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五言绝句超级简单(王维游览山中古寺)

王维的诗,总是能带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和谐,比如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极尽山中月景之神韵,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惬意之中颇具禅意,让人心向往之。

王维的五言绝句超级简单(王维游览山中古寺)(1)

晚年的王维颇为好佛,一些诗歌往往在若有若无间通向禅意,让人在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同时,还能体味出不一样的感觉。比如下面这首《过香积寺》,便是王维游览一所山中古寺时所写下的名作,虽然全诗旨在描写山寺之幽深宁静,但王维并不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周围景物进行侧面烘托,最后又引出佛家术语,提出“安禅制毒龙”的高深境界,不仅构思巧妙,而且极具禅理。其中颈联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更是意境高妙,用字精巧,历来被公认为炼字的典范。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开头两句,便写得极有趣,“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你看,诗题目中明明说是“过香积寺”,“过”即访问、探访的意思,可既然是去访问香积寺,又说“不知”,可见诗人之洒脱,或许只是偶然听人说起过香积寺的幽深美妙,大致知道方位而已,诗人便心血来潮,兴致冲冲地前往了,正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方位,所以诗人才会“数里入云峰”,在茫茫深山中寻找,跋涉数里之后,就进入到了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诗人这样写,无疑是突出香积寺的隐秘深邃,还未到寺,已然如此幽深,这种侧面烘托,令人心向往之。

王维的五言绝句超级简单(王维游览山中古寺)(2)

接着诗人描写所见之景,所听之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诗人在山间游览,满目所见的,是参天的大树,是杳无人迹的山路,正当诗人迷失方向的时候,突然山谷中响起了几下钟声,这使得原本就寂静的山林,蒙上了一层朦胧神秘的感觉,更显得这深山的安谧宁静了。这几声钟响不知在何处,只在群山之中,云深不知处,这也给诗人燃起了寻找的希望,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静和惬意了。

颈联是千古名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是诗人所见之景,但是在手法上却进行了巧妙的处理,以倒装的形式展现了出来,突出了环境的幽冷,有声有色,直如图画一般,而且炼字精巧,上联一个“咽”字,写得极其生动,山中石块耸立,泉水从群石中轻快地流淌而下,发出呜咽之声,使人如临其境;下联一个“冷”字,也极尽其妙,夕阳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之上,可不就是带给人一种幽冷的感觉嘛!这两句,不仅是景色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直接反应,所谓景中带情也,这样的佳句,的确是王维的才子手笔。

王维的五言绝句超级简单(王维游览山中古寺)(3)

末尾两句,写诗人终于到达了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经过艰难的跋涉,天色昏黑时,诗人来到了香积寺前,看到了寺前的水潭,这里“空”字比较难理解,这其实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一种宁静的感觉,“空”是王维很喜欢用的字,他的不少诗中,都有类似的用法,比如“空山新雨后”、“空山不见人”等等。

当王维来到寺前,看到宁静的水潭之后,不禁触景生情,使他想起了佛教的一个故事:在某个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屡屡出来害人,一位佛教的高僧,想法子制服了这条毒龙,令其无法害人。而这毒龙,其实正是象征着每个人心中的各种欲望,只有通过安静坐禅的佛家方法,才能驯服欲望,获得内心的安宁。

王维的五言绝句超级简单(王维游览山中古寺)(4)

王维这首诗,以探寻香积寺为线,通过一支如椽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了沿途的种种景色,并在最后突出了“安禅制毒龙”的佛教思想。虽然,这一思想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同,但诗人所描写的种种景色,却独具特色,带给人无比宁静的感觉,让人读来感到心灵放松,这正是王维诗的一大特色,此诗也因其独特的意境,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得以流传更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