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虫演变成了什么(90后研究生将5亿年前三叶虫命名为)

三叶虫演变成了什么(90后研究生将5亿年前三叶虫命名为)(1)

孙智新( 左一)与导师和团队成员一起发掘范特西虫化石。受访者供图。

三叶虫演变成了什么(90后研究生将5亿年前三叶虫命名为)(2)

范特西虫复原图。霍秀泉绘。

三叶虫演变成了什么(90后研究生将5亿年前三叶虫命名为)(3)

范特西虫化石。受访者供图。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哎哟,不错哦!90后研究生将5亿年前三叶虫命名为“范特西虫”。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

念着念着,“上岁数”的人可能哼了起来。没错,这就是周杰伦的经典专辑《范特西》中的主打歌曲《爱在西元前》。

恐怕周杰伦也没想到,近20年后,这张专辑的名字有了新的含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孙智新,把他发现的一种5亿年前的独特三叶虫命名为范特西虫。

“‘周董’的歌对我影响很大,这次用范特西命名,也是向周杰伦天马行空的音乐创作风格致敬,算是一种理科生的浪漫吧。”孙智新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长着“一对兔耳朵”的三叶虫

三叶虫是一种奇特的远古动物,半圆形的头部、纹理分明的肋叶,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戴着头盔、穿着铠甲的武士。

它们是寒武纪的霸主,有科学家把寒武纪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从距今5.2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开始登场,到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三叶虫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

作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中“跑在最前面”的物种,在寒武纪早中期的数千万年里,很多三叶虫却是因循守旧的“保守派”,老祖宗传给它们的形态基本没什么改变。

2018年,孙智新与导师赵方臣研究员等在位于山东潍坊的华北地台寒武纪中期馒头组地层中,发现一类独特的三叶虫。

这种三叶虫具有特殊的头部轮廓,酷似一对兔子耳朵。它头部长度接近背壳总长度的一半;鞍前区向前延长,中部有一个凹口;由于特殊的头盖形态,活动颊特化成侧边缘平直的砍刀状。

这些特征及其特殊的眼脊和头鞍特征,使它不同于该时期的其他三叶虫属,成为寒武纪三叶虫家族的又一新成员。相关研究被作为“编辑推荐”文章发表在经典古生物学期刊《波兰古生物学报》上。

用有趣的命名向天马行空的音乐人致敬

古生物的名称多种多样,但取名无外乎几个原则:一是避免同名,二是使人留下初步印象。

用发现地、发现者或者形态外貌特征进行命名是古生物命名中的经典做法,不过在学术氛围日渐活跃、文化更加多元开放的当今,新奇的命名已屡见不鲜,比如‘麒麟虾’‘奇翼龙’‘彩虹龙’等双关且特色的命名,甚至有欧美学者会拍卖命名权用于公益。

“按传统的做法,这个三叶虫可能会叫作‘耳形潍坊虫’,不过我想一个更有趣的名字或许与它独特的外形更般配。”孙智新说,起一个有趣的名字更能让人记住它,并激起人们了解它的兴趣,因此将它命名为“耳形范特西虫”(三叶虫演变成了什么(90后研究生将5亿年前三叶虫命名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