中最让人走心的曲目。歌词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通过对小丑叔叔的记忆,以深沉的口吻带出了隐藏在光鲜亮丽外表下的孤独与阴暗面。在清晰的咬字下,整首歌的主歌与副歌仿佛角色功能互换,大量的主歌歌词就像是娓娓道来的电影场景,而简单的编曲和叙事既能让人感受到张宇《蛋佬的棉袄》的苍凉,也有几分宋岳庭《Life’s Struggle》的揪心意味。

在歌曲《马说》中,中文歌名以韩愈的古文名篇《马说》入题,歌词如“说人话的注定人间蒸发/建立人设再立flag也注定崩塌”显得犀利而直接,其中的反差颇有玩味的空间。Hook部分反复唱出的“能不能行说句人话”,也是歌者对自我、生活的诘问,同样也是极好的记忆点。编曲部分,《马说》则更偏向于Hard Distortion Trap,燃炸的编曲搭配快嘴说唱,突出了歌曲批判意味的人文主题。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3)

值得一提的是,从词曲、编曲到制作,《Untitled》几乎是在海外完成的,而马伯骞也几乎全程参与了这张全新EP的制作过程,足见他对于音乐上的用心和努力。

回顾马伯骞的音乐作品,从《肉夹馍来了》到《So What》,虽然几乎是以说唱为主,但歌曲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Trap、Jazz、Neo-Soul等诸多音乐元素,在音乐的想法也不拘于一格。《肉夹馍来了》歌名中的陕西肉夹馍,《Going Down This Road》歌词的正能量,《So What》中的电影感和空间感,《Domination》中的蓝调和爵士元素,主题、编曲上的多变也彰显了马伯骞音乐想法上的天马行空。而在歌曲中时不时出现打嗝声、弹舌音等技巧,也能让听众感受到他沉浸于音乐氛围中的真情流露。

在马伯骞身上,新生代音乐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当下音乐市场鼓励自我表达、强调自主创作的氛围巧妙地契合在了一起,这点尤为不易。

新生代音乐人的表达张力

1996年,马伯骞出生于美国纽约,从小就顶着高知家庭背景的光环。因了父母的影响,他从小涉猎过有关音乐、时尚、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普通话和陕西方言。

不过,长大后的马伯骞并没有选择家里高起点的职业规划之路,而是遵从内心的热爱和表达自我的坚持,毅然决然地选择做音乐、做一个Rapper、做一个家族的“叛逆者”。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叛逆者”环绕在自我意志之下并没有太多的愤世嫉俗之气,也没有多少张扬桀骜之姿,“零差评”地走到了现在。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4)

从大环境看,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国内偶像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业内的反思。在市场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产业的繁荣很多时候都被裹挟到粉丝经济的狂热逐利和投机漩涡中,但当市场激情被消耗,选秀偶像同质化、粉丝黏度不可控、市场喜好分化等不确定因素开始浮出水面。换句话说,就目前的市场运作而言,国内偶像文化的土壤可能仍不太成熟。

在这段市场反思期中,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回归到“产品”的概念。近期,龙丹妮在36氪的采访中提到,“她将自己现在的工作定义为——做艺人也好,节目也好,音乐也好,她做的都是产品,她是一个产品经理。”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5)

而马伯骞则直接将自己界定为一个“品牌”“作品”。“我其实曾经也说过,马伯骞是一个品牌,我只是为了这个品牌服务的人。我个人的品牌代表着中国年轻人的当代艺术和潮流文化,同时融合西方的文化。这两种文化艺术在一起碰撞会发生有趣的火花,我可能是这样一个载体。”谈及时尚ICON Blondey McCoy时,他说道,“他有多重身份。他本身在做的所有事情,不管是滑手、设计师还是艺术家,加起来都属于一个完整的、多维度和多媒体的大作品,他本人是这个大作品中的一部分。”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6)

这种“产品”思维对于专业经纪人、行业操盘者来说或许是易得,但对于2017年才正式出道的音乐新人而言,并不多见。当然,这种“产品”的概念,也致使行业的发展重心最终还是要回到作品、回到创作,回到艺人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较以往的音乐从业者而言,以马伯骞为代表的新生代音乐人是国内偶像市场从熙熙攘攘到慢慢回归理性的历经者和见证者,他们更早更快地接受到了市场的冲击和洗礼。而多赛道的出道、出圈模式,在赋予他们流媒体时代带来的网络红利时,也让他们更快地意识到流量的来去不过是转瞬之事。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7)

另外,因时代变化提升的教育条件和自由度,让这一代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这让他们更具有创作的物质土壤、精神土壤和原始张力。在这种压力和先天条件下,新生代们开始心无旁骛、绞尽脑汁地发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音乐创作人开始涌现,并着手铺设自己的音乐梦想和版图。

从这个层面来看,马伯骞实际上是新生代音乐人群体的缩影。他们有着在世俗刻板印象中这个年纪少有的清醒,他说:“对我来说音乐只是我的人生选择之一,我想要去创作的一个这样的表达途径,我可能也会去做设计。”或许,这也是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所没有被人看到的特质与格局:有梦想、有想法,但抛却一腔热血外,他们还有对市场、职业的理性认知和极强的表达张力。这种理性认知、表达张力,具体到音乐人而言,指的就是创作的欲望、能力和坚持,这也是当下音乐人必须拥有的能力和品质。

马伯骞时尚芭莎(马伯骞想做创造流行的Fashion)(8)

正如龙丹妮谈及自己节目中选出的冠军都是创作型歌手时所谈到的,她认为不是个人的偏爱选择了这些创作型歌手,而是时代、市场选择了他们。她指出,“时代在推动很多事情的发展,‘创作力’已经成为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纵观全世界,音乐行业的Super Idol全有创作力。这一代的年轻的观众也更喜欢有‘创作力’的歌手,因为现在是一个快消时代,一首歌翻篇的速度比以前快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包容更新的东西。”

而可以预见,像马伯骞这样的新生代音乐人,拥有自己独特而真实的表达和对音乐自始至终的热爱,这对于市场和行业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

参考资料:

1. 张卓:《产品经理龙丹妮:做艺人像做产品,我的兴趣点永远在年轻人》,《36氪》,2019年9月8日

2. 《偶像3.0时代即将开启,不选秀如何打造优质爱豆?》,《传媒官》,2019年8月4日

排版 | 安林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