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固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丰富、品类繁多,已挖掘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各种民风民俗和传统手工艺等10个类别的80多条线索,重点项目50多个。即日起,“多彩固阳”开设“非遗文化”专栏,带您走近固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细细品味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与文明,从而传承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1)

固阳县金山镇老裴家的麻糖制作工艺已有百年的历史。

其制作流程有选购原材料,对原材料进行炮制加工、蒸米、发酵、淋汁、熬糖、揪拉发剂、下剂定型、冷却等。每一步工艺都是手工制作,步步工艺都承载着民间小吃制作的非物质文化。而作坊内的有孔大锅盖、大蒸锅、别样的柳木底大肼榀、特别的地灶、厚壁的发酵缸以及用了几十年的小工具,样样都叙述着作坊的历史,承载着早年民间小吃的制作文化。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2)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了解一下制作流程吧!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3)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4)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5)

1、制作麻糖的主要原料是草麦(大麦)和小米(谷米)。淘洗、去沙后凉水浸泡2—3小时,便可放入蒸笼。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6)

2、蒸米用特制的大肼榀(笼屉)进行,一般需蒸两至三小时。蒸熟后,放入大缸中进行发酵。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7)

3、将发酵好的糖汁倒入大锅中,先爆火再中火,末了用温火,边熬边搅动。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8)

4、待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锅中的糖有了筋气,便可拿到冷的环境下,进行冷却步骤。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9)

5、糖块需要揪拉、折叠、再揪拉、再折叠,重复多次,直至使麻糖颜色由黄变白,失去筋度,揪拉发剂工序则完成。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10)

6、把揪拉发剂后的麻糖在案板上快速拉成条状,切成段或制成块状,置于冷房中冷藏即可。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11)

甜甜脆脆的麻糖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12)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13)

麻糖制作技艺传承人——裴富有

三明非遗豆腐皮(固阳县)(14)

裴富有于1969年5月出生于固阳县,是老裴家麻糖的第三代传承人,他是从小吃着父亲制作的麻糖长大的。裴富有从20岁时开始正式跟着父亲学习麻糖制作,父亲是远近闻名的麻糖生产商,他把如何选购材料,对材料进行加工等一系列制作流程全部传授给裴富有,看似简单的麻糖制作起来却非常复杂,费时费力,需要经过多道程序,从开始制作到成品需要十五六个小时,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好水温。经过父亲的悉心教导与和自己的不断努力,如今裴富有的麻糖制作技艺也日渐提高。他制作的麻糖卫生、营养价值高、独具特色,既保留了老裴家麻糖的传统口味,又满足了如今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产品销往包头、达茂、白云等地。今后,他还将推出小米麻糖、蜂蜜麻糖、夹馅麻糖等产品,让老裴家的麻糖成为固阳特色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