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

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1)

苏轼书法行书作品欣赏《次辩才韵诗帖》;书于元祐五年(1090)。凡20行,计188字。纸本,29厘米×47.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辩才是一位德高才显的高僧,也是东坡的诗友之一,此帖就是次辩才的诗韵而成。

辩才原作诗云:气暇政去旌旆,策杖访林丘。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虚谷一临照,声光干载留。轩眉师子峰,洗眼苍龙漱。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冈头。湖山一目尽,万象掌中浮。煮茗款道论,奠爵致龙优。过溪号犯戒,兹意亦风流。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愿公归廊庙,用慰天下忧。”从诗中看出,辩才对苏东坡政治上的失意是抱同情态度,并鼓励东坡,“愿公归廊庙,用慰天下曼”,可谓东坡知己。

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2)

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3)

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4)

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欣赏)(5)

释文: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轼往见之,常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三一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眉山苏轼上。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天人争挽留。去如龙出口(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水记二者游。大干在掌握,宁有离别忧。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