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英特纳雄耐尔到来之时(刻刀下奏响英特纳雄耐尔)

待到英特纳雄耐尔到来之时(刻刀下奏响英特纳雄耐尔)(1)

王天进以瞿秋白为主题创作雕塑作品。

待到英特纳雄耐尔到来之时(刻刀下奏响英特纳雄耐尔)(2)

雕塑作品《红色之路上瞿秋白与国际歌》。

“会场里人拥挤得不得了,走不进去。我们就同会长商量,到演说坛上坐下。看坛下挤满了人,宣布开会时大家都高呼‘万岁’,哄然起立唱《国际歌》,声调雄壮得很。——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国际歌》……”101年前,瞿秋白将他在哈尔滨的这段经历写进了他的著名散文集《饿乡纪程》,101年后,在建党百年之际,哈尔滨一位雕塑家用无比崇敬之情将革命先烈当年那段激动人心的场景在刻刀下重现。

用青春、信仰与生命再现历史

“如果让你为青春做画,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物?如果让你雕刻出信仰,你又将从哪里下笔?”中国民主建国会文化委员会委员、哈尔滨画院雕塑创作室主任王天进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萌生了创作雕塑作品展现哈尔滨历史的想法。很长一段时间,青春、信仰、生命,这几个词始终在王天进的脑海里回荡,但是在雕塑中怎样去表达,他始终琢磨不定。不过王天进坚信艺术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源于积累,“我希望我的这件作品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地域性。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我更希望我的作品能让家乡人知道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漫长道路上哈尔滨有着浓重的一笔。”在翻阅了大量党史资料后,他把创作的目光锁定在“瞿秋白”身上。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一生短暂而伟大。1920年10月,瞿秋白和俞颂华、李宗武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记者的身份赴苏联采访,但却因苏俄内战停留在哈尔滨50多天。1920年11月7日,暂住在地段街福顺客栈的瞿秋白经俄国友人介绍参加“十月革命”庆祝会,会场是哈尔滨工党联合会预备开劳工大学的新房子,就是在这次庆祝会上,瞿秋白第一次听见了《国际歌》。根据这段经历而写的著名散文集《饿乡纪程》里,瞿秋白感慨“我在哈尔滨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

将激情与感动融入作品

“这是瞿秋白和哈尔滨的缘分,也是我和这件作品的缘分。”王天进说,瞿秋白在哈尔滨的这段经历给予了他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在查阅历史资料、创作构思作品的过程中,王天进从心底深深敬佩着这位革命先烈。瞿秋白从容就义时年仅36岁,王天进决定以瞿秋白为主题创作雕塑作品时也是36岁。“瞿秋白当年来哈尔滨时才21岁,那么年轻的他就有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很精彩,作为同龄人,虽然我们不在一个时代,但他救国救民的精神仍然深深感染着我。”王天进说。

在听取了党史专家和学者们的建议后,王天进先是设计了三四版初稿,经过专家论证后,用了一个月时间才最终定稿。王天进说,当时他的头脑中有很多种想法,最早的一批稿子里还有着当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俄国人的形象,但因为更多想反映的是中国的人和事,所以最终作品中出现的是中国的士农工商等阶层。

2021年大年初一,王天进与他的学生刘申一起开始在工作室中动手雕塑。从打底稿到搭骨架、上泥再到塑型,作品很快就初见雏形。4月初,这件高1.2米、长1.6米的大型雕塑作品终于雕刻完成。作品完美展现了哈工大百年校址前,瞿秋白一行到哈的3位记者,与演奏《国际歌》的莘莘学子和身后十余位来自工农商学兵的社会各界,群情激昂,沉浸在雄壮歌声中的场景。整件作品仿佛都在唱着“英特纳雄耐尔”,大踏步走向前方。

让青年人感受信仰的力量

作为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建党百年重点文艺创作作品,大型雕塑作品《红色之路上瞿秋白与国际歌》将于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上展出。

“如果说时代造就英雄,那么我相信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英雄才造就出了一个不平凡的时代。”从事雕塑创作20多年、曾为哈尔滨创作了许多城市雕塑作品的王天进说,“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将艺术作品的主题融入到对青年的指导和教育中,这部作品将更有意义。”

参与了整部作品创作的刘申是“90后”,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深有感触,“同样是年轻人,我被瞿秋白坚贞不屈、勇敢无畏的奋斗精神所震撼。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