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

踔厉奋发、薪火赓续。苏州市职业大学自1981年建校以来,秉承“勤、勇、忠、信”校训,赢得了显著的社会声誉,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院校。金秋时节,学校迎来建校40周年暨办学110周年的荣耀时刻。

学校前身为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2003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优化整合原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市职工科技大学等四所市属高校资源,组建成立新的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工专一百一十年薪火传承,初心永恒;苏职大四十载岁月如歌,使命如磐。几代人躬耕教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共谱发展主旋律,合奏时代最强音。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成就教师、成就学生,坚持质量为先,坚定精准发展,致力于培养“高品德、高技能、高适应”的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校地合作、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共进、融合共赢。当前,学校正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朝着建成全国一流品质院校的办学目标阔步前进。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1)

深化产教融合 弘扬工匠精神

学校紧贴区域发展实际需求,提高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力,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与苏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着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技术人才,陪伴着苏州一路腾飞,向国家建设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回望百年历史,工匠人才辈出。学校历史上孕育了中科院院士刘敦桢、张大煜、时钧、程民德、吴健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陈太一等7位著名校友,成为杰出的楷模。建国之初,学校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输送和培养了第一批工业精英,他们成为了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苏州市职业大学为区域品牌院校树立了一流的标杆,为高职教育赢得了显著的社会声誉。

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通过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校青年博士进企业等,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共育、合作共赢。建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2)

汪义旺是该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名骨干教师,任教13年来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努力将前沿创新成果引入课堂,以项目促进教学,开展“创新班”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传帮带培养了大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他主持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多项重要省部级科技奖项,成功入选教育部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获第14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人物“创新大工匠”殊荣。

顾星是该校国家级“顾星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省企业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省高职院校类产业教授,获苏州市杰出人才提名奖、高技能突出人才、时代工匠、青年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他从事企业制造生产一线工作30年,在“精密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装调”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学校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的获奖数量逐年增加。近五年来,学校斩获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 ”大赛省级以上奖项168项。获评江苏省“最美职教生”的2017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陈文静同学在校期间就已申请20余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有7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2017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李鑫龙同学,大二期间就通过CCIE、华为云等多项资格认证,荣获多项奖项和荣誉,以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获评“2020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的2018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李康同学将工匠精神融入红色基因,在战疫中书写青春答卷。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3)

吴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传承育人

坐落于上方山麓、石湖之畔的苏州市职业大学,历来人文底蕴深厚。学校立足“文明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师生”的要求,逐步完成文明美丽校园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学校建有占地2500平方米的吴文化园,是全校大学生“吴文化”课程授课基地、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每年接待逾2万人次。吴文化园还是吴地文化、江南文化研究创新的平台。建设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了江南文化研究院、太湖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况钟研究会等文化研究机构。

学校精心打造吴文化研究师生团队,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等。定期走入社区、街道等开展吴文化普及推广活动和学术交流讲座,为居民讲故事、讲文化,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智力支持。

苏州市职业大学第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梅老师,数十年如一日传承儒家传统文化。在近期评选的100个首批全国教育世家中,顾梅老师家庭成为江苏省成功入选的5个家庭之一。她不仅自己喜欢读书,还带着学生读书。她的“梅子时间”已成为苏州碑刻博物馆的一个公益品牌。

学校“苏州石湖智库”以服务地方为理念,立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致力于推动苏州特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积极为名城苏州在新时代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献计献策。近年来,“苏州石湖智库”共发表决策咨询报告102篇,32篇获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4)

拓展校地合作 精准服务地方

“在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处于学科人才前沿的老师们一定要转变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让理念走出课堂,走向教学和科研的实际,使苏职大真正成为社会所满意的、行业企业所需求的新技术发展熔炉,成为高质量发展,一流品质的学校。”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曹毓民表示。

学校整合资源、跨界融合、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大力发展跨学科、学院合作研究,打造一支“匠心求索,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会做事、愿做事”的师生创新团队。李世超是苏州市职业大学丝绸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专注丝绸传承创新。“丝绸产业的振兴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的推动。”他和同事们先后承担了近二十项国家和部省市技术攻关和科研开发课题,完成了国产“喷水织机中试”“真丝浸渍设备和工艺研究”等多项科研开发工作。他主持的“丝绸文物修复及检测”科研团队成果获江苏省教育科学自然科学类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

姑苏实验室是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战略需求,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协同建设的新型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方立刚作为该校选派的挂职干部,将教科研与产业结合,深度参与了姑苏实验室的筹备工作。他曾与广州地理研究所联合攻关多项国家级项目,成果先后获得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广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与大院大所的合作,为人才培养、产学研融通、融合党建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提档升级,为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学校创新性地将“校企合作”拓展提升到“政行企校”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校地合作”格局。与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市市场监督局等10多个政府部门开展全面合作。搭建“一院一镇”合作平台,夯实校地合作内涵。与大院大所签约共建,提高合作层次。学校编印“资源服务清单”,将校内优势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打造“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服务,形成面向产业行业企业多领域、多层次社会培训体系,拓展社会培训规模。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5)

创新思政教改 多措并举育人

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所有课程的思想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

学校创新开展思政教育“三结合”工作,推进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组建“思政 专业”双主体项目化教学研究团队,开设27讲精品公开课,建成“宣传思政融媒中心”“数字化思政沉浸式交互体验中心”和33个户外“宣传思政融媒学习驿站”,着力构建“云思政”特色资源平台,创新学生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增强了思政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6)

学校始终以“成就学生”为立足点,强化学生管理服务,建成了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启用抗挫折教育体验馆,建成江苏高校首个省级红十字标准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形成“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思政载体建设,加强惠和楼党建思政廉政文化长廊、健身步道——人文长廊、安全通道廊桥宣传文化长廊、思政文化墙、思政工作室等一大批载体建设,多措并举开展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7)

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钮雪林介绍,“十四五”时期,学校以“一个目标方向、三个最优环境、三个满意成效、一个坚强保障”为新发展布局,大力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立足苏锡常都市圈、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全国一流品质院校,奋力谱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苏职大新篇章!

厦门职业技术学院排名表(苏州市职业大学)(8)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