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中最可怜的人(意向世界里的悲剧意识)

作者:梁炎《妻妾成群》是作家苏童于1989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受过新时代教育”的女学生颂莲嫁入封建家庭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悲剧故事文本中深刻的悲剧意识,不仅体现在人物主体上,还体现在意境营造上小说中有多处描写自然环境的情节,这些自然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无不影射着人物的命运变化,暴露出物哀之美与小说中的悲剧性隐喻息息相关,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妻妾成群中最可怜的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妻妾成群中最可怜的人(意向世界里的悲剧意识)

妻妾成群中最可怜的人

作者:梁炎

《妻妾成群》是作家苏童于1989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受过新时代教育”的女学生颂莲嫁入封建家庭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悲剧故事。文本中深刻的悲剧意识,不仅体现在人物主体上,还体现在意境营造上。小说中有多处描写自然环境的情节,这些自然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无不影射着人物的命运变化,暴露出物哀之美与小说中的悲剧性隐喻息息相关。

小说第一次环境描写是颂莲初进陈家花园的时候,时间是秋季的傍晚时分,以月亮为意象。为什么是在秋季的傍晚呢?人们常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是一个充满凄凉和萧瑟的季节,从盛夏向严冬过渡的季节,影射着颂莲从十九岁这样一个花季年龄由夏入秋,由美好向凋零的转变。月亮在古典意象当中,同样代表着凄凉和悲怆。凋敝的季节、凄凉的时间和意象的组合,可见物哀之极矣,悲剧意识从物哀之极的意境中伸出细长的手指,紧紧攥紧读者的心。凄凉的环境,加上颂莲黑衣白裙的打扮风格,单调而枯燥的颜色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凄凉的叙事和语言风格,也影射出颂莲之后在陈家的悲惨遭遇。

第二次对陈家大院的描写是颂莲得到陈佐千宠爱的时候,小说是这样描写的:“后花园的墙角有一架紫藤,从夏天到秋天,紫藤花一直沉沉地开着。颂莲从她的窗口看见那些紫色的絮状花朵在秋风中摇曳,一天天地清淡。”紫藤花无疑是作为美的象征存在的,而从夏天到秋天,紫藤花由沉沉地盛开到一天天清淡,这是对颂莲不幸命运的隐喻。紫藤花的花语是“为情而生为爱而亡”,颂莲的爱情在这个堕落肮脏而充满压抑的陈家大院里注定会凋零。

与此同时,伴随紫藤花的出现,小说中最重要的意象——象征着恶鬼形象的“井”也登场了。井对颂莲的吸引力,如同死亡的预告和恶鬼的箴言一般具有魔力,“她吐出一口气,回头又看那个紫藤架,架上倏地落下两三串花,很突然地落下来,颂莲觉得这也很奇怪。”在这种诡谲而魔幻的语言叙述中,作者提前宣告了陈家大院女性的死亡,几片突然落下的两三串花,预示着女性的悲剧命运。紫藤花和井,苏童仅仅用这两个美与恶的关键意象,就表现了恶对美的吞噬性和毁灭性,从而完成了悲剧意识的展现。在美与恶的交融之中,美的消散和毁灭性结局,无疑牵动着读者的心,由此产生物哀之美,触景伤情。

“雨”这个意象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表现出多重的阐释角度。雨的隐喻性描写出现在颂莲得到陈佐千宠爱之巅的时刻,“窗外天色阴晦,细雨绵延不绝地落在花园里,从紫荆、石榴树的枝叶上溅起碎玉般的声音”。南方的雨是连绵的、粘稠的、潮湿的,这般阴晦、粘稠的氛围,其实就是在描写颂莲内心情感。

秋雨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常常伴随着愁绪萦怀,《妻妾成群》也是如此。南方连绵的雨,不仅有凄冷的意境,更是强烈的性暗示,流动的欲望蔓延在颂莲的屋子内。被持续压抑的欲望,就像不断积累的雨水,慢慢变成山洪,它们等待释放却终不得。于是,雨的流动与井的静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颂莲流动的欲望被禁锢在方寸的井里,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最终,颂莲在沉默中疯了。雨之境,哀矣。

陈家大院奇丽诡谲、唯美凄凉,陈家虽然有钱,却是一个阴暗、肮脏、充斥着压迫人性的藏污纳垢之所。这种凄美而诡谲的意境,不仅暗喻了故事的悲剧性结局,同样也符合读者的审美趋向,即美的毁灭带来丰富的悲剧意识和文化内涵。一方面意境中充斥着物哀之美,带来独特的审美经验:物哀之极,美矣。另一方面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含义:对封建家庭压迫人性的批判。

通过意境的营造,使得悲剧意识在人性的旷野中不受羁绊自由飘荡,而不至于陷入空洞的情节叙述,丧失其审美价值。(梁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