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

作者 | 猫叔

在网络电影市场,古装玄幻一直都是最热门的题材,不过今年似乎有些例外。

或许是因为政策掣肘,或许是因为观众审美疲劳,片方一窝蜂扎向了怪兽片和公版IP,玄幻题材开始“遇冷”。

然而,就在观众对玄幻题材的期待降到冰点时,最近爱奇艺独播的《河妖》,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玄幻题材的柳暗花明。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1)

《河妖》由林子聪 刘頔、陈丽玲、胡悦主演,还搭配了徐冬冬、何文辉(酱爆)这样的“神仙阵容”,上映12天,票房分账近千万。在行业政策驱动题材创新求变的大环境下,我们欣喜地发现,玄幻题材并非“虚幻”的代名词,只要触及观众心灵底层,玄幻网络电影也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中国特色”。

网视互联(ID:wxs360)采访了《河妖》制片人于聪聪,聊了聊《河妖》的台前幕后,以及对于网络电影这个行业和制片人这个职业的判断和看法。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2)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3)

但难能可贵的是,《河妖》并没有流于炫技,一味追求大场面、大特效、大动作、大事件,而是非常理性地开始做减法。

“40分钟的特效,删减到20多分钟……”于聪聪告诉网视互联(ID:wxs360),当初为了画面炫酷不枯燥做的特效,后来考虑到影片整体节奏和呈现效果,做出了很大的删减和让步。

或许特效可以吸引观众,但内容才能打动观众。对于一个理性的制片人来说,再炫酷的动作和特效,都只是吸引观众的“糖衣炮弹”,最终都是为剧情这个内核服务的。

除了精细化的视觉和气氛外,《河妖》在演员阵容上的搭配,也可以说恰到好处。

影片前四分钟,林子聪,酱爆、徐冬冬纷纷登场,每个角色都鲜明亮眼,跟演员自身的形象、气质、特点高度契合,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4)

很显然,这样的角色搭配,不仅基于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而且也出于一定的商业考量。

于聪聪透露,酱爆、徐冬冬虽然戏份不多,但剧本的确是按两个现实中的演员塑造的角色。是先有了人,才有了角色。

《河妖》在做剧本的时候,蛇女青云这个角色就是按照徐冬冬订制的,这个角色的定位就是女王范,性感但不俗气,冷艳而又妖娆。

或许好的制片人就是如此,导演可以从创作出发,但制片人必须从卖点和商业出发。

谈到林子聪、酱爆、徐冬冬这些明星的片酬占比,于聪聪表示,“都是友情助阵,很感恩”。

事实上,于聪聪的这种“感恩”,伴随着采访的整个过程。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5)

“做玄幻,并不可耻”

“妖魔鬼怪文化,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谈起玄幻题材,于聪聪直言不讳,丝毫不掩饰对于玄幻题材的青睐。

确实,《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太多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的文化珍宝。

从最初的图腾崇拜,到民间传说、民族习俗,再到书籍戏曲都有“妖魔鬼怪”的一席之地,而在于聪聪的电影世界中,妖魔也从“兽性”逐渐转变为“人性”。

“人做了坏事,跟妖又有什么区别?当人的兽性比人性大的时候,人心不就是魔吗?”

于聪聪就是用《河妖》这么一个捉妖师保护“妖怪”的简单故事,表达了人妖皆有善恶的理性逻辑和基本态度。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6)

在于聪聪看来,观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消遣,更是一种文化滋养,玄幻题材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

在《河妖》中,妖怪爷爷为了救锦鲤小峦,不惜丢了性命;师兄为了师妹,一个人离去,接受师父惩罚;柳一刀为了救妹妹,隐姓埋名四处寻医问药,当龟神医要他留下一件心爱的宝贝来换的时候,柳一刀毫不犹豫地说“你把她救了,我把命给你”;甚至连“龟神医”这么一个妖怪配角,被妖怪用大锤打到吐血,也没有放弃救治小飘。

或许妖是虚构的,但情感却是真挚的,在于聪聪看来,是编剧笛子老师,赋予了《河妖》灵魂,让这些小妖,每一个都可爱至极也善良至极。这些小妖不再是红血獠牙、动物成精、取人性命的恶魔,而是拥有了比现实世界中的扭曲人格更美丽更可贵的人性光辉。

