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官网(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十年新跨越 奋进自贸港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校园一景。通讯员 郑泽龙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通讯员 符聪 贺梦雯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以下简称热海院),中国最南端的公办本科高校,从热带雨林走向南海之滨,从琼州大学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校名更迭、校区拓展、发展转型,“明德·博学·励志·笃行”是这所学校不变的坚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热海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科研成果质量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初步构建,国际化教育格局初步形成。
热海院党委书记陈锐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在深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的顶层设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凝练涉海学科特色,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凸显海洋、生态、旅游、民族的特色和优势,为全面建成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热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胸怀“国之大者”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热海院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紧紧围绕“立足海南,面向南海,面向东盟,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建设紧密对接海南重点产业和自贸港建设需求的海洋科技类、旅游管理类、生态环境类、人文社科类、民族教育类等学科集群,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近三年来,在疫情影响下毕业生就业率仍达到85%以上。
日前,第十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落下帷幕,热海院共有12支队伍晋级全国决赛,经过激烈角逐,获得了1项特等奖和5项二等奖。此项赛事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与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竞赛,从第七届至第十届,热海院连续四届获一等奖,在第十届、第十一届连续两届获特等奖。
这是热海院向海洋类高校转型发展以来,践行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根据海南省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学校制定了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港城校共生的体系,使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从而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截至目前,热海院有本科专业55个(其中涉海类18个)、专科专业7个,硕士学位点10个(包括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一级学科),新增海洋科学等3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实现零的突破,已立项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海洋为龙头的学科体系已基本构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师资,如何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热海院坚持引培并举,为学校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和发展动能。近年来,热海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引才机制,搭建高水平学术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聚集成效凸显。柔性引进若干大师级专家来校工作,包振民院士、蒋兴伟院士都将其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设在该校,朱蓓薇院士也在该校设立了院士创新中心。目前该校重点打造海洋技术、海洋遥感、海洋生态、海洋食品、水产南繁、海洋旅游、现代物流等方向的人才团队,6个团队入选了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该校每年选派中青年专业教师出国(境)培训、访学、攻读博士学位等,努力打造一支知识能力强、结构层次优、发展方向广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拥有双聘院士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海南省“南海名家”4人,省“515人才工程人选”12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551人。
如今,放眼热海院,聚焦热海院人,他们有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热忱,有服务国家发展、报效祖国人民的坚持,也有勤勉治学、奉献忘私的情怀。
擦亮海洋底色
以奋进之笔书写蓝色华章
蓝色,是深邃的颜色,也是令热海院人着迷的颜色。
近年来,热海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定位不断精准,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发表“4·13”重要讲话以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如学位点授予权取得突破;年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亿元;获批海南省首个军民融合大项目;以大项目引领平台建设、学科建设等,学校已经进入海洋类高校建设的正确轨道,同时不断激发科研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形成涉海科研优势,推进科教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
2021年底,热海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揭牌。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引入热带水产种质创新团队等6支科研团队,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急需的深海材料与装备、水产南繁育种、热带海洋生态保护等方向的专业化研究队伍已初步形成,共承担了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项。同年,12月5日,历经53天的深海科考,“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顺利抵达三亚。其中,热海院科考队员成功突破10026.5米和8559.3米水深,该校副研究员宋陶然成为国内第5位和全球第8位完成万米下潜任务的女性科技人员。由海南省石斑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傅晓领衔的热带设施渔业工程与技术创新人才团队,作为海南省首批“双百”人才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蓝色粮仓、国际间合作专项、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省重点研发项目等20余个项目。
海洋类优势学科专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旅游管理类、民族教育类等学科建设也硕果累累。2021年5月,“海岛旅游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获批,该实验室是我国首个面向海岛旅游、专门从事海岛旅游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创新的重点实验室。2022年6月,学校获批设立海南省近岸海洋生态环境过程与碳汇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近岸海洋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和海洋碳汇管理研究。同时在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立项名单里,热海院“无接触”海岛旅游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研究项目入选,逐步构建完善海岛“无接触”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助力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和我国海岛旅游服务业的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学校将着力完善高水平涉海学科体系,不断提升海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全面优化涉海人才结构,推动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为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为承载全球的优质海洋科教资源汇聚和高层次海洋人才聚集构筑平台。
扎根海南大地
