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1)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2)

作为一位精神江南人,清明对我而言不仅意味着思乡祭祖,还有绵荡在唇齿胃脘的寒食之味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日,称为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周礼》有记:“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

天子发话,为了纪念被“我”用火烧死的忠臣介子推,这段时间“你们”民间不许生火冒烟。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3)

只是,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垮充满智慧的大吃货民族,巧民可为无火之炊,青团在那个时候应运而生。

青团,顾名思义,青色的团子。用青汁搅和糯米粉,制成青色的胚,再包裹各式的馅料蒸熟,可放置两到三天。寒食不开伙,拿出青团果腹,青汁皮,咸甜馅,牵动舌尖的双层味觉。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4)

青汁,主要用艾草等舂碎成汁。艾草是很玄妙的植物。夏驱蚊,秋入药,冬艾熏,春意盎然时,还可化作唇齿间勃发的美味。

艾草汁做成的青团胚,草香馥郁,带着一点凉凉的回甘,非常贴合“寒食”节序里乍暖还寒的体感。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5)

既是“打”青团,最考验的是手上功夫

江南人记忆里团子变青的过程,与外婆们系着碎花围裙抡胳膊捣青汁的背影密不可分。打揉之间,糯叽叽的团胚跃然案板,小手一按一个坑。裹上芝麻馅儿、红豆沙馅儿、雪里蕻馅儿上锅蒸熟,扑面而来的雾气里映着阿婆的笑脸,也漫着浓郁的清香。咬上一口,外皮Q弹不黏牙,内馅根据口味各有千秋:芝麻碎香浓,红豆沙软糯,雪里蕻最适合吃不惯甜口的阿公。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6)

后来,走出江南烟雨蒙蒙的青石板里弄,进入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再也看不见雾气氤氲里外婆的笑脸。守着炉灶等待掀开笼屉时的惊喜,变作抱着手机查看青团快递何时到货的迫切。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7)

青团到,拆包裹,撕开油光可鉴的保鲜膜,咬一口记忆里的味道

这些青团面皮大多用成品青汁和面制作,没有一下一下捣弄出春日青翠的慢时光,却把心思更多地寄托在了馅料里。

鲜花牛奶馅是对春天和健康的双重致敬,龙井四季春馅浸满了江南的乡愁,乳酸菌与百香果馅想用网红的口味在年轻受众中传播民俗传统,蛋黄肉松馅毋庸置疑把男女老少的味蕾统统征服。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8)

它们透过清香软糯的青团皮流入舌尖,是快节奏的速食时代里一缕慢悠悠的回味

拆一颗青团,在森严的办公室格子间寻觅一份春味。再泡一壶明前茶,站在窗前边喝边眺望,仿佛望见了从前的慢时光。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9)

第一次知道知味观,是游览杭州的时候发现了西湖边的实体店,长长的队伍令人望而却步。好在没有什么是万能的淘宝解决不了的。下单,收货,抱回一箱青团,重得让我怀疑人生。拆开后才知道,一颗青团比我们这里的糕饼店的重了一倍还多,实打实的皮多馅儿足。

知味观是挺典型的江南甜口,青团皮是新鲜艾草制作,短保十五天,咬起来有艾草的清香。皮略厚,不黏牙,且中和了馅料的甜味。个人推荐的口味有蛋黄肉松鲜花牛奶。前者咸甜配比得当,且有蛋黄的沙沙的口感。后者有流心,花香浓郁。

对于不太爱吃甜食又想赶时令的小伙伴,推荐知味观青团配茶佐餐(个人爱搭乌龙和红茶),可以有效地解除一部分甜腻,让嘴里荡起更深的回甘。

忆江南做词牌(清明天忆江南打青团)(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