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八桂大地(把八桂大地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富民兴桂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新时代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三大定位”新使命,贯彻“五个扎实”新要求,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让八桂大地更加和谐美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什么是八桂大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八桂大地(把八桂大地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

什么是八桂大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富民兴桂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新时代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三大定位”新使命,贯彻“五个扎实”新要求,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让八桂大地更加和谐美丽。

学习时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请您简要介绍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发展情况。

鹿心社:感谢学习时报对广西的关注和支持。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八桂大地开启新篇章。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富民兴桂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实现由低收入阶段向总体中等收入阶段的历史性转变。全区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24.5亿元,到2011年超过1万亿元,再到2017年超过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分别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832倍和371倍。

二是实现由全国交通末梢向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转变。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率先进入“高铁时代”“地铁时代”,高铁建成运营1771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2400万人次,沿海和内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别达2.5亿吨、1.1亿吨,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形成。

三是实现由相对封闭的边陲地区向面向东盟开放前沿的历史性转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西部和边境省份中保持第一,建成西部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搭建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系列国家级平台,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四是实现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1万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减少到2017年的267万,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到5.7%,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今年全区115万贫困人口有望脱贫,贫困发生率将降至3.7%左右,全区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学习时报:广西取得的各方面成绩让人振奋,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交了一份喜人的答卷。

鹿心社: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指引。广西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也为改革开放40周年交了一份“广西”答卷。广西将再接再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作为广西改革发展主线,着力盘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打好精准脱贫这一硬仗,落实协调发展这一要求,激活改革创新这一动力,发挥好生态环境这一优势,抓好党的建设这一保障,加快实现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学习时报: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广西的脱贫任务很重,到2020年能否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鹿心社:广西作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难度超乎寻常。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二是区域性整体问题突出;三是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四是特困群众占比高。

十分关心广西贫困群众,2015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叮嘱我们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去年4月视察广西时又强调,要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让老区和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我们牢记嘱托,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以中央对广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为契机,在政治站位政治自觉上再提高,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上再聚焦,在产业就业精准帮扶上再深入,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上再发力,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再用劲,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上再完善,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上再精准,在推进扶贫协作上再提升,在严格监督管理和倒查问责上再强化,全力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坚决兑现向党中央和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学习时报:团结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广西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鹿心社: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重大。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作为工作接力棒来传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持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八桂大地常开长盛。

一是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抓好自治县、民族乡成立逢十周年庆祝活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扎根心底、“五个认同”意识融入血液,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大力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培养少数民族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壮大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把民族团结工作有机融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成为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二是倾斜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建立完善扶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长效机制,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安排项目和资金时给予倾斜支持,指导帮助民族地区立足于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开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在经费投入上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长期实行倾斜政策,着力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工作,将每年9月确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大力培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接班人。

四是积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积极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各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中国梦和“和谐壮乡·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充分肯定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勉励我们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我们一定牢记教诲,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倍加维护我区各族人民长期亲如一家、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使广西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

学习时报:在视察广西时,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在践行“三大定位”新使命的过程中,广西有哪些新举措新作为?

鹿心社: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是站在全国发展大局对广西的深远谋划,是对广西开放发展的精准指导。广西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我们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广西力量。

走活开放发展这盘棋。突出开放引领,坚持内聚外合、纵横联动,加快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南向,主要是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为载体,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北联,主要是畅通联接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大通道,把“一带”和“一路”在我国西部地区连接贯通起来;东融,主要是主动融入珠三角,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借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西合,主要是联合云南等省份,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等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形成这么一个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发展这盘棋就走活了。

做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强化创新驱动,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深入开展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构建创新与产业之间的桥梁,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和总量,坚持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着力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大力倡导“人人都是环境,人人都是形象”理念,积极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产业发展起来了,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就有了坚实基础。

充分释放区域协调发展活力。推动协调发展,抓住国家战略规划对广西全覆盖的机遇,充分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南部沿海地区,以开放为引领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高起点抓好北部湾城市群规划建设,舞起广西发展龙头。中东部沿江地区,以东融为导向提升做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大力打造沿江产业带,挺起广西经济发展脊梁。西部沿边地区,以脱贫发展为重点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建成山清水秀、生活富裕的幸福老区。桂北地区,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形成这样的区域发展布局,广西经济综合实力一定会迈上新台阶。

学习时报:您提到了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广西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鹿心社:视察广西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诸多民生领域短板亟待补齐。我们会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建设,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一方面,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扎实推进健康广西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升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

另一方面,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上学难、住房难、饮水难、通讯难等实际困难。加强数字民生服务,打造一批高质量数字民生服务产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围绕解决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统筹抓好食品安全、公共治安、安全生产等工作,深化平安广西建设,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