在服务区域和地方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2年3月,热海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获批省重点新型培育智库,研究院整合优化队伍,以多样化、高质量的成果为国家、行业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同时,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喜报频传,硕果累累。该院转隶热海院后,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助力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取得一批较为前沿的科技成果。9月23日,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设施渔业工程与技术研究学科组研发的“Double-Circulation System-Based Artificial Breeding Method of Groupers”技术获荷兰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并通过PCT全球检索途径获得欧盟国家优先专利保护,该项技术已获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学校还依托地理位置和科研平台,在乐东黄流镇设立了海南省海龟救护保育中心,为生病、受伤的海龟提供专业、细致的救护,并协助将康复海龟放归大海,为加强海洋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热海院高水平推进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区域行业、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主导产业等开展深度合作,积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等服务。成功举办“水产南繁种业与健康养殖学术研讨会”,林浩然、包振民和桂建芳3位与会院士联名建言并得到支持,推动水产育种正式纳入“南繁硅谷”,积极开展水产南繁研究并深度参与深海工程、海洋装备、生态环境等重大专项研究,充分发挥学校在地方重大科技服务和政府智库建设中的作用,提升了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贡献度和价值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此外,作为省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热海院近年来开展各类培训70多项,培训人数为7000多人,为全省12个“三区”受援市县、受援学校输送近1500名支教教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个个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一项项科研成果落地生根,热海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积极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重点园区的深度合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繁荣,更好地助力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范例。
寻根溯源忆初心
在深入挖掘海南特色文化中贡献智慧
近七十载的山海跨越,历经五指山民族文化的孕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特区精神的熏陶、“对外开放、向海图强”海洋文化的浸润,热海院以山海文化为内涵的校园文化逐步成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续写了扎根海南、培养民族复兴人才的新故事。
讲好“校园故事”,培育校园师生文化。今年暑期,由热海院教师董瑞云带领7名师生组成的“青年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团队深入文昌、海口等地,实地调研寻访红色基因。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这是热海院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举办的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前通报表彰结果,热海院获评“优秀单位”,学校“新时代青春助力自贸港调研宣讲团”获评“优秀团队”。“黎锦”进高校、“三月三”等民族传统活动,以及“海好有你”“海洋之声”等海洋主题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此外,热海院还加强清廉文化进校园,开展“风清气正喜迎二十大,崇廉尚洁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活动,打造“清廉热海院”品牌。
讲好“海南故事”,传承黎苗民族文化。地方传统文化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资源,在高校的德育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热海院深入挖掘并利用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的资源,厚植校园文化的底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积极发挥民族教育和民族研究优势,海南黎族苗族本土文化研究项目《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研究,实现了海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同时,热海院不断加强校地文化交流合作,主办了“2021年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民族教育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和民族研究优势,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扩大学校在海南乃至全国民族学研究的影响力。
讲好“南海故事”,弘扬蓝色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公办本科海洋类高校,热海院积极扛起海洋文化的使命与担当,在新时代交出更加优异答卷。学校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深化海洋意识培育,突出海性、海味,做足海洋特色文章,使海洋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博物馆科普教育以及学术研究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编制了《南海文化博物馆》《认识海洋》《海洋文化》等,学校南海文化博物馆接待校内外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国内外来访嘉宾8万余人次,打造博物馆品牌形象和文化价值。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打造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
近年来,热海院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紧扣海南重点产业发展,致力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人才,奋力开创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局面,服务海南教育对外开放和国家总体外交,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
在国际和港澳台交流合作方面,热海院积极与国外海洋高校或具有海洋优势学科高校合作洽谈,开展中外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并签署合作协议,国际化交流合作优势日益彰显;获得财政部、外交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人文交流平台”立项;组织承办海洋合作与治理等国际论坛和国际研讨会多场。
热海院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举措,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该校2013年获批的海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南-奥地利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已有9届毕业生;学校开设海南省第一个泰语本科专业,采用“3 1”的联合培养模式,学生第三年到泰国知名高校学习一年,实现小语种学生的高质量培养。与此同时,热海院在省内高校率先成立东盟研究院,每年派出一批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近年来,热海院派出近千名学生做交换生、汉语志愿者、共同培养硕士生、游学生、海外实习生,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收来自15个国家来华留学生300多名。积极打造校园国际化氛围。同时注重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科研人员在海洋类国际组织任职实现新突破,引进世界高水平的外教,现有外籍教师分别来自10多个国家,博士学历占外教总人数83%。
跨越山海,面向未来,从最初的自建茅草屋到如今的高标准教学楼群,从最初不到50名师生到如今近2万名师生,从专科到本科、研究生的跨越,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奋斗,热海院克服重重挑战,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型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
陈锐表示,学校持续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对标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按照学校既定的“建成一所立足海南、面向南海,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热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发展目标,抢抓发展机遇,谱写热海院新篇章,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热海院新的贡献,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海南日报三亚10月12日电)
原标题: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 海洋强国担使命 向海图强谋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