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思想讲座 中等强国理论与实践

光明网讯(记者刘梦甜)11月26日,“中等强国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际关系研究室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等强国”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强国思想讲座 中等强国理论与实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强国思想讲座 中等强国理论与实践

强国思想讲座 中等强国理论与实践

光明网讯(记者刘梦甜)11月26日,“中等强国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际关系研究室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等强国”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

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外交政策研究室首席研究员薛力主持,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副所长徐奇渊致开幕辞。徐奇渊认为,在研究中等强国问题时,有两个方面需要重视:第一是中等强国的定义是什么;第二是需要研究区分中等强国与其他大国小国的不同。明确这两个问题,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由此,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对回答这两个问题有一些启发,划分适用范围,寻找普遍性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中等强国理论研究。

接下来,会议分为两节讨论,分别由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肖河、《中国发展观察》主编杨良敏主持。

在第一节讨论中,外交学院国际关系所副所长凌胜利以《中美战略竞争与亚太地区中等强国的战略选择》为题指出,中美战略竞争对亚太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地区内不同类型的国家对中美战略竞争的感知与应对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安全领域差异相对明显,经济领域一致性更高。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丁工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切入点,指出要尤其关注中等强国在产业合作中的特殊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途相关中等强国开展产能合作时,应注意考虑到相关国家的现实国情条件和发展状况,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促进双边关系发展。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基于新加坡的外交战略分析,认为新加坡是否属于中等强国仍然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新加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加坡立足于“生存、独立、自救”,既高度重视国防与安全,又在国际社会中积极作为。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沈陈以《中等强国的标准与战略》为题展开了讨论。中等强国的概念非常重要,但现在还具有模糊性。他认为,界定中等强国,可以从意识形态、功能、实力、体系四个原则衡量。同时,中等强国更要有战略定力,并要给战略目标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尤其是特别注意减轻大国干涉影响。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陈倩文指出,新型中等强国是在人口、国土面积等某方面较弱,但在文化、制度、影响力等特定领域可以发挥类似中等强国作用的小型强国。智利就可称之为新型中等强国。以智利为例,其作为在拉美地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具有相当影响的代表性国家,长期以来奉行多元务实的经贸外交、积极活跃的区域外交、有声有色的多边外交等,这构成了智利外交的四根支柱,使其获得了超出自身国家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在第二节讨论中,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谌园庭以墨西哥为例,阐述了中等强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与现实困境。他认为,墨西哥参与全球治理的利益诉求包括寻求发展利益、谋求拉美地区主导权、提升全球影响力、展示国家软实力并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等方面,然而,大国权力制约着墨西哥在全球治理中的表现和影响力。同时,受国内政治经济周期性变化和地区国家之间利益差异的影响,墨西哥参与全球治理仍然面临较大现实困境。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王磊结合自身在金砖国家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金砖国家致力于大国外交的中等强国外交,致力于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致力于规避修昔底德陷阱。金砖国家设立地区领导人对话机制、构筑金砖 合作机制、创建全球网络等,是在试图探求金砖扩大扩员的路径、维护发展中阵营的团结并释放其他新兴经济体合作机制与金砖合作的张力。金砖国家应围绕全球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诸多重大问题,形成日常和长期协调的全方位合作机制,以期更好地参与国际体系。

同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戴维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这一背景,认为新冠疫情危机对人类带来巨大影响,人们意识到共同利益、合作的重要性,中等强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意义重大,要在全球政治生态中加强团结,表达自己的声音并发挥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副教授崔越认为,澳大利亚中等强国的自我认同一直是二战后影响澳大利亚外交表现和外交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澳大利亚的“中等强国认同”是跨党派的,从此角度来理解澳大利亚采取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帮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别与区域高等研究院讲师黄忠以加拿大为例,详细分析了加拿大中等强国外交面对的困局,即在中美战略竞争中左支右拙,艰难寻找发展的缝隙;国内利益斗争干扰气候外交目标实现等。他认为,中加关系的困难主要集中于人权以及对于国际制度的理解和适用议题,加拿大也有意愿在以上方面和中国进行对话。

薛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等强国”可以作为“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的重要着力点和中国外交工作积极争取的对象。要在深化政治互信的基础上,稳步拓展与“中等强国”的合作新领域,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采取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刘维广、《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徐进、新华瞭望智库主编戴丽丽等期刊机构的专家也参与了本次讨论。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