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我陪着你(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陪着你的女孩)

十三年前,是2007年的时候,那时我刚上大学,暑假一回来所有人都在讨论一部电视剧《奋斗》,有骂陆涛的,有同情米莱的。那时候,我们用的还不是智能手机,追剧用的是MP4,一个宿舍轮着看;那时候,北京最贵的房子才几千块一平米;那时候,觉得剧中人物特新潮、特前卫,男生不自觉地模仿陆涛穿体恤衫立领子,女生学夏琳穿短牛仔戴字母项链。

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我陪着你(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陪着你的女孩)(1)

十三年后,我又去视频网站上重温了一遍这部电视剧。但是,看着文章和李小璐那两张脸,联想一下他俩生活中那点破事儿,就很难有代入感了。正好我家里有石康《奋斗》的原著,说实话,抛开电视剧,细读原著,感触会更深一些。

当年男主角陆涛最招骂的两点,一是他的突然发财,二是他和米莱夏琳的三角恋。原著中陆涛的设定是一个智商很高、长得又帅的天才,这样的人注定是受人瞩目,起点也会比平常人高一点。

其次,作者石康为了展现不同阶层的人的性格和生活状态,给陆涛安排了富二代女友米莱,又给他设计出一个事业成功的亲爹,对比强烈,冲突强烈,这样书才好看。

不过今天我写这篇文章,我一点儿也不想讨论陆涛向南这几个臭男人,也不关心徐志森的成功学语录还有多少现实意义。我想写写书里的几个女孩儿:夏琳、米莱、杨晓芸。

当年看剧,大家都觉得夏琳坏、米莱傻、杨晓芸作,其实现在看看,似乎并不是这样。

夏琳对米莱的背叛和欺骗虽然不该,但那也是陆涛那个小兔崽子先主动勾引的,两人一步步玩火慢慢不可自拔。除此之外,我是很欣赏夏琳对爱情和人生的态度的,陆涛没去徐志森那里工作之前过得并不顺利,挣钱也不多,是夏琳一直鼓励他、安慰他。她不需要他为她做什么、买什么,只要两人共同奋斗就好了。

夏琳在原著中的设定是个超级大美女,但是她不拜金,很独立、很要强,在服装学院她的成绩是最好的,去法国留学也拿到了奖学金。虽然为了陆涛放弃了,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学设计的梦想,她换过很多工作,但从没有停下来让陆涛养过她。

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我陪着你(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陪着你的女孩)(2)

后来,陆涛越来越成功,成功得太快也太好了,一般人会觉得真是捡着绩优股了,夏琳却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她感觉陆涛越来越像徐志森了,那个为了成功不惜一切代价的人,自己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他,而且陆涛忙得开始用钱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用他自己的思维来代替她的想法。她不想过被施舍的日子,于是义无反顾的和陆涛分了手、去了法国。

十三年前,我们都骂陆涛和夏琳是作男作女,现在看来,他俩身上都有一种不愿不劳而获的优点,陆涛靠着米莱,可以拥有一切,但他和她分手了,夏琳靠着陆涛,也可以拥有一切,但她和他也分手了。十三年后,周遭看看,感觉身边想要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了。

原著中的杨晓芸绝对没有李小璐这么漂亮,但因为是胡同里长大的,那份机灵劲儿和利落的嘴皮子倒是一模一样。其实她和向南成长环境差不多,两人在他俩那拨朋友里都属于各方面平平不太起眼那种。

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我陪着你(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陪着你的女孩)(3)

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杨晓芸怎么怎么不懂事,现在再看,杨晓芸多好一女孩啊,没要求向南买车买房买钻戒就嫁给他了,换做现在这时候,别说结婚,连相亲的时候都张不开嘴。

杨晓芸的优点是节约,会砍价会买东西会过日子。她和向南结婚,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了,一会住借来的房,一会住四合院。实在住不下去了,是她去看房选房找老妈借钱买下来青年家园的房子,那房子现在得十万一平米了吧,而同时期的向南还优哉游哉的开着小奥拓四处兜风呢。

杨晓芸的缺点嘛,是有点儿小市民,有点儿爱攀比,有点儿小自卑。不过这也是因为向南太不争气了,结婚这么久,下班还是狂打游戏,周末就想着怎么玩,没有一点儿长远规划,难怪杨晓芸总唠叨他。

最后,我们来说说米莱,看完原著,还是觉得米莱就是王珞丹演得那个样儿,倔强、善良、一根筋。现在,像米莱这样的富家女已经没有了。

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我陪着你(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陪着你的女孩)(4)

她拥有一个最幸福的家庭,爸爸事业很成功,还非常疼爱她和妈妈,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要什么有什么。但她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她和普通家庭出身的夏琳杨晓芸向南华子他们是最好的朋友,和他们一块玩,给他们付账,大大咧咧,无忧无虑。

我最佩服米莱的,就是她太善良了,她对谁都那么好,即使是狠狠的伤害了她的陆涛和夏琳,她也做不到去报复他们、伤害他们。因为她是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她的心太柔软。

但是米莱又太轴了,实在是太轴了,分手了就忘掉吧,但是她不。她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在陆涛身边转悠,是因为爱他,想把他夺回来?其实不全是,米莱想和陆涛去过平凡人的小康生活,但陆涛想过米莱父亲那样成功人的生活,所以他俩注定不可能在一起。

米莱有段台词,现在读读挺有意思,是她对陆涛说的:“我绝对不会让你去有发展的公司干什么事业,我要你去找挣钱少、但是清闲的工作,天天和你泡在一起。看电影、去迪厅、看展览,接着过学校的生活,把这种生活能延长多久就延长多久。我们俩还可以攒钱买奇瑞QQ,还是分期付款的那一种,周末跟华子向南去AA制的小饭馆大餐,晚上去打台球,或者回家看DVD,我靠在你肩膀上,把每个月挣的钱花到只剩最后一块,然后分头回家蹭饭吃。没有公司,没有应酬,没有别人,只为自己活着。”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挺逗的?这样的生活,80%的年轻人不都在过嘛,向南杨晓芸不就在过 嘛,你问问他们是不是觉得特别幸福。要是没有一个富爸爸打底,大部分人会觉得过得很不踏实、很不甘心的。米莱舍不得的,还是校园里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人,总是要往前走的。

不管书中的人物争议有多么大,《奋斗》这书读一读还是很有意思的,顺便还能带我回忆了零几年那会儿,那会真是我的青春岁月啊。那时房价还没有那么夸张,消费主义还没有那么盛行,人们的焦虑还没那么强,没房没车的一样能结婚,好姑娘遍地都是,现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