《河妖》中有一句台词,“我相信你这把刀,是用来保护珍惜之人的,而不是用来滥杀无辜的”。这样的价值观,在《河妖》整部影片中,一以贯之。

所以在《河妖》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妖怪,而是邪恶终究被正义降服、被勇毅打败。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7)

事实上,在《河妖》之前,于聪聪已经参与过《降龙大师》《戒色师》《极道少女》《中华兵王之警戒时刻》等网络电影项目。其中,《降龙大师》《戒色师》也是玄幻题材。《降龙大师》票房分账更是高达1649万,位列2017年度爱奇艺网络电影年度票房榜第四。

虽然2019年“妖魔鬼怪”题材审核曾一度受限,但在于聪聪看来,这是因为玄幻题材泛滥而做出的必要治理,而不是因为玄幻本身有什么问题。做玄幻,并不可耻。

或许,多一些《河妖》这样的影片,多一些于聪聪这样的制片人,以后的“玄幻题材”将不再是虚幻和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而会被称为——“东方魔幻现实主义”。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8)

做一名网大的女制片人,到底有多难?

在过去,很多网络电影都是“导演中心制”,影视公司恨不得让导演自编自导,然后导演再刷脸找一堆哥们来帮忙,用最低的成本来拍摄一部电影,很多人认为制片人可有可无,甚至不明白制片人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明白,制片能力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现在淘梦、新片场、映美这些老牌宣发公司都在发力制作,项氏兄弟、众乐乐影视这样的制片公司开始迅速崛起,而像于聪聪这样有能力有经验的制片人,自然就成了市场上难得的“潜力股”。

在于聪聪看来,制片人就像是舵手,不仅要掌控前进的方向,而且还要保证各个零件互相配合正常运转,在迷航的时候,还得带着大家一起走出去。

确实,一个优秀的制片人不仅仅是拥有资源,保证项目顺利拍完不超期、不超支,而是要参与创作,严格把控影片质量和风格,上对公司负责,下对观众负责,同时将制片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部影片都能保持在一定水准。

于聪聪觉得影视行业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和制片体系,让每个参与制作的人员都精于自己的工种,具备匠人精神,认同自己的职位,把众多的个人能量凝聚为集体智慧。但现实是,因为条件所限,她作为制片人,大多数时候,都不得不身兼数职,去处理和面对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

当然,这不是于聪聪一个制片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制片体系不成熟的普遍表现。

这个行业,做制片难,做女制片更难,做网络电影的女制片人,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在中国。

在这个以男性居多的行业里,女制片人往往要面临着性别歧视、不被看好,不仅要拼脑力,还得拼体力和心力。

虽然现在《河妖》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事实上《河妖》的拍摄过程并不顺利。

对于具体的细节,因为涉及到太多的人和公司,于聪聪已不愿提及,但她透露,“最艰难的时候,为了完成拍摄,不得不四处筹钱,一边拍摄一边招商……”

谈起这些的时候,于聪聪轻描淡写波澜不惊,仿佛在讲述着别人的故事,但当时境况的艰难,又有几人能够感同身受呢?

《河妖》的预算其实并不高,相比于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源的老牌制片人,于聪聪并不会一味追求大投资,反而更愿意把预算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虽然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于聪聪依然随时保持着危机感,“还远远不够,不做到行业前三,随时可能会被淘汰。”不仅如此,于聪聪依然在不动声色地努力着,拍戏之余,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

在采访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于聪聪对待电影的那种热爱、笃定和认真,也可以轻易地感受到她作为制片人的那股韧性。

从最初做广告到现在做制片,一路走来,于聪聪颇为感慨,谈起在淘梦做制片的日子,于聪聪依然心怀感恩,并直言,“超哥(即淘梦CEO阴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没有超哥就没有制片聪聪”。

《河妖》上线后,于聪聪的朋友们纷纷转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在采访中,于聪聪数次提到自己的合伙人张雨璠,以及设计师朋友大K的名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演员于毅采访(河妖到中华兵王2)(9)

都说,懂得感恩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这不,《河妖》还在热播,于聪聪担任制片人的《中华兵王之警戒时刻》又将于12月27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

可见,再怎么“影视寒冬”,都不会辜负一个努力奋斗的人。

越来越多的好片,正在接踵而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